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26|回复: 1

[兔病防治] 规模化兔场防病新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6 13: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国养兔业正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兔生产向规模化养兔发展,为了适应兔场疾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必须用现代的科技知识和新的防疫理论取代原有的兔病防治模式和传统的经验。
  淡化治疗,优化兔群
  传统养兔重治疗轻预防,往往把兔场办成病兔的疗养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有专家教授提出病兔五不治:①无法治愈的病兔不治;②治疗费用高的病兔不治;③治疗时费时费工的病兔不治;④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兔不治;⑤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兔不治。实践证明,兔场执行这一新举措之后带来了很多好处。兔群的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了,烈性传染病被有效地控制了,医药费用也下降了,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兔场实行“五不治”制度之后,技术人员并非无事可干了。而是责任更重了,技术人员要深入兔舍开展防疫检疫工作,对场内每只兔的健康状况要了如指掌,一旦发现病兔要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果断进行处理,该杀的就杀,该治的就治,将疫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合理免疫,规范操作
  当前兔的传染病种类很多,但疫苗的种类也不少,一只兔从小到大不时要打防疫针。就算这样,传染病还是不能有效控制和消灭,免疫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通过免疫接种的兔子,并不等于以后就不发生疾病了。这是由于:①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任何一种疫苗都不可能产生100%的保护率,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保护率是有限度的;②影响兔体产生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如兔的体质、环境的应激等;③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生产的质量与免疫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免疫接种要做到:①要有计划;②要制订出适合本场兔群使用的免疫程序;③免疫接种工作要有操作规程,按规范化的要求,接种前要检查兔的健康状况。接种器械要消毒,做到不漏种、不多种、不少种,接种后要检查兔的反应情况。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规模化兔场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兔是由人来养的,首先要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才能把兔养好。随着兔病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兔病的出现,兔场的兽医科技人员仅凭原有的知识和传统的经验,不能满足现代养兔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nety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10 19: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23:0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