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财政部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将取消目前玉米5%的出口关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出口,同时在国内农产品价格偏弱的情况下保护农民利益。不过,今日国内玉米市场依旧维持整体偏弱的运行态势,除了辽宁局部地区价格有所反弹外(较上周末反弹20元/吨),大部产销区价格仍维持稳中有降的格局。玉米出口关税取消短期来看难以对国内弱势行情产生有效提振,而更多的利好是体现在心态方面,毕竟目前东北和华北产区农民存量粮较大,且深加工和饲料企业收购玉米热情均有限。 玉米出口关税取消短期提振作用有效,后期效果有待观察
从目前国内外玉米的价差水平来看,即使取消5%的现行出口关税也难以在短期内对市场产生实质利好,当然对心理角度的提振作用我们不容忽视。简单来看,目前我国大连港玉米出口价格简单估算在270美元/吨左右(按照大连港平仓价1550元/吨来计算),即使5%的出口关税减免,也仅能缓解成本不到15美元 /吨,而目前中国玉米出口韩国与美国玉米(215-225美元/吨)相比价差在50-60美元/吨,由此可见,出口压力依旧存在,即使有增值税补贴目前也难出口,除非有更大的补贴,如运费等。
由此可见,在国内玉米市场运行相对偏弱的背景下,关税政策的调整能否会市场期待有效提振仍需观察,除非后续配套利好政策继续出台,否则国内玉米市场弱势格局短期难改。
东北和华北产区农民存粮量仍较多,季节性上市压力依旧
据了解,至于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华北和东北产区农民手中存粮量均偏多,其中华北产区存粮比重高达6-8成,东北产区存粮比重在8-9 成。目前,制约东北产区玉米批量上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因素使得新玉米难以批量脱粒上市,而华北产区农民销售玉米产生分化心理,部分惜售明显,毕竟当前玉米价格与心理预期存在差距,也有部分农民在季节性供应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开始加快新粮上市步伐。
总体来看,随着东北气温的不断下降,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季节性上市压力,因此整体价格短期难以扭转颓势。
深加工和饲料企业运营现状不佳,收购心态谨慎居多
尽管近期玉米价格有所走弱,但由于深加工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整体收购玉米热情十分有限。目前淀粉销售价格集中在1900-2000元/吨,较去年同期偏低 100-200元/吨,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尚可保本微利,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近期不少大型深加工企业停工比例在1/3~1/2。此外,近期畜禽养殖业恢复进程并不令人满意,即使11月份以来部分企业畜禽料销量环比回升10-15%,但仍难以刺激饲料企业在此时批量采购玉米。
综上所述,在终端养殖业恢复相对缓慢、国内外玉米价差明显以及季节性上市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难以在出口关税减免的情况下扭转颓势,除非后市我国政府加大政策支撑力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