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385|回复: 28

[猪场管理] 第八讲:猪场细节管理——转群(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0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群转群象什么?象水管之间的接口;水管漏水最多在接口处,而猪场问题也多出现在两个环节的衔接时,也就是转群;下面就猪场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转群和大家交流。

一、断奶仔猪转保育
  1、  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源抗体的消失,使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更容易使猪的抗病能力受到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到麻烦。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当大。
  2、  应对措施
  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2)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3)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1-2℃;如果产房有保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相对于28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温控制在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提高到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4)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5)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6)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7)密切观察:包括猪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皮毛颜色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做到以上这些,保育猪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如果保育猪养好了,你想不赚钱都难。”

二、保育转育肥
  不要认为保育转育肥问题不多,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1、  常见问题:保育转育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温度不适宜,轻微者造成猪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重者引起各种疾病;二是定位做不好,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三是争斗伤猪,新猪群建立时,会引起争斗,有些应激较大的猪往往在争斗中死亡。
  2、  应对措施
  (1)严把质量关:同上;
  (2)温度控制:保育转育肥时,因温度出现问题多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这往往是温度已经低于猪能承受的温度下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问题,我们在前面温度内容中讲过,水泥地面会使有效温度降低5℃,而潮湿的水泥地面则会使有效温度下降10℃,再加上空气温度低,猪从温度较高的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就是一个大幅降温的过程,对处于应激状态而且抵抗力不高的仔猪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猪场育肥舍大多数是水泥地面,而且地面尚未干燥就进猪的情况非常多,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温度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舍内温度,这可以通过升火加温解决;二是提高猪躺卧区的有效温度,一个方法是使地面变干燥,猪躺卧后很快将地面暖热,对猪的伤害就小得多了;但如果是潮湿的水泥地面,则必须铺设垫料,可以是干木板,也可以是锯末、秸杆等,垫料使用前要经过消毒,如日晒或熏蒸。
  (3)三点定位:定位做不好,对以后工作非常不利;定位工作可参考以下方法:
一是料定位:在预定猪躺卧的地方撒一些料,猪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但会在上面躺卧;
二是粪定位:在猪应该排屎尿的地方,先放一些脏物,因猪有喜干净的特点,排泄时会主动走向脏的地方;
三是夜间定位:晚上花一点时间,将躺卧地方错误的猪哄起,赶到该躺卧的地区,直到它们稳定睡好;
四是水定位:在猪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占到大部分圈舍面积,将猪逼到很小的区域,待猪固定躺卧地点后,将水逐渐撒去。
五、是木板定位:在需要定位的地方给猪铺一块木板,猪会主动躺在上面,也就不会在上面拉屎尿了。
六、是墙角定位:刚转入的仔猪一般喜欢在避风的地方躺卧,所以墙角和墙边就成了猪定位躺卧的地方;所以刚转入的猪就需要我们为他们设计好墙或墙角;如果需要猪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躺卧,则要在门口堵一木板或其它物品,猪也会主动去躺卧。
七、是分栏定位:有里外间的猪舍,可在猪入舍时将二者隔开,待猪在外间活动熟悉后,天黑前将猪赶到里间,因进入里间前猪多在外间拉屎尿,这样也就形成了习惯。
  (4)打架:如果因为打架死猪,对老板和员工来说都是不痛快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打架死猪往往在转入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只要安排人员经常巡视,发现打架及时拉开就可,如遇到应激大的情况,将猪脱离打架环境,过一阵就会好转。
  (待续)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叮当猫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14 08: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养猪老刘的讲解,养殖就要注意细节
发表于 2008-11-18 07: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养猪老刘的讲解:tiaotiao: :tiaotiao:
发表于 2008-11-19 2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进全出”一语道破天机!顶!
发表于 2008-11-20 1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老刘的水平就是不一般! 非常感谢养猪老刘!
发表于 2008-11-20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育猪能达到刘老师要求的保温的条件的猪场太少了! 不过,老刘的养猪管理值得学习!! "优进全出"是个好办法!!
发表于 2008-11-20 13: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殖重视注意细节,非常赞成
发表于 2008-12-15 19: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老刘的宝贵经验@@002:
发表于 2009-1-7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2)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关于这一条,我有个问题,就是,那些体重小的,体质弱的猪,怎么处理呢?
发表于 2009-1-7 14: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是从生产中体验出来的。但是呢,不同的猪场生产条件不一样,体会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把握些节才是关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18 09: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