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内的水经复杂的代谢过程后,通过粪、尿的排泄,肺和皮肤的蒸发,以及离体产品等途径排出体外,保持动物体内水的平衡。
(一)粪和尿的排泄
动物由尿排出的水受总摄水量的影响。摄水量多,尿的排出量则增加。通常随尿液排出的水可占总排水量的一半左右。动物的最低排尿量取决于必须排出溶质的量及肾脏浓缩尿液机制的能力。不同动物由尿排出的水分不同。禽类排出的尿液较浓,水分较少;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水分较多。不同动物尿液浓度的近似值(渗透克分子/升):人1.5;牛1.3;兔1.9;绵羊3.2;骆驼3.1。肾脏对水的排泄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一般饮水量越少、环境温度越高、动物的活动量越大,由尿排出的水量就越少。
粪便中的排水量,随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牛粪含水高达80%,在非热应激期间粪中水分排泄水份量超过尿中排泄量。绵羊、山羊和鹿粪,要形成粘状粪便,粪中含水仅65-70%,从粪中排泄的水约占总排泄量的13-24%。而奶牛在正常情况下为30-32%;所以,反刍动物由粪排出的水相对较多。粪中水分也受饲料性质的影响,如动物采食高纤维饲粮,粪中水分相应增加。
(二)肺脏和皮肤的蒸发
肺脏以水蒸气形式呼出的水量,随环境温度的提高和动物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皮肤表面失水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血管和皮肤的体液中的水分可简单地扩散到皮肤表面蒸发。这种扩散方式随皮肤的温度和血液循环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皮肤扩散作用和呼吸道蒸发而失掉的水,被称为不感觉的失水。母鸡以这种方式失水可占总排水量的17-35%;二是通过排汗失水。排汗量也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排汗丢失的水不多,但在热应激时,具有汗腺、自由出汗的动物失水较多。人,马经汗排泄的水分量相当大,出汗也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方式,其效率相当于呼吸散热的400%,在散热的同时,水分也大量蒸发。
(三)经动物产品排出
泌乳动物除以上几种方式失水外,泌乳也是水排出的重要途径。牛乳平均含水高达87%。每产1kg牛乳,可排出0.87kg水。实验证明,奶牛每形成1kg乳,约需供水4-5kg。充分满足奶牛饮水,可保证产乳量。产蛋家禽每产1g蛋,排出水0.7g左右,一枚60g重的蛋,含水42g以上,产蛋家禽缺水,产蛋率明显下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