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98|回复: 7

斑点叉尾鮰养殖疾病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1 15: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对所有的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成鱼的养殖户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一年,前期大量暴发疾病,湖北长阳和宜都的网箱发病率超过95%,鱼种死亡率接近40%,很多地方的鱼种死亡率甚至超过60%。鱼病的暴发凸显了两个问题:

        1、细菌的抗药性增长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以盐酸土霉素为例,去年治疗套肠病的剂量用到25-30克/吨鱼体重就效果比较明显,今年用到200克/吨鱼体重才有效果,这在成本上是大家很难接受的。

        2006年,湖北海大饲料有限公司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在很多地方取样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疾病的治疗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时间上等得比较长(最快也要3天),对于已经发生疾病的网箱来说,这个时间是等不起的。

        2、常规的疾病防治方案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如何控制药物残留肯定是决定今后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生态养殖成了我们现在不得不学习的新课题。

        湖北海大在总结了鳗鲡、罗非鱼、对虾等品种的无公害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大集团清远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联科系列产品的特点,推出了下面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应急处理程序

1、抗生素残留超标: “海联科505”,拌饲料投喂,连续使用7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残留的情况比较严重,间隔7天左右再使用一个疗程,可以帮助鱼体将残留的要去尽快排出体外,用量为:200克/40公斤饲料。

2、鱼病发生后的治疗:“海联科505”+“海联科501”+大蒜素,每40公斤饲料用量依次为每40公斤饲料200克、100克、100克。疾病治疗结束后,第二天使用 “海联科 105”,连续3天,每天一次,拌料投喂,用量为:200-500毫升/40公斤饲料。

3、鱼出现摄食减少或者不吃食、跳跃、炸群等不正常的活动症状:使用 “海联科501”按200克/40公斤饲料拌料内服1天,每天2次;第二天开始使用“海联科105”拌料内服,连续3天,用量:150克/40公斤饲料。也可以添加“海联科大蒜素”150克/40公斤饲料,连续内服3天,第5天下午开始使用“海联科105”拌料投喂2-3次,用量为:150毫升/40公斤饲料。

4、发生寄生虫性疾病:提前3天在饲料中投喂“海联科505”+“海联科501”,每天1次,连续3天,用量分别为:200克/40公斤饲料、125克/40公斤料;然后在第4天使用杀虫药物泼洒或者围箱浸泡。可以显著减少浸泡杀虫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死亡。


                                                 二、疾病预防程序:
1、天气和水位比较正常、鱼体摄食和活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每5-7天使用1次 “海联科105”拌料内服,用量为:200克/40公斤饲料。
    网箱比较多的用户,可以每天拌料投喂一部分网箱,按顺序依次做下去,这一点与疾病治疗时要求所有的网箱同时使用是不同的。

2、白天最高气温超过35度以上、其他情况正常时,每3天使用一次 “海联科501”或者“三效多维”。用量分别为:100克/40公斤饲料、50毫升/40公斤饲料;也可以使用“海联科505”每3天使用一次,用量为:200克/40公斤饲料。

3、天气突变或者是水位涨跌的时候,将饲料的使用量降到平时的60%左右,同时使用 “海联科501”拌料投喂,每2天使用1次,用量为:200克/40公斤饲料;同时在饲料中使用使用“海联科105”拌料内服,每天一次,直到天气或者水位稳定2天之后,用量为:200-300毫升/40公斤饲料。

4、网箱清洗、换箱、分箱之前,将饲料的投喂量降到平时的40%左右,使用 “海联科501”拌料投喂1次,用量为:200克/40公斤饲料;外用“五倍子”煮水加盐浸泡1次,帮助体表伤口的恢复;操作结束后,在饲料中使用“海联科501”+“海联科三效多维”+“海联科105”拌料内服1次,用量依次为: 250克/40公斤料+125毫升/40公斤料+250毫升/40公斤料。

5、周围的养殖户的网箱有发病的情况时,将饲料的使用量降到正常量的60%左右,同时使用海联科“大蒜素”+“三效多维”内服一个疗程,每天一次,连续5天,用量分别为:每40公斤饲料用大蒜素300克、三效多维100毫升;第6、7、8天使用“海联科105”拌料内服,每天一次,用量为200毫升/40公斤饲料。

6、卖鱼之前,使用海联科“三效多维”拌料内服,连续7天,每天一次,用量为:40毫升/40公斤料,可以显著减少“规格不达标”的斑点叉尾鮰回箱之后的停食、发病等情况,如果能结合外用一次“五倍子”煮水后加盐浸泡,效果更好。

      备注:本方案中所说的单位“毫升”基本相当于“克”,每50克等于1两。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1 15: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可以在养殖过程中,尽量使用大公司的饲料,同时过好疾病的预防、水质的检测等工作,应该可以减少部分损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flyfish01 的帖子

我就是做饲料的,对我的饲料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不仅是我们的饲料,包括国内其他几个大公司的饲料,使用过程中一样会存在发病的问题,只不过发病率要低一点;我一直不赞成鱼发病首先往饲料上分析的做法,包括最近几年炒得很热的“肝胆综合症”,我认为与饲料的关系不大,从我们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治疗结果都可以看出来。
发表于 2008-11-21 18: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海大的吧.一个劲的要用跳水的.呵呵
发表于 2008-11-21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罗斯福先生,正是因为目前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占整个投入的比例高且有所赊欠,导致很多非饲料的问题都被归咎于饲料的问题,这在给予饲料厂很大的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损失在于被误认为饲料原因引起的疾病被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造成鱼病的爆发死亡。所以在目前的养殖中,饲料厂和渔药厂都应该更多的给予我们的养殖户科学养殖的观念,包括科学投喂、科学防病治病等,而不是出了问题的时候,饲料厂的把责任推给养殖户或者渔药厂,说养殖户没管理好或者是渔药质量不好,渔药厂的把责任推给饲料厂,说饲料厂的饲料营养不均衡或质量有问题,养殖户就是一句话,反正就是你们的问题,欠的饲料钱不给了。其实这样的结局对谁也不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yjx0999 的帖子

说的好,我想所有跟水产相关的人都希望养殖户能够多赚钱,少一些烦心的事情,比如鱼病,但是,我们目前推广的管理方案还不为广大养殖户接受,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毕竟养殖户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相关的从业者。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我想表明我们很怎么样,只不过想跟大家一起讨论鱼病的防治思路,最好能做一个比较实用的管理流程,就像正大的虾养殖管理流程那样。
发表于 2008-11-22 14: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确实不错,现在都在提倡健康养殖,这很符合现在的大环境,至于说楼主文章中所提到的使用调水剂应该是很正确的啊,就是要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通过生态方法来调控水质,通过免疫增强剂来增强鱼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发病,从而使养殖效果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13: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段时间到鱼塘上调查了一下,湖北仙桃今年很少有养殖户每亩的药物费用在400元以下,年底的成活率普遍不高,有几个池塘草鱼才40%多,怎么赚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2 07: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