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39|回复: 35

销售人员的十大恶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6 0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斌子

   毫无疑问,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营销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而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否,一看其品德思想,二看其行为习惯。品德思想是内在的东西,一时难以评价和量化(内藏于心)。而行为习惯却是有目共睹、直接关乎工作的成败得失(形诸于外)。一个具体的人,总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世间本无完美的人。但对于工作与生活,在品行习惯上却必须扬长避短。这样才能于工作于自己有利。

    我在自己的营销生涯上见过不少值得尊敬甚至敬仰的营销人。也见过不少品行低劣、投机取巧的营销人,这些营销人的坏习惯直接影响了企业品牌与个人品牌形象。于人于己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前面说过,人的坏习惯当然不止十种,但有十种坏习惯,是对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的。也是企业所不耻的。

    1. 言行消极

    所谓言行消极,是指每天心态萎靡不振,怨天尤人。言语之间,仅显负面思维,有意或无意的喜欢传播负面消息。据心理学家说,人每天产生成千上万个想法。但每天固定的想法就几个。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消极的、负面的想法上。一个拥有负面想法的人,不仅无法胜任工作,也无法面对生活,他的言谈举止必然也是消极的。消极的习惯是一种病毒,很容易的就传染给别人。

    销售是一种持续面对挑战的工作,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销售团队,都必须要求良好的“士气”。否则必然军心不稳,天下大乱。言语消极其实是一种病,经常有言语消极的人都是因为染上了消极思维的习惯。

    销售工作是一种对心态与激情要求很高的工作,否则无法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那么如何做到积极的心态呢?

    笔者不是心灵导师,也没有这个能力开药方。有消极习惯的销售人员不防好好的看几本如何调整心态的书。实际上正常人都有心理“疾病”的时候。关键是如何正确应对,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象所有的普通人一样,笔者也经常碰到不如意之事。我的应对之道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看书,俗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读书人讲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要想治理天下,还得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修炼自己开始。其中,读书确是完善自己的一条正路。至于读什么书。大可因人而异。笔者喜欢读的书比较杂。举凡经史子集、人文社科都爱看。第二是与心态积极的人交朋友。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三是经常锻练身体。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消除负面情绪。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说明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对精神的支持作用。具体采取何种锻练方式,大可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方法。  

    2. 飞短流长

    第二大恶习是“飞短流长”,所谓飞短流长,是工作不放在正事上,成日打听和传播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举凡工作(正事)以外的“婚丧嫁娶、人事升降、机构改革、新来旧走”,无不是这些人关注的对象。一有风吹草动,便乐此不彼的四下窜连,相互讨论。

    飞短流长消磨了时间,降低了士气、耽误了正事。于人于己都是一大恶习。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道消息也是如此。有进取心的营销人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与工作上。对于小道消息大可采取听之任之、一笑了之的态度。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也是这个道理。  

    3. 钻营小利

    所谓钻营小利,指投机取巧,骗取正常收入以外的小利。例如虚报差旅行费、公关费、虚报导购员工资或奖金等。例如,在差旅费用的使用上,企业与销售人员之间常有一些制衡与反制的手段。有这样一些业务人员,每月出差只住澡堂,不在于他们有洁疵,而大于住澡堂便宜,一般过夜费用不过30-50元。而稍微好点的企业住宿标准都在200元左右。于是一月下来,光虚报住宿费用都在四五千元以上。对于差旅费用,有些企业采取实报实销但制定上限的方式,有些企业采取包干的方式。不管何种方式,企业都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希望业务人员如实填报差旅费用。而有些业务人员往往出于图小利的心理,虚报差旅费用。于是,双方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制衡与反制衡的手段。

    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智”,企业有时也睁只眼闭只眼,双方之间只要不是过分,大可由之。毕竟,业务人员的主要成绩还在于销售业绩。业绩好,往往可以掩盖一些瑕疵。对于业绩不好的区域,很多问题,即使是小问题也容易被公司放大。  

    4. 渎职腐败

    如果说“钻营小利”还是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那么“渎职腐败”有可能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了。渎职腐败在营销界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只是他的问题还没有大规模浮出水面而己。有道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某些营销人进企业的目的不是放在正道上,而是一门歪心思。尽想着挣得盆满钵满之后蹓之大吉,再寻找下家可以下手的单位。

    所谓渎职腐败,无非借工作之便与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的私利。并且这一私利已经触及了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销售人员渎职问题常见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携款逃跑(小公司多见,大公司越来越少)、非法转移货款、向客户收取红包或返利、注册皮包公司放政策挣取差额利润、虚报场地费、私自炒单、倒卖公司促销赠品、与客户联合套取公司政策等。

    腐败的主观原因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客观原因是公司管理漏洞多,销售人员权力不受监督。

    5. 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顾名思义,乃是工作的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吃喝嫖赌、游山玩水、灯红酒绿等。业务人员不务正业,即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当然任何事情还是人的因素第一。不务正业的销售人员本身就没有严格自律的精神与高度的责任感。大多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则混的态度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们的心理状态。

    不务正业,首先是要有“正业”可做,正业没有,销售人员自然是“不务正业”啦。某些厂家管理松懈、粗放、制度混乱是造成业务人员不务正业的客观原因。比如,某些建材厂家的某些业务人员。除了新开网点,每月跟进销售与回笼,完成总部与经销商间的衔接后,大多无事可做。既然工作上“无事可做”,没有上进心的业务人员也只有“不务正业”。  

    6. 虚假承诺

    相信从业很久的销售人员都会意识到一个特别头痛问题(家电行业特别明显),即经销商的遗留问题。遗留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可以说60%以上都是销售人员不负责责任的承诺造成的。造成虚假承诺的原因很多。比如酒后胡言乱语,受人小恩小惠,骗取客户回笼等。有些“虚假承诺”也并非完全虚假,只是业务员与经销商长期关系良好,业务员对经销商的口头承诺,客户基于对业务人员的信任。也就相信了,实际上。业务人员也并没有欺骗的恶意。但人算不如天算,公司的政策往往一日三变,造成业务人员的承诺变成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7. 拉帮结派

    所谓拉帮结派,指表面上讲究江湖意气、哥俩好。实则刻意营造自己小圈子。对于圈子以外的人,要么老死不相往来,要么严防死守,要么打击报复。纯以个人的私利结成朋友圈,而不是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团结所有公司成员。

    拉帮结派其实就是山大王主义。在一些大企业表现的特别明显。如科龙、美的、海尔等。所以我们常看到这些企业团队往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象。某领导一上台,对原来的人员马上清洗。慢慢将自己的旧部扶持上来。某领导从某个岗位一撤退,于是“树倒猢孙散”,跟着一窝人也跑了。

    拉帮结派的直接恶果是导致企业的内耗,于是销售帮派与市场帮派之争、本土帮与空降部队之争便成为这些企业的常事。

    8. 欺上瞒下

    欺上瞒下不须要特别的解释。无非是基于个人私利考虑后的有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他的直接恶果是企业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假设我们认为企业信息每个环节的传达率与执行率是90%,经过四个环节后,最终也只有65%的有效到达率。这还是相对客观数据。不扣除主观私利的恶意歪曲信息。

    欺上瞒下的背后是利益驱动。比如欺上方面,销售人员在不务正业,在吃喝嫖财,在游山玩水时,公司打来电话查询,必然要找理由应对。填写出差行程单时必然要杜撰虚假行程。又比如瞒下方面,有些分公司改变公司的导购员或销售人员激励政策,私自奖罚,以便截留公司的费用为己所用。  

    9. 声色犬马

    销售行业的特色之一是诱惑特别多,比如“声色犬马”,有限的“声色犬马”是生活的调剂。作为商业上应酬,也是无可厚非。只是销售人员要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不能乱了性子,以至沉迷于声色。笔者见过太多的销售人员四处留情,处处是“遗留问题”,最终害人害己。  

    10. 言高于行

    顾名思义,指销售人员说得多,做得少。企业形象的将这种人称为“三拍”人员。即事前拍脑袋(随便决策、轻易许诺),事中拍胸脯(盲目乐观),事后拍屁股(走人)。

    销售人员中,还有一类“福星高照”的草包销售人员。光看业绩还以为其精明强干。实则草包一个。脑满肠肥、肥头大耳、巧言令色、油嘴滑舌是这种人的典型形象。死的能说成活的,没做过的事经他们嘴巴一“忽悠”,大都有“置身其中”之感。

    对付这种人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一定要亲自到他所在的区域去看看。将业务人员的工作职责逐一分解,逐项检查。如此方能获得事实的真相。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tony2005428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9 18: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现实当中确实不少这样的例子
发表于 2008-11-29 1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这样的人不少,但是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却得到了中用,社会有这样的怪事@@007:
发表于 2008-12-1 13: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啊,很多都是眼高手低啊!现实如此,需要更加努力啊!
发表于 2008-12-2 14: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应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业务员的日子很好过嘛
发表于 2008-12-2 2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确实这样,百分制98的都是这样

另外百分制1的--当老总或任更高的职务了

还有百分制1的--改行了(或饿死了)

在销售界里的都是这样,别的界里的也是这样,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是属于那个百分制1里的,

 敢问,胡总是属于百分制多少里的啊? :tiaotiao: :tiaotiao:

发表于 2008-12-3 1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想开拓者 于 2008-12-2 22:57 发表 是啊,确实这样,百分制98的都是这样另外百分制1的--当老总或任更高的职务了还有百分制1的--改行了(或饿死了) 在销售界里的都是这样,别的界里的也是这样,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是属于那个百分制1里的,  敢问,

 

同意您的说法,其实这个“十大恶习”不应该是销售人员,而是员工。

实话说来,可能别的行业比这个行业的还要严重几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0: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想开拓者 于 2008-12-2 22:57 发表 是啊,确实这样,百分制98的都是这样另外百分制1的--当老总或任更高的职务了还有百分制1的--改行了(或饿死了) 在销售界里的都是这样,别的界里的也是这样,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是属于那个百分制1里的,  敢问,

胡编哪个都不是,因为不是这个队伍的战友啊。

发表于 2008-12-5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有个很好的过去啊。 我是属于那1%里头的,差点饿死了,最后改做技术了 现在无论怎么样,不担心自己饿死~ 呵呵
发表于 2008-12-8 16: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xuehu: :xuehu:  好资料,收藏了:xuehu: :xuehu: 谢谢胡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14: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