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又是消费大国,猪肉是消费必需品,猪业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消费价格指数CPI 大幅攀高就是例证。
养猪业在国内已走30年的市场历程,养猪业得到了发展,传统的家户养猪10头以下基本消失,不同层次规模型养猪呈现在我们面前;据我们的数据表明:大中型企业占市场份额30%,小型企业占市场份额70%,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猪肉消费呈稳步增长。
欧美养猪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价格调整幅度不剧烈,是与其国情和长期市场调节分不开的,首先,欧美是经济强国,经济发达,农业人口比例小,对农业有特殊政策高额补贴;长期市场调节,形成了市场合理配置,大型规模企业占领和主导市场,剧烈市场波动大幅减少。
中国养猪市场“暴涨暴跌”根本原因:从表面现象看是占市场主导地位70%份额小型企业集中进出所致,但我们认为导致市场恶性循环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接受教育程度偏低,技术技能有限,择业范围窄;养猪业是我国农民传统的致富行业,促使他们频繁进入这个传统行业。
二。现阶段市场配置70%小型企业和30%大中企业是合理的,养猪业是国内最先市场化的行业之一,大中企业与小型企业同时站在市场同一起跑线,与垄断行业不同,完全是市场经营;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并未达到对小型企业绝对优势,小型企业依靠成本及灵活优势,在市场中得以生存;现代化、规模化,高效益、低成本是所有企业追求,是养猪业发展动力与趋势。
三。猪业市场机制前身是计划经济,30年市场经济造就了我国养猪业大发展,养猪业的主体投资人市场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欧美主体投资人比,市场意识淡漠;如果说我们主体投资人市场意识初步形成,似乎有点过分,但市场的暴涨暴跌现象本身就是主体投资人前期投资意识的完美表现;资本是嗜血逐利的,市场意识的淡漠,市场的气氛和情绪构成了我们主体投资者投资的意愿,自然上升为行为,这种群体的行为,加大了主体投资者错误投资份额,反向放大了市场供应。
四。国民经济发展增长势头是消费增长的发动机,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消费增长,间接对猪业市场走势构成支持。
五。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疫病会对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损失,饲料及环境污染也对养猪业构成潜在威胁,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测与应对的,对付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就是尽快弥补,由于投资人对市场认识意识不完全性,灾害疫病信息等不完全认知,各种偏离行为的集中释放,会造成市场局部剧烈变动。
我们认为:养猪业是国民所需必需品产业,投资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养猪业的发展是投资者驱动的,稳定、健康、发展养猪业须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投资者市场教育,逐步提高投资者市场思想意识水平,市场思想意识提高,盲目错误投资行为会大幅减少。
2。大力提高现有市场企业技术、设施、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把成本降低到小企业成本水平。
3。提高企业总体疫病防治水平,防止污染,解除疫病和污染对猪业威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