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种妊娠猪管理手册
一、配种妊娠舍工作重点
1、提供新鲜、干净的适量饲料,控制适宜的种猪体重,这是种猪生产最重要、最体现生产人员的责任心、最容易被忽视的生产环节。
2、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按免疫程序有计划接种各种疫苗。人工授精对于猪场的疫病预防非常重要,在保证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人工授精配种的比例。
3、认真做好发情鉴定,适时有效配种。
4、提高配种分娩率,提高平均产活仔数。
5、缩短母猪平均空怀天数。
6、减少种猪因病残而引起的淘汰,保证人畜的生产安全。
7、准确、及时、系统、清晰地做好各项纪录(种猪卡、配种记录、种猪生产性能表、公猪使用强度记录等)。
8、配种妊娠舍可以根据需要分为四个区:配种区、空怀区、返情检查区、妊娠区。配种妊娠舍以周为单位进行管理,按照配种组顺序分配,有利于妊娠检查及饲养管理。
三、配种区的管理要点
(一)公猪的管理
1、管理要点
1种公猪的淘汰:
应及时淘汰阴茎畸形、不爬跨或爬跨但阴茎不伸出,与之交配母猪不怀孕的公猪。
2饲养员管理操作注意事项
①饲养员必须随时注意安全,不宜背对着公猪,也不要打它。但也不要害怕它,攻击人的公猪要及时淘汰;
②用公猪作发情鉴定时,需要将正在爬跨的公猪从母猪背上拉下来,此时要十分小心。应用手抓住公猪的尾巴向内侧拉,同时用另一只手按住公猪的后半部向外侧推,切忌拉或推它的头部,尤其是没有经验的饲养员更应注意;
③训练后备公猪:后备公猪第一次试配要挑选一头大小适合、发情明显的母猪,将公母猪调在圈内最合适的地方,让后备公猪有足够的时间接触或爬跨母猪,防止公猪打滑从母猪身上掉下来,避免任何引起公猪紧张的因素,当后备公猪正在交配或爬跨时,不要拉它,帮助其将阴茎插入阴门内;交配完毕记录后备公猪在交配中的问题,计划下次训练时间;
3通常将公猪的管理分成4个阶段:适应生长阶段、调教阶段、早期配种阶段和成熟阶段。
2、适应生长阶段
⑴ 管理要点:
①选种后至130公斤体重为适应生长阶段;
②用高质量的饲料限制饲喂,8月龄体重控制在130公斤左右;
③饲喂在通风良好、邻近成年公猪和母猪的圈舍。
⑵ 饲养管理:
①每天限制饲喂2~3公斤的育成料、后备母猪料或哺乳料,日增生为600克,8~10周后,即8月龄时体重达130公斤;
②每周最多配种次数:无;
③圈舍:圈养(不用限位栏)、通风良好、温暖干燥、邻近母猪栏,以确保其正常的性发育;
④健康;根据公猪的来源和健康状况来确定其免疫和药物处理。
3、调教阶段
⑴ 管理要点:
①体重130~145公斤为调教阶段;
②用高质量饲料限制饲喂,9月龄体重控制在145公斤左右;
③在1个月的调教阶段,使用发情明显的后备母猪或青年母猪来调教;
④用另一头公猪来重复配种,但要做好记录。
⑵ 饲养管理:
①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5公斤优质饲料,日增重600克,9月龄体重达145公斤;
②每周最多配种次数:1~2次,每周利用发情明显、静立反射强烈的后备母猪或青年母猪来试配1~2次,通常选用一头刚配过种且静立反射仍明显的母猪,如果母猪烦燥不安或有攻击性,就应中止调教,调教圈栏应为3×3米,且地面干燥不滑,用木屑或橡胶板是理想的。千万不要将受训公猪放入群养母猪中,特别是当母猪正在发情时;
③圈舍:受训公猪应圈养(不用限位栏)在配种区域,使其有机会观察成年公猪配种;
④调教阶段配种的目的在于培训公猪,而不在于让母猪配后受孕,因此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和帮助来确保受训公猪不会失去信心,应温和地对待受训公猪,千万不可敲打,使其对你产生信任即可成功在即。在调教阶段的配种可能不会受精,因此,所配母猪需要用另一头成年公猪来重复配种,以确保其受孕。
4、早期配种阶段
⑴ 管理要点:
①9~12月龄为早期配种阶段;
②继续控制公猪的生长和体重;
③配种次数:2-4次/周,利用发情明显的年青母猪。记录配种情况;
4评估繁殖配种性能,为淘汰与否提供依据。
⑵饲养管理:
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5公斤的饲料,以控制公猪的体重和背膘后。根据5分制体况评定,公猪最理想的体况应比母猪低1分。如果公猪体况过肥,不仅会生长得太快太大,缩短使用年限,而且会影响配种热情和配种精力,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②每周最多配种次:3~4次/周。为了控制公猪的使用频率,有必要在配种区域保留配种记录,并将记录置于明显的位置,如贴在黑板上。如果没有记录,精力充沛、配种能力强的公猪常常会被过度使用;
③圈舍:单独圈养(不用限位栏)在配种区域,与调教公猪一样,配种栏应有足够的面积和干燥的地面;
④监督评估:监督每次配种,并给予必要的人工辅助,要抓住公猪的包皮以帮助阴茎插入,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要在这段时间评估公猪的性行为特征,如性欲、配种能力、繁殖力,如果性欲低或配种能力差,就应被淘汰更新,使公猪群保持可靠的配种性能。最初配种的10-15头母猪(至少配种2次)可被用于评估公猪的繁殖力,比如返情率。
5、成熟阶段
⑴管理要点:
①12月龄到36月龄淘汰时为成熟阶段;
②继续控制生长和体重;
③每周均衡配种6次;
④作好配种记录。
⑵饲养管理
①饲养:根据体况饲喂妊娠母猪料,使其体况评分比同群母猪低1分;
②每周最多配种次数:6-7次/周,尽可能均衡地安排每周的配种,同时,应有足够的配种空间、适宜的地面和详细的记录;
③圈舍:单独圈养或栏养在配种区域,如果栏养,应与圈养公猪轮换,以增加公猪的运动,长时间的栏养特别是木制漏缝地板或金属网地板,会损伤公猪蹄腿,从而影响公猪的配种能力,缩短使用年限;
④健康:公猪对母猪群具有明显的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公猪的健康和卫生状况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要确保公猪免疫程序的实施和定期的疫病监测。当疫病暴发时,要对公猪的使用和用药采取特殊措施,并征求兽医的意见,以控制性传播疾病。另外,在辅助配种时,要使用一次性手套;
⑤如果实施了以上的操作程序,大多数公猪的使用年限至少可达2年,这样的话,就在3岁时被淘汰;
⑥如果每周断奶1次,哺乳期为3-4周,适宜的公母比例应为1:20,即每100头母猪需要5头配种公猪。如果这5头公猪每年需要更新2-3头,那幺,公猪和母猪的比例大概为1:17。
(二)配种程序
1、配种对象:断奶母猪、后备母猪、返请母猪
(1)断奶母猪管理
①每周四断奶转入配种区的断奶母猪体况良好;
②早断奶母猪第一情期不配种,等下次发情时再配;
③给予足够的水和饲料;
④体况不好的断奶母猪在后备区内自由采食,直至体况符合要求后才能转入配种区。
(2)不发情母猪管理
①断奶7~10天不发情的母猪调圈;
②2天不发情的母猪转到后备区,2~5头/圈,饲养7天后转入配种区,每日用公猪试情;
③63天未见发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2、母猪的发情周期
母猪的发情与排卵表
平 均
变化范围
发情周期(天)21,18-23发情时间(小时)53,12-72
发情后排卵(小时)40,38-42排卵持续时间(小时)3.8,2-6
排卵量,后备母猪13.5,7-16经产母猪21.4,15-25
3、发情检查
①无论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适时配种是获得良好繁殖力的重要因素。而准确查情又是成功配种的关键;
②每天查情2次,早上喂料后30分钟及下午下班前各查一次(排卵时间易变,所以需要一天查情两次)。但一天两次马马虎虎的查情倒不如一天一次认真仔细的查情;
③每天用试情公猪进行试情,由于公猪刺激,可以促进母猪发情,其表现主要有:
精神兴奋、烦燥不安;来回走动,对环境易激动敏感;
食欲不振,日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
当手压背部静立反射明显,两耳直立,站立不动;
阴门红肿、扩张、流出粘液;
用拇指检查阴部,有温热感觉,并有粘性感。
①成熟公猪查情:理想的查情公猪至少要12月龄以上,走动缓慢,口腔泡沫多,赶猪时要用赶猪板或另外一个人来限制公猪的走动速度,切除过输精管的公猪可被用于查情。母猪在短时间内接触公猪后就可达到最佳的静立反射;
②把公猪赶进母猪栏,能对母猪提供最好的刺激,公猪会嗅闻母猪肋部并企图爬跨;
③栏养时,应将公猪赶到母猪前面,而工作人员应在后边查看母猪的反应;
④公猪同母猪鼻对鼻的接触,可以准确地检查出发情;
⑤当公猪在场时可以压背,也可刺激肋部和腹部。
4、配种程序
⑴ 配种基础知识:
进入配种间的所有母猪都必须认真查情,可用公猪检查每头未配种母猪;
②当母猪发情接受公猪爬跨时,配种员应选择适当的公猪与其放在一起,使与之交配。母猪在一次发情中多次排卵,排卵最多时是出现在母猪开始接受公猪交配后约30~36小时。即外阴唇红肿算起,约在发情38~40小时之后;
③精子在产道内的存活时间仅为24小时左右;
④卵子的寿命一般认为仅为4小时左右;
⑤建议执行如下配种程序:接受公猪爬跨的母猪当天早晨配一次,次日早晨配一次,下午配一次,共计配种三次。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下午配种是十分必须的。
⑵ 配种具体操作:
适时配种或适时输精,任何配种管理都应旨在保证在排卵期间母猪生殖道内有适当数量的活精子,因此必须天天查情并及时发现发情的起始时间。猪场应建立适合于自己的配种制度。
⑶配种注意事项:
①配种员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是保证配种舍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
②建议每天配种从最不可能发情的母猪开始;
③用人工授精的猪场,应在24小时内输精3次;
④试情和配种时每次不得超过3圈。并保证:母猪站立平稳、尽量减少应激、及时辅助公猪、让公猪阴茎锁在子宫内、使公猪安静射精;
⑤每个猪场、每个品种、每头猪的发情时间都不一样,应区别对待。所以每个猪场都应监测实际的发情时间;工作人员营每天观察每头母猪和公猪并做好记录,观察记录内容有:健康状况、母猪是否发情等;
⑥宁用一头小公猪配一头大母猪,也不用一头大公猪配一头小母猪;
⑦对第一天发情但不接受爬跨的母猪,第二天上午、下午分别配种一次;
⑧对上午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应在下午再查情,并在出现静立反射时配种;
⑨在母猪发情晚期人工授精或本交都易造成对母猪的感染,只有当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时才可实施配种;
⑩保证下午配种的质量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下午的配种质量更重要,因为此时更接近排卵期;
⑾有些后备猪或初产母猪发情表现不明显,使用雄性较强的公猪可能对完成配种有所帮助;
⑷ 配种后处理:
①配种后,母猪应尽可能保持安静和舒适,
②一旦母猪最后一次配种结束,就应立即赶到限位栏内,母猪配种后应尽可能不要混养,配种后7-30天的母猪不应被赶动或混群
③群养时不应同原来的断奶母猪放在一起,而应同刚配完种的母猪放在一起,组成新群。
5、周转方式:
⑴转进配种区的母猪应该是断奶回来的母猪、适配后备母猪、从后备区回来的上次发情未配母猪及从返情检查区返回的空怀母猪;
⑵转出配种区的母猪有上周配种本周三转到返情检查区的母猪、42天不发情的母猪转到后备区、63天不发情母猪转到后备区准备淘汰、刚发情但因故未配种的母猪;
⑶公猪在配种区和返情检查区之间流动;
⑷配种区每个公猪栏对应的四个母猪栏最理想的分配是:一个断奶母猪、一个空怀母猪、一个已配种母猪和一个适配后备母猪。
四、返情检查区
(一)返请原因
返情检查时必须考虑以下情况
1、所有配过种的母猪都应经常查情,直到妊娠60天左右能明显看出妊娠为止。
2、在配种后着床(12-23天)前胚胎全部死亡,母猪就会返情,有规律地间隔为18-24天。
3、配种后30-40天即着床后到钙化前的胚胎死亡,会导致返情推迟或返情不规则。
4、骨胳钙化开始后胎儿的死亡会造成木乃伊,如果全窝都是木乃伊可能与伪狂犬病有关,且不会返情。
5、整个妊娠期都可能发生流产,流产5-10天后会出现发情或保持乏情状态。
(二)返情检查
1、检查返情时最好用公猪,配种18~24天用公猪对每头母猪进行返情检查。公猪在母猪栏前走,并与母猪鼻对鼻的接触,群养时可把公猪赶到母猪栏内,饲养员注意发现3周外的不规则返情。
2、检查返情时,饲养员要注意查看正常的返情征状,即压背、竖耳、鸣叫、阴户肿胀、红肿,栏养时发情的母猪会在其它母猪躺下时独自站着。
3、可用姆指测阴户温度,翻查阴户是很有用的,清晰的粘性分泌物,阴户温度增加或其它发情症状,对公猪感兴趣的母猪,应赶到靠近公猪栏的地方观察。
4、返情前,有些母猪会流出象脓一样的、绿色的或黄色的恶露。这说明子宫或阴道有炎症,因此应注射抗生素并给予特殊照顾,如果分泌物是化脓的、难闻的,应淘汰该母猪,对这类母猪的配种只能采用人工授精。
5、30、50天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进行妊娠检查。
6、90天用肉眼判断空怀母猪。
(三)周转方式:
1、进的母猪是已配的母猪。
2、转出的母猪是30天检查后判定妊娠母猪转入妊娠区。
3、连续3次返情母猪淘汰。
4、有病的母猪转入后备区治疗或淘汰。
5、公猪在返情检查区与配种区周转。
五、后备母猪区
(一)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
1、后备母猪选择因素:体型/总体外观,体重/日龄,腿,耳与尾,外部繁殖器官,奶头,选择率。
2、后备母猪的隔离适应时间:
将50公斤左右的后备母猪的隔离适应的最大好处就是离配种的时间很长,隔离适应期可延长,主动免疫可得到发展,而且生产者可控制生长速度和性成熟,同时可以分群管理。
3、后备母猪初配
⑴ 后备母猪初配技术参数
①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日期一定要准确记录,根据第一情期制定配种计划;
②后备母猪初配目标
最 少
目 标
隔离和适应期(星期)6_8
配种日龄(天数)200-210 210-230 体重(公斤)120 134-145
背膘厚(毫米)12 16-18 发情次数2 - 3
催情补饲天数(日喂妊娠料3公斤)10--14
⑵影响后备母猪初配的因素:体重和体型、初配日龄、初情期、体况(背膘厚)、性成熟(发情次数);
①体重和体型:研究表明将配种推迟至体重为130公斤时会提高第一窝产仔数,同时也会增加以后各胎次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
②初配年龄:假如必要的隔离适应已经完成,并且后备母猪的背膘厚和体重生长良好,初配日龄应为210-230天;
③初情期:环境对初情有显着影响,所以初期期是可变的,而诱发期是后备母猪管理的重要措施,使其在165日龄时可达初情;
④背膘厚:体况特别是背膘厚是显示初配时后备母猪发育情况的一个因素。PIC建议应在背膘厚为16-18毫米时配种,而不能低于12毫米;
⑤性成熟:性成熟通常取决于后备母猪的发情次数。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是鉴别性成熟的关键。
⑶建议配种时间:建议后备母猪在完成8周的适应期、发情3次后配种,凡进入配种区63天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均应淘汰。
4、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⑴每周补充一次后备母猪放在后备区,4~5头/圈,饲养45天;上次发情未配的母猪每圈5头,离返情前一周转入配种区;体况差的母猪每圈4~5头,自由采食恢复体况后转出;流产或早断母猪母圈4~5头,根据早断或流产原因决定是否转入配种区或淘汰;
⑵每天观察每头后备区母猪的体况、健康状况及是否发情等;
⑶每个后备母猪都建立一张配种卡,记录转入配种群日期及预计转入配种区的日期;
⑷整个繁殖过程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单独考虑其中的某一部分。后备母猪的体况和饲料采食变化会对哺乳期产生显着影响,初产母猪的饲养会对母猪的终生繁殖力产生重要影响;
⑸后备母猪在体重为50-100公斤时可以采取自由采食,到100公斤时每天需要饲喂3公斤左右含13-13.5MJDE/公斤和0.55-0.65%赖氨酸的妊娠母猪料,使其在适应期的增重在5-6公斤/周左右,背膘增加不超过4毫米;
⑹后备母猪长到110千克以后,要特别注意经常观察后备母猪的体况并根据其体况饲喂。即不能过量,以免发胖。过胖会造成母猪配种、产仔困难及窝产活仔数减少。而过瘦又会导致仔猪初生重低或弱仔;
⑺饮水:随时保证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应定位于活动和排粪区域,以保证睡卧区域的干燥。饮水器应保证最低流量为1升/分钟,每只饮水器最多只能供应8头猪,连接饮水器的供水管,最好经过睡卧区域,以免冻坏。饮水器在应安在排粪区域或漏缝地板上方,高度为0.7米;
⑻免疫:购买的后备母猪应与猪场内的其它猪只采用一致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隔离适应程序。
5、后备区的环境控制
⑴圈舍:后备母猪饲喂在拥挤的圈舍就很难查情,到达时最少需1平方米,配种时需要1.4平方米,此外还需再有1平方米的运动、躺卧、粪便场地;
⑵温度:温度是环境气候的组成部分,对生产力有很大影响。温度需求取决于猪体重、采食量、猪群密度、地板类型和空气流速。后备母猪饲喂在水泥地面时的最低临界温度是14摄氏度,最适温度在18摄氏度;
⑶通风:后备母猪在集约化条件下所需通风为最低16立方米/小时,最高为100立方米/小时;
⑷饲喂设备:后备母猪经常群养,把饲料撒在地面上可尽量减少打斗。而饲喂方式因猪舍类型而异,由于猪只个体差异,有的需要采用单独饲喂,以保持种用体况。采用有隔栏的料槽应使每头后备母猪有0.4米的采食空间;
⑸光照:白天室内光照无论自然光或人工光都应以让猪能看清楚为准。在配种间,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发情即可,实际中光照强度为50Lux即能满足要求。应尽可能地用日光,当需要时才用人工光照,光照时间为每天16小时,不足部分可通过人工光照获得。
6、后备母猪刺激发情:
⑴通常初情期一般在165日龄;
⑵用公猪刺激发情
有效刺激发情的方法是定期与成熟公猪接触,看、听、闻、触公猪就会产生静立反射。
⑶适用于后备母猪的早期诱情:
①按体型年龄分群饲喂,在160日龄时开始刺激;
②每天让母猪在圈中接触10月龄以上的公猪20分钟,但要注意监视,以避免计划外配种;
③使用配种公猪且经常替换,以保持兴趣;
④习惯性:如果后备母猪发情后没被发现,并继续与邻近的公猪接触,就会因熟悉公猪而失去对公猪的兴趣,在以后的发情中,发情症状就不明显。最好的办法是公猪单独饲喂,而将公猪赶到母猪栏内诱情。
⑷激素刺激发情:激素刺激发情不可靠,最好不用;
⑸催情补饲:在配种前14天增加能量摄入和采食量,可自由采食或增加至3.5-3.75公斤/天。在发情周期的前7天减料至2.75公斤/天,但注意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改变食欲和采食量。
六、妊娠区:
(一)妊娠检查
1、妊娠检查对于所有妊娠母猪来说都是基本的程序,训练有数的操作者能在妊娠25天左右检测出怀孕。
2、配Doppler检测仪和超声波能在21天返情前检测出怀孕。
3、配种后的28天着床结束,因此所有早期妊娠检查都必须在配种后30天重新确认。
4、配种后25-35天进行两次妊娠检查是理想的,以便在42天返情时对妊检阴性和问题母猪采取相应的措施。
5、对所有母猪进行有规律的视觉妊娠评估是很重要的,即使在妊娠检查确定后少数母猪也有胚胎再吸收和流产的可能。
(二)周转方式:
1、转进的母猪:所有30天检查后确定妊娠的母猪,错判空怀的母猪及恢复健康的母猪。
2、转出的母猪:妊娠110天后转入产房的母猪、空怀母猪、淘汰猪、病猪及流产猪。
(三)妊娠区管理
1、妊娠管理的重点在于控制流产、死胎和木乃伊。
2、每天观察每头猪的健康状况,是否发情等。
3、用牌标记不同的组别,并有序排列。
4、妊娠80天的怀孕组用特殊颜色标明。
5、配种卡保持在该组对应的地方。
6、及时填补空圈,其主要由死亡、淘汰、流产、空怀及患病的母猪转走而造成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利用空圈,我们必须及时填补。
7、应做好与技术员、生产群主管及产房人员的协调工作。
(四)妊娠区母猪饲喂
1、妊娠区母猪的日粮分三个阶段,临产母猪体况打分为5分。
⑴妊娠30~50天:经产母猪:1.5~2.5千克/天,后备母猪:2~3千克/天;
⑵妊娠50~80天:经产母猪:1.5~2.0千克/天,后备母猪:2~3千克/天;此阶段如有母猪体况差者,可增加0.5千克饲料,以提高其体况等级。
⑶妊娠80~150天:经产母猪:3~3.5千克/天,后备母猪:3.5~4.0千克/天,技术 员应及时提醒饲养员挂牌。
2、为充分发挥全部遗传潜力,尽可能增加产仔数,就需要在妊娠期细心控制体重和背膘,在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期间的采食量要大并保持最小的体重损失。
3、初产对第二胎及以后各胎次的性能有显着影响,因此初次哺乳时过量的体重损失,需要通过正确的饲养来防止,以避免第二胎产仔数的减少,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延长、淘汰率的提高。
4、在妊娠期,饲料能有效地用于生长和繁殖,青年母猪或经产母猪正处于合成代谢阶段,相对低的营养即可维持母体体况、胎儿生长所需
实际上,在适温环境中,怀孕0~90天的平均采食为初产母猪2.0~2.25公斤/天,经产母25~2.50公斤/天.日粮中赖氨酸含量为0.5~0.65%.怀孕期过量的饲喂会导致哺乳期食欲减退,结果会使母体组织、脂肪和瘦肉损失增加。
5、饮水
怀孕期应随时供应充足的饮水,群养时用饮水器,栏养时用水槽,最好是定时自动充水的水槽,或在每次喂料后人工加水,下一次喂料时,可在剩下的饲料中加水,这样有利于采食,要经常鼓励母猪喝水,以减少膀胱炎和子宫炎,栏养母猪在阴户上或阴户下发现白色的沉淀物,表明其饮水不足。
6、体况评分
⑴体况评分对于评定背膘是较实用的方法,5分制评分标准通常被认为是确定怀孕期母猪饲喂水平的依据,它不仅可单独评价背膘而且可直观评价其它的体况情况,包括后腿踝关节和肩的磨损;
⑵体况评定应在配种后,怀孕35天和90天进行,如果可能的话,分娩和断奶至配种期间也可评分,但意义不大,因为母猪在哺乳和断奶到配种期饲的采食量很大;
⑶一个猪群确定专人来进行体况评分是比较好的;
⑷实际上猪群平均评分为3.5,大约85~90%的母猪是3、3.5或4分,大约10~15%的母猪为2.5和4.5分,大多数刚断奶的母猪膘情很差,所以允许大约10%的母猪在配种时的评分为2.5,但对于整个猪场来说,只允许5%的母猪评分为2.5分。
七、配种妊娠舍猪群结构
1、公母比例:1:16—20。
2、胎次结构控制建议标准:第一胎20%-25%,第二胎18%-20%,第三胎16%-18%,第四胎14%-16%,第五胎12%-14%,第六胎以上15%-20%。
八、淘汰种猪原则
(一)淘汰目标:年淘汰20%以下
(二)淘汰规则
1、公猪体况过肥、过瘦。2、后备母猪63天确定不发情。
3、母猪连续返情3~4次。4、患有疾病,不能参加配种的公母猪。
5、生产性能不好的公母猪。
(三)其它要求
1、流产母猪第一个情期不要配种。
2、用妊娠检测仪妊检时对刚站起来的猪不应马上测试。
3、对18~24、30、50、90天检测出的空怀猪应及时转回配种区或淘汰。
4、对于调圈的不发情母猪在每次调群时,都应记录日期,位置。
5、断奶母猪星期天必须试情并配种。
6、无论什幺情况下,都要坚持用公猪试情,因为只有公猪才知道母猪是否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