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86|回复: 1

蛋鸡钙、磷营养研究的评价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0 07: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通过对反映钙、磷营养状况各项指标具体应用效果的阐明,综述了评定蛋鸡钙、磷需要及营养代谢的生产指标,蛋壳质量指标,平衡状况指标,骨骼和血液参数的现状与不足,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蛋鸡钙、磷营养研究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我国是世界蛋鸡养殖大国,近年来商品代蛋鸡占世界存栏量的40%~45%,且逐年增加[1]。伴随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及蛋壳质量下降等问题逐年上升。钙、磷代谢失衡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对于产蛋鸡而言,其钙、磷营养需求及代谢过程在漫长的产蛋期内变化是复杂和微妙的,迫切需要进行大量研究。而评定指标的选择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1  生产性能指标

  生产性能包括产蛋率、采食量、蛋重和料蛋比等。丁保安(2002)研究了日粮钙水平分别为2.5%、3.0%、3.5%、4.0%、4.5%,有效磷保持恒定不变0.25%时,对20~40周龄北京红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日粮钙水平增加,试验蛋鸡产蛋率、蛋重、耗料量、料蛋比无显著影响。Summers等和Lesson等也有类似报道。许多学者发现,日粮有效磷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没有影响。仲明和郑家佐(2000)等研究日粮钙、磷水平对海克斯蛋鸡生产性能时发现,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日粮钙磷水平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Jalal等(2001)观察到,给蛋鸡饲喂含有效磷0.35%的日粮比含有效磷0.10%的日粮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增高[10]。说明高有效磷处理组试验蛋鸡生产性能优于低有效磷组。日粮钙水平也会影响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
  测定蛋鸡生产性能,不仅操作简便、易于实现,且无需屠宰动物,可减少试验费用,测定结果还可以直接反映生产情况。因此,在试验设计时,还应将其考虑在内。但是,生产性能只是一个笼统的、粗略的指标,不能反映钙、磷在蛋鸡体内的吸收、代谢和利用情况。因此,所得数据仅作为参考。

2  蛋壳质量

     蛋壳质量对于蛋鸡尤为重要,且与禽蛋生产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重是评价蛋壳质量的主要指标。随日粮钙水平的增加,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壳重均呈曲线型增加[2]。Boorman和Gunaratne(2001)研究表明,日粮中钙磷比非常重要,高浓度磷会干扰肠道对钙的吸收,造成蛋壳质量下降。低磷高钙同样会影响蛋壳质量。因此,蛋壳质量是评价蛋鸡钙、磷代谢及营养需要的敏感指标。传统蛋壳质量评价体系,还将蛋壳厚度作为重要指标。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蛋壳的机械属性不能通过简单的厚度测量来定义,蛋壳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蛋壳的刺破强度与有效厚度(从栅栏柱的溶接点到壳膜外部边缘)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对蛋壳内部组成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更微观、细致的评价蛋壳质量。目前,国内关于蛋壳超微观结构的研究极少,尚在起步阶段。未来蛋鸡钙、磷营养研究中还应将蛋壳超微结构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3  平衡状况指标

     通过平衡试验测定钙、磷吸收和沉积率及其平衡情况,了解蛋鸡对钙、磷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从而得到被蛋鸡吸收或利用的钙、磷含量及平衡值。一些研究者通过平衡试验,研究了日粮钙、磷水平对蛋鸡钙、磷吸收和沉积的情况。通过矿物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低有效磷处理组蛋鸡磷沉积率高于高磷处理组。但低磷日粮对钙代谢有不利影响。Mohammed等(1991)报道低磷日粮可显著提高产蛋鸡尿钙的含量。饲粮钙水平提高同样不利蛋鸡对磷的吸收利用。丁保安等(1999)报道饲粮钙水平明显影响植酸磷消化利用率。平衡试验是较经典的测定方法,所需试验设计及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但平衡试验,只能从宏观上蛋鸡钙、磷的吸收利用情况,而无法对蛋鸡体内钙、磷代谢进行动力学研究,更无法直接判断内源钙动员排出的情况。因此,试验研究中平衡试验作为基础数据,应结合其他指标评价蛋鸡钙、磷营养需求及代谢情况。

4  骨骼质量

     骨骼参数是反映机体骨骼质量情况的指标,包括强度参数、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含量。骨骼强度参数主要有折断力、张力、弹性模数和惯性矩。国内学者在研究中采集骨骼样品的部位主要为胫骨,但国外学者将肱骨、股骨、龙骨和胫骨均作为考查样本。骨骼物理参数主要有干骨重量、骨指数(测定骨重/体重)、骨密度、骨壁厚度等。化学成分含量主要指骨骼灰分及灰分中钙、磷含量。

     随日粮钙水平升高蛋鸡胫骨骨灰分及其中钙、磷含量呈升高趋势。日粮磷水平同样会明显影响胫骨强度、胫骨密度和胫骨灰分含量。这表明骨中钙、磷含量是反映蛋鸡钙、磷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骨强度、骨密度和骨壁厚度等指标对骨骼质量有重要评价意义。近年来,相关研究中已对此方面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尽管均证明蛋鸡骨骼质量与钙磷吸收代谢正相关。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测定仪器,大多数骨强度和骨密度测定多采用人类临床医学测定仪器,测定结果准确性有待探讨。

     动物机体内90%的钙和83%的磷存在于骨骼中。骨骼是钙、磷的储备库,通过钙在骨中动员和沉积,动物体具有很强的维持血钙、磷稳衡能力,而骨骼参数能很好地反映钙、磷的沉积和动员。蛋鸡性成熟后,饲粮中的钙优先沉积在髓骨中,髓骨成为蛋壳形成的动态钙源。因此,骨骼质量不仅可以反映蛋鸡体内钙、磷营养代谢的改善状况,且可间接验证蛋鸡蛋壳质量和生产性能的改善是否以牺牲骨钙贮存量为代价。但进行骨骼参数测定时,必须屠宰动物取样,这不仅工作量大,试验费用较高,且由于垂直试验的缺失,只能将蛋鸡个体骨骼质量及代谢机能差异人为归入试验误差,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甚至失实。因此,蛋鸡钙、磷营养研究中急需引入活体评价机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在活体情况下,安全、准确的评定机体钙、磷营养代谢的最佳选择。国际营养专家组也将其确定为研究活体钙营养代谢的金标准。未来蛋鸡钙、磷营养代谢评定和骨骼质量测定研究中,还应将稳定同位素技术与其他常规指标结合,以使试验结果更为精确、科学、合理。此外,单光子吸收法(SPA)可在活体非侵入情况下测定动物骨矿含量,也是评价笼养蛋鸡骨矿含量的理想方法之一。

5  血液指标

     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等含量,是常被研究者用于估计动物体钙、磷营养状况及评价需要量的血液学参数。对钙、磷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蛋鸡体内存在着非常完备而有效的维持血浆中钙浓度恒定的稳衡调节机制,其主要通过体液与骨钙交换而实现。当血中钙浓度高时可向骨中沉积,低时由骨中动员,以满足产蛋需要,而血中磷浓度恒定是由钙浓度恒定以后,通过溶度积等因素作用来达到恒定的。碱性磷酸酶由成骨细胞分泌,其含量大小反映了成骨细胞的活跃程度,并间接反映机体钙、磷的营养状况。PTH能调节钙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的恒定水平,可加强磷酸盐随尿的排出,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加速骨钙动员,同时伴随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CT 的生理作用与PTH相反,它能降低血液中的钙浓度,抑制破骨细胞生长,促进骨骼再生。两者始终处于偶联和解偶联过程,维持蛋鸡体内钙、磷动态平衡。

     主性(2001)等用4种不同钙水平日粮饲喂伊莎笼养蛋鸡,20d、40d和60d时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钙水平与血中PTH、CT水平正相关,与E2水平负相关[28]。另有研究表明,饲料钙水平对血钙水平无显著影响。朱晓英(2004)等对3种磷水平下伊莎笼养蛋鸡内分泌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血液AKP随日粮磷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而CT变化不明显。但也有学者认为日粮磷水平对AKP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血磷。

     应用血液学参数作为评价指标,评定蛋鸡钙、磷营养需要量及代谢情况,优点在于无需屠宰动物,操作简便,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但目前蛋鸡钙、磷代谢血液指标测定缺乏专有试剂盒,多采用人测定试剂盒,且来源不同,这极大限制了试验的准确性。造成研究结果不一的原因也可能在于此,采血的时间,环境等也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具体应用和试验研究时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特别是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钙动力学研究,以便从速率论的观点出发,用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钙在蛋鸡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以便进一步建立钙、磷代谢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蛋鸡钙、磷营养代谢机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6  小结

     综上所述,评定蛋鸡钙、磷营养的指标较多,而且不同评定指标有局限性,得到的结果也有所差异。对于产蛋期蛋鸡来说,评定其钙磷营养状况时,应考虑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保持蛋壳质量为主要目的,但同时以骨骼参数作为辅助判定依据,以尽量避免骨质疏松风险。评定指标的选取是影响蛋鸡钙、磷营养研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具体研究中应根据试验条件选取其中的几个指标作为合理的测定参数,最后综合评定并得出蛋鸡体内真实的钙、磷营养状况。蛋鸡钙、磷营养的未来研究方向是,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SPA等活体检测方法,逐步探索一种可用于直接评定钙、磷营养的精确、科学、合理的指标,以便方便、快捷的标示蛋鸡体内钙、磷的动态平衡,从而真正反映蛋鸡的钙、磷营养需要量和吸收代谢情况,为我国的蛋鸡规模化养殖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笼养蛋鸡的钙、磷代谢调控机制,促进禽蛋产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暮雨撒江天 + 50 【转载精品帖】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1-20 0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5 00: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