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因能防治坏血病而又称为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无色的结晶粉末,加热很容易被破坏。结晶的抗坏血酸在干燥的空气中比较稳定,但金属离子可加速其破坏。
由于维生素C具有可逆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所以它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化反应。已被阐明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胶原蛋白质合成。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在细胞内电子转移的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②参与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反应;③促进肠道铁离子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转运;④减轻体内转运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⑤能刺激白细胞中吞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⑥促进抗体的形成;⑦是致癌物质─亚硝基胺的天然抑制剂;⑧参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
抗坏血酸缺乏可引起非特异的精子凝集,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利用不力而导致贫血。
鱼类缺乏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食欲下降、生长受阻、骨骼畸形、脊柱弯曲、表皮及鳍出血等症状。
柑橘类水果、蕃茄、绿色蔬菜、马铃薯和以及大多数的水果都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牛奶中含维生素C也较多,但加热消毒易大量损失。
除人、灵长类、豚鼠、鱼、食果子的蝙蝠、昆虫和某些鸟类外,畜禽一般都能合成维生素C。在妊娠、泌乳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情况下,维生素C的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在高温、寒冷、运输等逆境和应激状态下,以及饲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硒和铁等不足时,动物对维生素C的需要则大大增加。
动物对维生素C的需要一般没有规定。1980年RDA对人的推荐量是每日35~100mg。NRC(1994)对鱼的需要量定为每千克饲料50mg左右。维生素C的毒性很低,动物一般可耐受需要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剂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