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0|回复: 0

抗生素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抗生素
一、
概述
抗生素(Antibiotics,曾称抗菌素),是微生物(细菌、放射菌、真菌等)的发酵产物,对特异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目前所称的抗生素也包括用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生产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或结构不同但功效相同的物质。饲用抗生素是指以亚治疗剂量应用于饲料中,以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与生产、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抗生素。
饲用抗生素是在药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49年发现抗生素对仔猪和雏鸡的促生长作用以来, 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为第一阶段,饲用抗生素为人畜共用的药用抗生素。60年代以后,人们逐步认识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其转移的机制和饲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危害,提出了饲用抗生素应与人用抗生素分开,并开始研制专用饲用抗生素,这是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饲用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是筛选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不但与人用抗生素完全分开,而且与兽药分开,以保证饲用抗生素的绝对安全。目前,此工作仍在进行之中。虽然生产上使用的相当部分的饲用抗生素仍为人畜共用抗生素,但其应用受到严格限制。
二、
饲用抗生素的种类及应用效果
(一) 种类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已达200多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有60多种。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如下几类:
1.多肽类
此类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无残留,毒性小。抗药性细菌出现概率低,且抗药性不易通过转移因子传递给人。属于此类抗生素的有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持久霉素、维吉尼亚霉素等。

2.大环内酯类
此类抗生素是利用放线杆菌或小单孢菌生产的具有大环状内酯环的抗生素的总称,是由二个糖基与一个巨大内酯结合而成的,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此类抗生素在全球饲料添加剂中的使用量仅次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中有的是人用药。它们可从肠道吸收,能产生交叉抗药性。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林肯霉素等抗生素属于此类。

3.含磷多糖类
此类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菌株特别有效。分子量大,不被消化吸收,排泄快。在欧美广泛使用。黄霉素、魁北霉素属于此类。


4.聚醚类
此类抗生素既是很好的生长促进剂,又是有效的抗球虫剂。在动物消化道内几乎不被吸收,无残留。属于此类的抗生素有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


5.四环素类 属于人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因而属于淘汰型抗生素。欧洲已全部淘汰,美国和日本仍在使用土霉素季胺盐和金霉素。此类抗生素在我国产量大、质量好、价格低。目前仍在大量使用土霉素钙。

6.氨基糖苷类
包括潮霉素B、越霉素A等。因具驱虫作用而常归入驱虫保健药品类。

7.化学合成抗生素
通过化学法合成,是各国以前使用量较大的抗菌药。由于毒副作用大,正被逐渐淘汰。大部分此类药物只允许作兽药,而不作饲料添加剂。磺胺类、喹乙醇、卡巴多、呋喃唑酮、硝呋烯腙及有机砷制剂等属于此类药物。

尽管饲用抗生素的种类较多,但基于安全考虑,各国批准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差异很大。选用抗生素时,必须认真查阅各国的有关法规。
(二)饲用效果

实践证明, 抗生素对保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与抗生素种类、饲粮类型、圈舍条件、逆境、动物种类及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抗生素对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有效;生产潜力发挥越低的动物效果越好;环境条件越差,效果越突出。表10-1是应用抗生素以来在猪方面的近千次实验的结果总结,反映了上述规律。同时表明,抗生素对提高生长速度的效果明显好于改善饲料利用率的效果。自90年代以来,使用抗生素的量比过去有增加的趋势,反映出现代畜牧业中动物的应激强度及其对健康的威胁程度高于过去。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3 16: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