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4|回复: 3

转贴:封群法控制蓝耳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9 15: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群法控制蓝耳病关于PRRS的几个研究结论:

1.  确实是有毒力很强的PRRS毒株存在,可以造成严重的流产和死亡率上升;

2.  20年来,已经试用过各种控制方法,用血清感染猪的办法看来是可行的;

3.  从长远来看,这些强毒应该清除。

        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PRRS对猪群的影响

1.  母猪临床症状和PRRS对其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无症状、症状轻微或带来严重的问题);

2.  采用重复干预的方法来控制PRRS病毒并不成功(清除PRRS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3养猪密集的地区,平均每2年猪群就会重新感染一次;

4.  新的毒株不断涌现,并不断取代旧毒株,故在使用血清感染时必须使用新的毒株;

5.  最早的临床症状可能见于保育猪;

6.  要想猪场成功,在“问题”群中清除PRRS病毒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年来,PRRS呈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保育、肥育猪的死亡率很高,通过监测月流产率、周流产率、复配率、断奶到配种间隔时间、断奶前死亡率、木乃伊率、死胎率均显著升高,其中后期流产率超过2%,每周流产数是对PRRS发生定义的一个基础;每周断奶头数、分娩率、窝均活仔数、配种母猪年均断奶头数、7日内配种母猪数均下降。同时通过基因测序和分析,发现平均每两年就有基因差异大于2%的新毒株出现。

        对策演变:

1.  检测方法:采用断奶仔猪采血清进行PCR检测的办法进行监测,每批20头取样,4个样品混合成一个检测样品,当样品PCR检测结果为阴性时,认为保育猪群为阴性。

2.  采取干预手段:多种干预手段进行了应用,弱毒苗、灭活苗、内部繁殖后备、灭活血清、引入阳性后备、延长隔离期,但是结果并不成功,此外虽然PRRS与保育期高死亡率有关,但是保育期的死亡率高并不会因PRRS的转阴而下降。

3   以7个母猪场为例,进行封群、清除计划。现有3400头母猪,计划目标周产1350头断奶小猪,断奶均重6kg。配合PCR检测,确定猪群状态。该类计划以前成功率很好,现在正在7个场实施中,但如果计划失败,将对母猪进行全部淘汰。

     封群法清除PRRS 好处:

1.  如果对整个配种、后备选留进行良好规划,在封群期间适当放宽淘汰母猪的条件,在整个封群过程中对生产几乎没有不良影响,总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会有一定程度的攀升。

2.  不用通过清群的办法就可以控制母猪的PRRS感染,达到清除PRRS的目的。

3.  清除PRRS,分娩率、断奶头数、断奶均重、保育期死亡率等指标会有改善,尤其是分娩率、断奶头数和断奶均重。

      实施:

1.  前提:

A.  该方法用于多点式生产的母猪场,不适用于母猪、保育、肥育在同一个场进行的猪场。

B.  通过多项指标衡量,猪场中确实处于急性PRRS发病过程的猪场。

C.  猪场的后备猪一直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培育,且采用正确培育时间长于2年的猪场。

D.  在后备猪和保育场的仔猪使用弱毒苗进行驯化的猪场。

2.  封群的原理:

A.  “鼓励”病毒感染,消除易感动物后让病毒自行死亡。

B.  PRRS病毒感染在猪群中会“零散”(逐渐)消失。

C.  尽管猪会较长时间带毒和在一定时期内散毒,但是最终会从猪体内被清除。

D.  利用这些特性实施清除是经过性,不用采取清群即可清除。

E.  可以用于非终生携带疾病的清除,如流感等。

3.  检测手段:ELISA和PCR结合,ELISA主要用于抗体的检测,PCR方法主要用于对病毒的检验,作为确定阴性的切实方法。计划中使用“哨兵”猪,通过对“哨兵”猪的检测确认阴性。

4.  目标:逐步建立PRRS阴性猪群,每500头母猪的周断奶仔猪为221头。

5.  方法与步骤:

A.  将相关的所有猪场全部纳入计划中。

B.  在进行封场操作前,生产数据的获得,包括:封场前52周的各周断奶头数、周配种数、分娩率、窝产活仔数、保育期死亡率,以作为与PCR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的依据,同时作为封场计划的一个依据;进行封场计划,包括:确定封场日期、时间、配种计划、后备猪的场内培育计划、猪群大小的维持。

C.  做好180-260天为周期的配种计划,在该计划指引下算好后备种猪的需求数量,做好场内培育种猪的规划,在计划开始前一个月将所需的后备种猪在封群前引入到猪场内进行培育,确保在整个封群过程中不会出现后备猪断档。

D.  感染用血清的制备与使用:

   步骤一、将样猪(进入猪群前是阴性的后备猪)用双节管采血(采血量需要确认);分离血清,一半的血清进行PCR送检、另外一半保存于猪场冰箱内;通过PCR确定PRRS感染阳性后(同时确认猪瘟、伪狂犬等阴性),用留样部分用于接种阴性后备猪(接种剂量依照检测结果而定)。

   步骤二、接种后的第7-10天之间采取接种后备猪的血液,共采集30头接种过的后备猪,使用红盖管或血清分离管收集,每头猪6ml;血液2000转离心30分钟,在冰箱中等待凝血;将所有血清倒入干净、灭菌的瓶子中,约100ml;将血清按2ml每管,分装于2ml的低温储藏管中;之后送入液氮罐中保存,将其中一管从液氮罐中取出后送检;

     检测项目有:

a.   将经过一次冻融的血清进行PCR,检测PRRS病毒阳性;

b.   对PRRS病毒的毒株确认;c.进行PRRS的定量PCR,按照其TICD50(半数细胞感染量)计算;每两个月抽取一管重复上述三种检测;如果液氮罐失冻应马上报告兽医。 步骤三、依照测量的病毒浓度,计算出稀释用生理盐水的量,使之终浓度为1×102TICD50/ml;将管子取出后在手掌心解冻1-2分钟;倒入计算好量的生理盐水中,每200ml加入1ml的来畜福(一种广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准备好后半个小时,开始注射,每头猪2ml,其病毒剂量为2×102 TICD50/头。

E.  封群首日,用含最新PRRS病毒毒株的血清注射到全部猪体内(含后备),保证整体猪群处于病毒感染的同一起跑线。

F.  美国的做法是公猪站提供精液,对精液进行PCR检测,有PRRS阳性公猪,全部公猪淘汰!而相应的,在猪群内的阳性公猪淘汰,阴性公猪隔离饲养,公猪舍空气用分子筛过滤。

G.  封群持续6-9个月,期间除预先选定的后备猪外,不把任何后备猪引入猪群;同时做好封群开始后52周的数据收集与获得,包括:各周断奶头数、周配种数、分娩率、窝产活仔数、保育期死亡率。同时对每批断奶猪进行采血,采血20头、每4头混合为一个检验样品,用混合的血清进行PCR,确认PRRS阴性。

H.  在连续两次采血经PCR检测均为阴性,可以确认猪群呈现“稳定”状态,猪群呈现稳定状态并达到封场6个月时间者,可以恢复正常生产。

I.    猪群中放入“哨兵”猪,通过对“哨兵”猪的状况,确认封群的效果,即PRRS是否真的被清除。

J.   恢复正常生产后,应坚持引种PRRS阴性的种猪。 生物安全措施:

  一、保证公猪猪群提供的精液为阴性。

  二、卡车、器具等运输工具专用,阴性场和阳性场的车辆决不混用;车辆用红外线烘干消毒。所有进场器械均为双层封袋,进场前去掉首层封袋,在使用前再去除内层封袋。

  三、禁止所有与猪有接触的外来人员进入猪场。

  四、所有的疫苗、药品均送到指定地点,杜绝多点存放。

  五、其他的正常防疫措施。 不应出现几个问题:

  1.  跨场使用血清。

  2.  公猪站的公猪被PRRS感染,出现PRRS阳性公猪。

  3.  人为的疏忽大意导致猪群散毒,以及不可预见的猪群散毒。

  4.  在保育-肥育场无法控制病毒侵害。

  5.  不能生产最终为PRRS阴性的种猪。 取得成功几点措施

     5-1.  更加了解猪群内PRRS的传播规律。

     5-2.  专车专用,特定车辆只用于特定的流程中。

     5-3.  公猪精液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测,所有公猪为PRRS阴性。

     5-4.  所有进场的后备猪均知道PRRS状态。

     5-5.  只引进PRRS阴性种猪。

     5-6.  双层袋方式的器具运输。

     7-7.  断奶猪的PCR监测。

     5-8.  所有新建场保证PRRS阴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19 15: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8-11-19 16: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方法和做自家苗的方法原理有些相似,现在有很多带蓝耳强毒的猪场,确实也是有很多用蓝耳病强毒感染阴性猪,以达到适应本猪场环境的,但是你说得封群后几个月蓝耳病能彻底清除,还是第一次听说,具体效果怎样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按你的方法,估计也得有很大的伤亡率吧。 而你的方法我看来也是通过猪体的自身免疫力,但蓝耳病毒侵袭的是免疫细胞,这一方法是否有效呢?
发表于 2011-10-11 2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3: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