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01|回复: 3

影响瘤胃发酵的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2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日粮稳定。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由饲料组成、瘤胃内环境及对瘤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的。日粮长期稳定会保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即稳定的瘤胃微生物区系。不同的瘤胃微生物区系适合不同的饲料种类,新的微生物区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若突然大幅度地改变牛的日粮会使瘤胃发酵发生异常或不充分,降低消化率,造成牛拉稀、生产能力下降,因此,更换牛的饲料应逐渐过渡,一般需要七到十天,高产牛可延长过渡时间。
2 瘤胃pH值。一般纤维分解菌类要求较严格pH值在6.6~7.0时最活跃,纤维素会得到充分消化;pH值低于6.6,纤维分解菌活性下降;pH值5.5~6.6时,淀粉的分解尚能维持,主要以丙酸发酵为主;pH值小于等于5,则瘤胃微生物发酵基本停止,转为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牛发生瘤胃酸中毒,引发肝脓肿等,此时,配合料需加入缓冲剂,使瘤胃pH值维持在6.6~7.0之间,既有利于牛的健康,又能增加采食量,提高生产性能。缓冲剂最好由小苏打与氧化镁按(3~5):1组成,配合料中用量为0.5%~1.5%,视日粮结构而定。
3 瘤胃的温度。瘤胃微生物对温度要求较严格,以39~39.5度时最活跃,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均对瘤胃发酵不利。夏天往往温度过高,冬天则偏低。饲料和饮水的温度会干扰瘤胃温度。因此,夏天饮凉水(20度以下)以平衡发酵热,冬天饮温水(20~25度),并避免喂冰冻饲料,以免大幅度降低瘤胃温度。在管理上最好采取自由饮水,使每日饮水次数增加,而每次饮水量很少,把水温改变瘤胃温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超烦 + 19 【新手基金】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4 日粮的营养。首先是蛋白质(或日粮氮含量),微生物是以蛋白质为其生命结构的基础,例如以麦秸为单一日粮时,粗蛋白仅为2.5%~4%,这时瘤胃微生物的数量会降低到只有正常数量的10%,使瘤胃发酵效率大幅度下降。粗蛋白不低于9%,才能维持瘤胃的正常消化。
    日粮中有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微生物才能把粗蛋白中非蛋白含氮物及外加非蛋白含氮物合成微生物蛋白。
    日粮脂肪含量超过6%时,会抑制瘤胃发酵,尤其是含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脂对瘤胃微生物抑制更为严重。日粮必须添加超过6%的脂肪来提高能量浓度,应采用经过“过瘤胃技术”处理的脂肪或脂肪酸,以9%为限。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5 瘤胃内容物的流通速度。这是个复杂问题,与饲养水平成高度正相关,正常流通速度受饮水量是否充足和日粮的精粗比例、粗饲料质量与几何形状所左右。饮水不足干扰反刍,并使流通速度减慢,流通速度慢虽然有利于饲料在瘤胃中充分发酵,但由于造成干物质采食量减少而使牛获得营养物质下降。流通速度过快,则会造成瘤胃消化不完全,消化率降低。秸秆类饲草会使瘤胃的流通延缓,从而使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下降。
6 药物影响。所有抑菌类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均会抑制瘤胃细菌,所以口服此类药物会使瘤胃发酵趋于停止,日粮消化率下降几乎一半,较长时间服用会造成消化紊乱,牛食欲下降,拉稀。因此在治疗中对牛使用抑菌类药物要慎重。在停药24小时后,给予接种瘤胃微生物,即取健康成年牛反刍出来的食糜塞入该牛口中,使瘤胃微生物区系得到迅速恢复,纠正消化紊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9: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像环境啊,应激啊也会对其有影响!有知道还请大家赐教!!谢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10: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