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75|回复: 22

谁是三聚氰胺的始作俑者(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8 1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蛋白精(粗蛋白>200%) 本产品是全国著名生物技术专家王厚德教授的发明专利产品。专利号:cn1119071a。可等蛋白替代鱼粉、豆粕等高蛋白原料,也可以单独添加,使每吨全价饲料降低成本15~80元,且安全无毒,经济效益显著。

  沧州市厚德生物新技术研究所 王厚德:全国著名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武警医学院高级顾问、天津医科大学教授、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微生态学会理事长。近20年来在微生物发酵领域获得国家星火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并获数枚国际国内金奖,主持过省和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26项,并通过了相关级别技术鉴定,拥有32项发明专利。 王厚德 ,一科技老骗子。[蛋白精(粗蛋白>200%)-----三聚氰胺, 发明专利产品拥有者: 专利号:cn1119071a ] 此人应为三聚氰胺事件的始作俑者。 十多年前就与其交过手,过过招.当时此人在全国各地推销所谓的饲料酵母,标称其蛋白质含量50%—60%,酵母菌含量120亿/克。可替代进口鱼粉。号称是用他的专利技术,菌种,干法发酵而成。其实就是用玉米,菜子饼,大豆饼,肤皮等磨成细粉,用血粉,羽毛粉等高蛋白含量低消化率的物质以及尿素来提高蛋白测定含量。

  喷水和所谓专利菌种(“接种”)后用席子盖上室温放置48小时(“发酵”)即成。成本不到1500元,售价3600-3800元,全国骗了不少饲料企业。其欺骗手段与此次三聚氰胺事件如出一辙,也是利用了检测方法的漏洞。饲料酵母质量评价主要有蛋白质含量,酵母菌含量两个主要指标。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根本不能反映其真实质量。酵母菌含量有两种方法,微生物培养法和显微镜计数法。微生物培养法检测结果真实可靠,但周期长,对设备,技术要求高,当时国内饲料企业一般都不具备条件。王厚德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用显微镜计数法计算酵母菌含量,到处行骗。

  显微镜计数法是将样品稀释一定比例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这种方法要求检验者具有相当的经验,要能正确区分观察到的哪些是酵母菌,哪些不是,然后计数。王某人利用一般检验人员不能正确识别微生物,将显微镜下的几乎所有圆形可见物都指认为酵母菌,来达到其120亿/克的指标。(其实,其中99%以上是原料的物理颗粒。用微生物法检测,真实含量仅达千万/克数量级)王厚德当时正是应用这并不是很高明的招数,骗了不少企业。仅本人以微生物法证明为假酵母的一个批次,就达近千吨的量。
(转自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923/1499960/

附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tony2005428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0-29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便宜又优质的原料,不会有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发表于 2008-10-29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主管部门在干什么呢?擒贼先擒王。堵住源头才是正道!
发表于 2008-10-29 10: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点不值一驳

王厚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东方之子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健康与长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抗衰老协会常务理事、世界长寿会中国籍首席顾问。

王厚德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衰老与抗衰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生物医药与保健食品。

王厚德院士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星火科技优秀二传手”、 “国家级发明功臣”等称号。2005年11月12日,王厚德院士陪同胡锦涛主席出访欧洲。2006年4月26日,王厚德院士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2006年8月21日,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主席团批准授予王厚德院士“国际学术明星”金质勋章。

发表于 2008-10-29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观其变,让真相早一天大白于天下
发表于 2008-10-29 11: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假有待证实哦!
发表于 2008-10-29 1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一个混蛋
发表于 2008-10-29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也要活着 于 2008-10-29 10:22 发表 王厚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东方之子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健康与长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抗衰老协会常务理事、

他是个科技骗子吗?

发表于 2008-10-29 1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蛋白精”有很多种,三聚氰胺只是其中的一种,并不是所有的蛋白精都是三聚氰胺。
发表于 2008-10-29 15: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啊,顶个官名多的不一定就是鸟,特别在过去只重视学历不重视生产实际的背景出来的砖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9: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