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马拉沁

多批次肉种鸡强制换羽的效果(原创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7.强换工作各阶段的时间安排(见前三、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8.强换鸡的免疫程序和疾病的预防

对准备实施强换的母鸡群检测新城疫、法氏囊、产蛋下降综合症的抗体水平。需要时在绝食前一周内完成免疫。根据检测结果和专家意见,也可在开食后产蛋前进行免疫,特别要注意新城疫监测,每次免疫后要及时监测其结果,效价指标不达到要求指标时及时补免。如果在春秋季强换应做鸡痘刺种。
在鸡群的日常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特别是产蛋鸡群,无论任何季节都要注意通风,肉种鸡还要注意冬季保暖,以便适应种公鸡的需要,保持较高的受精率。鸡舍地面所铺垫料过于干燥易造成粉尘大,过湿的垫料不及时更换再加上通风不足会造成鸡舍内空气污浊,这是威胁鸡群健康的不良因素。通常隔周为鸡群投放3--5天的预防量药物带鸡气雾消毒一次,如有发病症状及时请专家诊断治疗。
鸡群的免疫程序,防治用药应该请有经验的兽医专家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第五批强换鸡的实施方案

1.强换的效果分析
(1)母鸡:
种鸡品种:AA;
强换时周龄:第58周;
强换时间:1999年12月18日;
上周期产蛋情况:最高周产蛋率87%;80%以上产蛋率维持7周。
该批强换鸡完全参照本文的实施原则和方案。开食后的投料量、体重恢复、光照程序使用(表7)的推荐办法和数据。
由于本批母鸡上周期末存栏数量不大,因此强换前未对鸡群做严格的净化处理。全部用于强换。按本文推荐的方法,将鸡群分为偏大、偏小两个体重组(下称甲组、乙组)。有关情况如下:
甲组装入两栋鸡舍,平均体重分别为3878克、3903克。体重失重指标为28%.两栋母鸡数总计:5733只。
乙组装入一栋鸡舍,平均体重为3506克。体重失重指标为26%。母鸡数2071只。
本批强换母鸡总数:7804只。
甲组提前两天绝食,比乙组晚一天实现失重指标,晚一天少吃的饲料平均到以后的料量内。结果两组的见蛋时间、开产上升的速度、产蛋高峰出现的时间,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附表9)
第四、五两批种鸡品种一样,上一周产蛋水平相近,强换季节一样。14小时光照以前能量、蛋白累计采食量相近。不同之处,强换时母鸡周龄各异,光刺激时,光照时数及延长光照的方法不同。第四批分为三个体重组,第五批分为两个体重组。失重指标也略有差异。在光照刺激阶段第四批曾出现啄羽致死的现象。可能和突然延长光照时数有关。
第五批强换鸡,光刺激的明显特点是平稳增加延长的光照时数。虽然初见蛋少,但上升速度快、最高周产蛋率达82%,80%以上产蛋率维持6周。在高温天气出现之前产蛋下降平稳,高温天气出现以后产蛋率受到较大影响。
本批是强换以来产蛋、受精率表现最好的,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失重指标要适宜的重要性。只分两个组,两组的失重指标差距要小。能量、蛋白累计采食量相同。暗光措施管理天数,光刺激时机适宜,使开产时间一致,实现较高产蛋高峰和理想的产蛋水平。
本批鸡的强换效果进一步证实了肉种鸡实行强制换羽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今后,还应该从减少成本,挖掘母鸡产蛋潜力方面寻求进展。
在正常生产记录和强换统计资料中可发现,小体重母鸡的产蛋高峰和维持高产时间比大体重母鸡表现出色,产蛋期周死淘率也略低于大体重母鸡(但强制换羽期间死淘略高)。我们因此得到启示,可否在强换母鸡体重恢复阶段对母鸡的体重给予控制?
小体重母鸡形成的原因:
上一周期育成后期,小体重母鸡集中于一栋,进入产蛋期。
上一周期进入产蛋期,投料量加大后,无论哪种体重母鸡群都在体重方面拉开了差距。在进行强换时,又重新组成偏大偏小体重组。
如果把上周期母鸡大群体成熟、性成熟的周龄认定为鸡群最高周产蛋率时的周龄,那么此时几乎所有母鸡,无论哪种体重都达到了性成熟、体成熟。通过查看上周的生产记录,可获得实际该周龄的体重,也可粗算出偏大偏小鸡的体重,以此作为强换开食后恢复体重的参考指标。
假设强换母鸡用7--8周喑光管理,使其体重恢复至强换前的85%左右(相当于上周期产蛋率最高时的体重),而不是在90%左右时给予光刺激。使强换母鸡产蛋率60%--80%时体重是强换前体重的90%左右,如此实现控制体重的目的,不但对实现产蛋高峰、保持高产水平、降低周死淘率有益,并可节约部分饲料,减少强换母鸡的育成费用。
从理论上讲,强换鸡体重下降和回升的比例即是生殖器官重量下降和回升的比例。使体重恢复至接近体成熟标准(生殖器官重量亦接近成熟阶段)时给予光刺激,而不是在超过体成熟重量标准时再进行光刺激。如果这样做可行,可能和以往提出的能量蛋白累计问题相悖(也许降低部分能量蛋白累计,并不影响强换效果)。但是,只要做到减少投入而不影响效果,修正以往的规则无可非议。
以上做为一种思考,若付诸实践尚需推敲和谨慎实施。
(2)公鸡:
其中两栋品种、周龄等情况同母鸡,一栋母鸡使用了同品种的青年公鸡。
强换公母鸡组配,青年公鸡与强换母鸡组配,其效果见受精率统计表10。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下:
种鸡用饲料应含有适用于种鸡足够量的多种维生素,特别是VA、VB2、VE。当缺乏时,或是添加的多种维生素质量低劣时,孵化早期的死胚多,虽受精率仍在90%以上,但活胚受精率低时可达60—70%。鸡群产蛋率虽无下降表现(也许是缺乏多维的时间还短),从鸡群的外观可发现羽毛蓬松、卷曲、青年公鸡特别明显。同样是缺乏多维,强换鸡群的受精率所受影响不太大。也许是因为体重大,采食多,体内有一定储备的关系,饲料中加倍添加多维后(公母鸡料内均添加),第5天的种蛋受精率有明显提高。第8 天的种蛋受精率均达到活胚90%以上。特别是强换公母鸡组配群,比不加前有所提高并稳定保持。(见表10)
这里特别强调,今后强换鸡开产前两三周开始,公母鸡料内一定要加倍使用多维,或在多维正常添加量的基础上加倍使用VA、VB2、VE。强换鸡特别是老鸡,本身存在年龄老化,生殖机能衰退,加倍使用多维可延缓衰老,使繁殖能力提高。多维的加倍使用可维持至鸡群淘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全群产蛋率(表5)
3.不同失重的产蛋率(表9)
4.不同组配形式的种蛋受精率(表10)
5.强换母鸡各阶段死淘率(表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6.强换期间公鸡的限饲与管理(表12)

⑴本批施行限饲公鸡总数847只。限饲前一天称重,平均体重:4819克,失重8.16%时,存栏821只,死淘累计26只,死淘率3.06%。因另有部分青年鸡可用,故在失重未达标前人为淘汰88只,当体重恢复至可使用时,公鸡存栏数674只(不含88只)。从限饲起总计死淘173只(含人为淘汰数),占限饲公鸡数:20.4%。不含人为淘汰数,占限饲公鸡数10%。
⑵公鸡限饲期间,最好保持舍温15℃左右,起码不低于13℃。舍温均衡,失重和增重都比较平稳,便于掌握工作进度。
⑶本批限饲公鸡开始的第1--5天使用的是产蛋Ⅱ料,以后均为产蛋Ⅰ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7.肉种鸡强换期间公鸡的限饲与管理要点

在培育肉种鸡及以往的强制换羽实践中,可见种公鸡对环境、温度、疾病等方面比母鸡敏感,易受伤害。成年后的公鸡,特别是达到一定周龄后,其老化速度高于母鸡,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远不如母鸡。如果同母鸡一样,用完全绝食的方法减重,可带来体质弱,患病机会增加,死淘率高,恢复速度慢等问题。而最终导致不能完成交配任务,使种蛋达标时间推迟。
母鸡强换后,再开产时蛋重、蛋壳质量都优于新开产的青年母鸡,且产蛋率上升较快。如果公鸡不适应此种需要,不能完成交配任务,种蛋受精率达不到要求,经济收益会受到相当的损失。5000—10000只强换母鸡,产蛋率达到20—30%时,产蛋数每天1000—3000枚,假设存五天,则为5000—15000枚。按商品蛋价格还是按种蛋价格出售,其经济效益的差异显而易见。
以上情况都是多次强换中发生过的。针对以上情况,总结出一套公鸡强换限饲期日给料量、增重期日给料、光照等行之有效的程序是非常必要的,以下诸条供参考。
(1)不绝食仅限饲一段时间,失重率指标8—12%,限饲、加料、体重恢复期间,光照时数为8小时,光照强度为能见到料、水即可。
(2)失重达标后加料,体重恢复至原重(限料前一天下午的平均重)的93%以上时,施行光刺激,光照时数14小时,强度为4.8瓦∕米2。维持至母鸡光照时数15小时,强度为4.8瓦∕米2时公母合群。合群后随母鸡(其实母鸡应为15或16小时)。初次光刺激时间至少比母鸡提前一周,公鸡最好在母鸡产蛋5%之前的两周时具有交配能力。
(3)如果在冬季强换,公鸡舍最好保持15℃左右。
(4)隔周料内加预防量药物一次,带鸡消毒一次。
(5)免疫程序同母鸡。
(6)公鸡合群前两周,公母料内加倍使用肉种鸡复合维生素或在正常多维的基础量上加倍使用单项的VA、VB2、VE,以利于公母鸡体质恢复和提高受精率,用至种鸡淘汰。
(7)在加料增重阶段,注意料量均衡,使体重稳定增长,避免忽高忽低。
(8)确定施行限饲的公鸡总数:根据母鸡强换后的大约存栏数,按1:8—10组群,计算公鸡数。在此基础上多留出10—15%,以备限饲过程中的死淘和组群时充分选留。
(9)限饲公鸡的选留标准:体重、体型中等,健康无疾病。羽毛光亮、腿胫较长、休型结构紧凑、挺拔、匀称、尾羽上翘,冠、髯鲜红、眼大有神,喙、爪端正完好,脚掌无垫,无开裂。从鸡的后部观察,踝关节以下皮肤鲜红或有一条红线者更佳。
(10)公鸡群里小体重鸡,可单独设圈管理。其料量可以比大体重鸡略多加3—5克。除了用称重的方法了解体重情况外,用手触摸胸肌的丰满程度,不失为一种实用的辅助手段:失重阶段手感胸肌明显平扁,龙骨突出,增重阶段胸肌逐渐丰满。当恢复至接近限饲前正常体重时,胸肌已明显丰满,同时应避免过渡饱满臃肿。与母鸡的区别是公鸡限饲期间脱羽缓慢而不显著,羽毛仍然白净整齐。仅靠称重数据判断失重多少会忽视个别减重快,体质弱的公鸡。有经验、负责任的饲养员提起鸡掂一掂,摸一摸胸肌丰满状况,很容易发现过度消瘦失重的鸡,把这些鸡及时挑出补饲,可减少死淘率。单独管理的小体重鸡也要定期称重,以便掌握体重情况。其光照办法要和大体重鸡同步。
由于受饲养方式,鸡舍结构、季节、气温、舍温、公鸡周龄、品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种措施的掌握要符合实际情况。其宗旨是使公鸡适当减重,并逐渐恢复体重,调养休息,重新焕发交配能力。并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率,尽量多保留些符合使用要求的公鸡,供组配时选用。
(11)若使用青年公鸡组配,则按青年公鸡的种用要求选留。使用青公、老母组群时,青年公鸡应完全达到可使用周龄(此点与都是青年公母鸡组群时不同),使用青年公鸡与强换后的母鸡组配,可达到较理想的受精率效果。(见表10)
以往许多批次强换曾使用45—71周龄的公鸡,采取措施得当,种蛋受精率可达85—90%。强换中公鸡的所有管理措施,使用暗光的天数,适时的光照刺激和光照时数是至关重要的。且暗光的天数不可过短,在暗光管理期间要尽量做到避免强光直接射入鸡舍。此措施的使用不但对强换母鸡,对公鸡同样有明显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8.今后公鸡强换的建议方案(表13)

为今后制定的公鸡强换期限饲与管理办法(建议方案)
限饲起周数

耗料(克/日/只)

光照与强度


失重

1
105
8小时见水料即可
用以往办法。
周未称重
限饲期间舍内最好保持15℃左右,起码不低度于13℃。舍温均衡。失重和增重都比较平稳,便于掌握工作进度。限饲至公母合群后始终使用产蛋Ⅰ料。
2
3
本周第四天左右 失重10%±2-3%
4
1—
4:105

5—7:110
接近失重指标时,增加称重次数。
5
1—
4:115

5—7:120
本周起可增加称重次数,观察体重恢复速度,增重过快喂维持量,过慢适当增加2—3克/只。
6
1—3:125
4—7:130
本周末或下周初,体重恢复至原重93%±2—3%
如果本周末体重未达恢复指标。下周起可在规定料量多加3--5克/只,接近体重恢复指标时增加称重次数。
7
每天135
14小时4.8瓦∕米2
灯距地面2.7米左右。

周末体重接近原体重。
如果在第8周中间阶段已达到原重,可进行公母合群。
8
1—4:139,
5—7:140
15小时强度同上
周末公母合群
本周初公母鸡加倍使用种鸡用多维或在正常添加多维的基础上加倍使用VA、VB2、VE、一直维持至种鸡淘汰。
9
视体重和交配情况可加至145克左右,稳定后可减至138--140克
光照时数强度随母鸡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本材料前面提到过,强换效果好的母鸡产蛋率上升的快,且蛋重都符合种蛋要求,唯种蛋受精率不理想。
另有报道,母鸡开产前接受公鸡交配者对提高受精率有益(实际养鸡生产中亦可见到即将开产的母鸡,遇公鸡确有趴伏在地接受交配的实例)。基于此,本方案确定限饲第七周第一天起施行光刺激,第二周增至15 小时 ,第八周末或周中公母合群。多维,特别是VA、VB2、VE对提高公母鸡受精率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故在第八周时加倍使用多维或VA、VB2、VE,以便尽早获得合格种蛋。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使用何种年龄的公鸡,如何管理好强换公鸡是至关重要的。如用青年公鸡组群就应具备交配能力,使用强换公鸡,应掌握好失重、增重、适宜的光刺激。无论使用哪种公鸡,都不要忘记在适当时机加倍使用多维或VA、VB2、VE,并维持至种鸡淘汰。
虽然提出了上述参考方案,仍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强换期间公鸡的管理方案尚不如母鸡的管理方案丰富完善,成熟而有把握,此方面仍需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上表未显示部分

[tr][td][/td][/tr][tr][td][/td][/tr]


限饲期间舍内最好保持15℃左右,起码不低度于13℃。舍温均衡。失重和增重都比较平稳,便于掌握工作进度。限饲至公母合群后始终使用产蛋Ⅰ料。
接近失重指标时,增加称重次数。

本周起可增加称重次数,观察体重恢复速度,增重过快喂维持量,过慢适当增加2—3克/只。

如果本周末体重未达恢复指标。下周起可在规定料量多加3--5克/只,接近体重恢复指标时增加称重次数。

如果在第8周中间阶段已达到原重,可进行公母合群。

本周初公母鸡加倍使用种鸡用多维或在正常添加多维的基础上加倍使用VA、VB2、VE、一直维持至种鸡淘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8: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9.不同阶段的生产记录表,周报表的设计与使用

A:强制换羽期间的日生产记录表(表14


表14 (公母鸡分别记录)
×年×月——×年×月
第××周

制表:×××



第七栋:母鸡2000只,基本体重3700克,失重率28%
第八栋母鸡2000只基本体重3600克,失重率26%
全场母鸡4000只
日期2000年
日龄


存栏
累计
累计死淘%

重 %

耗料
死淘
存栏
其它同左
死淘
其它同左


1/1
1
1
1
1998
1
1
0.1







2/1
2
2
1
1995
3
2

0.25







3/1
3













4/1
4













5/1
5













6/1
6













7/1
7













第一周末
3
2
1995
3
2
0.25
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11: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