|
干扰素控制禽类疾病效果好
日期:2008-10-22 15:12 作者:赵军飞 智振强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干扰素作用机理
病毒感染细胞导致干扰素的产生,并随被感染细胞死亡、崩解而释出。干扰
素分子向附近扩散,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干扰素对病毒繁殖的抑制具有广谱性,
可抑制病毒的繁殖,但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体
(AVP)发挥效应。
抗病毒作用干扰素作用于动物机体内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传导等一系列的
生物化学过程,启动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该蛋白能阻断病毒mRNA与宿主细胞核
糖体之间相互结合,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即阻断病毒的繁殖,起到抗病毒的
作用。同时,还能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的生物霉系统和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没有核糖体),所以只有进入机体细胞内,依靠动物机体细
胞的霉系统和核糖体,才能生长与繁殖。如果动物机体内正常细胞经干扰素作用
后产生抗病毒蛋白,病毒就不可能在动物机体内生长与繁殖,使其失去生存空间
。
免疫调节作用首先干扰素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杀伤细胞(K细胞
)的杀伤活性,从而起到调节免疫监视的功能。这种杀伤的调节具有种属特意性
,即禽用干扰素只能增强禽类NK细胞的杀伤性。其次干扰素在低浓度时可明显促
进B细胞分泌IgG抗体的功能,增强组织相容抗原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FC受体的
表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调节免疫自身稳定功
能等。
抗肿瘤作用干扰素可抑制细胞分裂,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对迅速分裂细胞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干扰素通过抑制肿瘤病毒的增殖、
肿瘤细胞的增生,改变肿瘤细胞表面性能,诱发新的抗原,从而易被免疫细胞识
别并加以排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如激活巨噬细胞,
增强NK细胞功能等。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疫苗免疫失败后的临床补救治疗。当错误使用毒力较强的疫苗免疫,或免疫
时未察觉鸡群有潜在性疾病感染等情况时,导致疫苗免疫后鸡群出现病症,此时
可使用干扰素进行紧急补救治疗,减少损失。
家禽各种病毒性疾病,如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预防和治
疗。即当发生上述疾病时,在使用其他抗病毒的同时配合使用干扰素,可提高疗
效,加速康复。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等的预
防和治疗。
提升免疫效果:灭活疫苗+干扰素免疫提升最佳组合方案。干扰素同活疫苗
同时使用会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是同灭活疫苗一起使用时,通过其能促进B细
胞分泌IgG抗体,增强组织相容抗原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FC受体的表达等功能,
提升免疫效果。
使用干扰素注意事项
由于干扰素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与繁殖,因此使用干扰素后,96小时之内不要
给鸡群接种弱毒活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灭活疫苗可与干扰素同时使用,但
不要混合注射。
无其他配伍禁忌,可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饮水给药时,水温不能超过30℃
。
稀释干扰素要用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不要使用酸碱性溶液和葡萄糖
盐水作稀释剂,否则减效或失效。启用后在规定时间内一次用完,以免失效。解
冻融化后不要再进行冰冻,可放于4℃冰箱中保存,3天内使用完。
美国安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招聘 招商
领导世界生物制药的潮流,年销售额已达百亿美元以上,在美国生物制药界执掌
牛耳,现已成为世界十大著名生物制品公司之一。
安近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销售畜用、禽用免疫球蛋白(lgG,lgA,lgE,lgM,lgD)、
白细胞介素、免疫核糖核酸、植物血凝素、头孢噻呋钠冻干粉、双型基因工程干
扰素(IFNα+IFNβ)、转移因子等产品。经实践证明,以上产品都是目前中国市场
上最好的,对销售员,经销商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公司在各地区招聘 销售员、代理商
13943783229
刘经理
邮箱:jianght2007@eyou.com
QQ号:694004995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