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84|回复: 11

[访客发言] 美国老太太” 再也忽悠不了中国人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7 06: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又在网上看了一遍下面这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进了天堂,中国老太太垂头丧气地说:“唉,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刚攒够钱买了一套房,本来要享享清福啦,可是却来到了天堂。”美国老太太却喜滋滋地说:“我是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还了一辈子的债,刚还完,这不,也来到了这里。”

最早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是一位做保险的朋友给我讲的。然后,又在搞传销、卖房产等多个场所听到过。总之,不管在什么地方,我想它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垂头丧气的中国老太太”应该向“喜滋滋的美国老太太”好好学习,不然,“中国老太太”的生活就太“可悲”了。

说实话,有那么一段时间(少说也六、七年),我真是觉得中国老太太——也就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生活的“可悲”?每天买个菜都斤斤计较,只为了几毛钱和小贩们翻来覆去的讨价还价;成天地嘱咐我这当儿子的花钱不要大手大脚,没事就叮嘱我有钱一定要多攒点;偶尔回家看看他们时,会因为见我穿件新衣服而唠叨上没完,说的是多少年来一直不变的老话……那种长年累月的勤俭持家的教诲,真是磨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是我父母的年纪大了?还是我父母的思想太落伍了?是我的父母太爱唠叨了?还是……有很长时间,我确实对父母的“老思维”持怀疑态度。对那代人“老思维”持怀疑态度的,只是我一个人?生活的经历告诉我:绝对不是。且给我的感觉是:比我年轻的人比我还过分。他们争相攀比着买手机、买电脑、买汽车、买房子。他们没挣钱,会花钱的本事让我瞠目结舌?他们中的有些人纯粹看不起父母的消费理念,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消费理念很超前?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抛弃了传统的量力而为的理财方式?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造成这么多中国年轻人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现象,跟某些人成天宣讲“美国老太太”式的举债消费有没有关系?

我想,我们很多中国人应该承认。这些年,我们的确受了“美国老太太”式举债消费的影响。我们盲目地推崇了“美式”的生活方式。

所幸的是,近期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尤其是美国政府大规模的救援方案的通过,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美国倡导的那种超前消费模式也已遭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并且,这其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美国人。

连美国人自己都开始怀疑甚至痛恨的“美国老太太”式的举债消费,今后,应该再也忽悠不了已经觉醒的中国人了?我们切记:吃一堑,长一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50 【转载精品帖】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0-27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比
各过各的生活
发表于 2008-10-27 0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盲目去学习别人的方式
发表于 2008-10-27 0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思想不能完全拿来,但也不能完全拒绝,要辩证分析,批判按受才好。
发表于 2008-10-27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进了天堂,中国老太太喜滋滋地对美国老太太说:“唉,过了一辈子苦日子,攒够钱买了一套房,我终于好好的享了几年清福啦?美国老太太却垂头丧气地说:“我是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临了了却睡到大街上,真是晚年不幸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精品回复】经典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0-27 0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shuo dehao ,hen hao
发表于 2008-11-1 1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也听到过,现在再看又别有一番滋味。
发表于 2008-11-2 17: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他们让我们买单,现在应该到他们为我们买单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08-11-2 18: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归说,我们还是在做着自己,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向某些所谓的先进和文明学习,也不要盲目的崇拜。我们在遵循传统和引导新观念之间必须要有一个选择,而不论什么样的选择,都需要有一定的代价……
发表于 2008-11-2 18: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一百年前美国人就说了,谁能"教育下一代中国人,谁就能从中受利无穷",也是为什么人家会部分战争赔款用于支持办清华大学,看看现在的中国无处不到的美国文化,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14: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