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需要
NRC(1998): 维持+母体增重+妊娠产物增重
首先: 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
然后: 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最后: 按玉米-豆粕饲粮中真消化Lys和CP含量间的回归关系计算CP需要量。
各项计算公式如下:
回肠真消化Lys的维持需要(g/d)= 0.036BW0.75(BW:配种体重+1/2妊娠增重)
妊娠增重所需回肠真消化Lys(g/d)= 平均日氮总沉积量×0.807
日氮总沉积量为母体氮沉积量和妊娠产物氮沉积量之和。
母体日氮沉积量根据母体增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母体日氮沉积量(g)=(母体瘦肉组织增重/115)×0.23 ×0.16
妊娠产物日氮沉积量(g)= 0.34 ×仔猪头数
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规定: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
前期11.0%,后期12.0%。
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
前期0.35%、0.19%、0.28%和0.31%;
后期为0.36%
2.2能量的需要
总的需要特点:
繁殖母畜的能量需要因繁殖阶段的不同而异,妊娠期、哺乳期和空怀期的能量需要存在明显差异。
合理地供给妊娠的能量非常重要(能量分配方式)。
能量分配方式:母猪在整个妊娠中的能量供给以妊娠期占1/3,哺乳期占2/3较为合理,饲料利用率较妊娠期和哺乳期各占1/2时提高8%左右。对妊娠母猪控制能量供给,尽量减少哺乳期母体失重和体脂损失,可使母猪在下一次妊娠期很快恢复体重。
(1)综合法
如: 妊娠母猪分为前、后两个能量水平,前期DE的需要在维持基础上增10-20%,后期在前期基础上增加50%。
(2)析因法
妊娠E总需要 = 维持E需要+母体增重E需要+ 妊娠产物E需要
1)维持E需要
特点:基本恒定; 75~80% 。
ARC(1981): MEm(KJ/d)=439BW0.75
NRC(1998): MEm(KJ/d)= 443.5BW0.75
DEm(KJ/d)= 460BW0.75
2)增重需要
NRC(1998)的计算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 母体增重(Kg)0.638 -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 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要52.3KJ和44.4KJME,则:
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 =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90% × 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 × 23% × 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 = 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 +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 90% × 52.3 +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 23% × 44.4
=(母体增重× 0.638 -9.08) × 90% × 53.2 + 〔母体增重 -(母体增重× 0.638 -9.08)〕 × 23% × 44.4
= 母体增重× 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算,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 = (母体增重 × 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
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恒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kg,脂肪0.46kg,沉积能量约83.68MJ NE,即每天沉积727.7KJ NE(83.68×103/115)。
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ME需要量为1497.3KJ(727.7/0.486)。
4)ME总需要
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
注意:在计算维持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
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仔数的能量需要量。
如:配种体重150Kg、妊娠增重45Kg、预期产仔数12头的母猪,每天ME的需要量为:
每天ME的需要量
维持需要: 443.5×(150+45/2)0.75=21110.0(KJ)
妊娠产物需要:12 ×149.7=1796.4(KJ)
母体增重的需要:
母体增重 = 妊娠增重 – 妊娠产物增重
= 45-12 ×2.28
= 17.64(kg)
母体增重需要 = (17.64 ×33.727-334.67)/115
= 2263.3(KJ)
每天总需要量
每天总需要量 = 21110.0+1796.4+2263.3
= 256169.7(KJ)
注意:
当环境温度(T)较低时,母猪维持能量需要量增加。
若以20℃作为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低于20℃时母猪维持ME需要量的增加量(KJ)为:
(20-T) BW0.75 ×18.828
2.3粗纤维的需要
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高于生长猪,并且妊娠期间的采食量与饲粮能量浓度有很大关系,因此适于饲喂高纤维的低能饲粮,这是因为纤维在肠道中有填充作用,而且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并有助于肠粘膜的更新,是畜禽的必要营养素,同时饲粮中粗纤维的水平也是影响饲粮消化率的重要因素。对于妊娠母猪来说,饲粮纤维就显得更为重要,适宜的粗纤维含量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在控制母猪的体况和膘情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提高母猪产仔数,防止化胎和流产。
研究表明,妊娠至分娩以及断奶期间,向母猪饲粮中添加粗纤维,可明显增加仔猪头数及其成活率, 妊娠期间饲喂粗纤维还能改善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但同时降低了妊娠期母猪增重和初生仔猪重,减少妊娠期母猪的一些典型行为如啃栏等。向母猪饲粮中添加过量粗纤维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中性洗涤纤维的进食量和粗纤维的来源。因纤维性饲料原料的物理特性及其粪便产量大,而限制了其在日粮中的应用,在妊娠期使用高纤维饲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母猪繁殖性能。表1为育成猪与母猪对不同饲料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的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