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81|回复: 8

如何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的准确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4 1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蛋白质是鉴定饲料质量时必测的常规营养指标。目前饲料厂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其实质仍是凯氏定氮法,但是由于粗蛋白质测定过程相对较复杂,很多饲料企业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当出现结果异常时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有些操作过程不严密,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给生产企业造成损失。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饲料粗蛋白质测定准确度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样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硫酸消煮分解,使蛋白质及其他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管流入硼酸溶液,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数,一般为6.25,即可得出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消化时应在凯氏瓶中加几粒玻璃珠,以防消化时硫酸暴沸液体溅失,并在凯氏瓶口上盖一小漏斗使蒸汽凝结回流,这样会使消化完全。
  开始消化要用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逐步缓慢加强火力,消化过程中经常转动凯氏瓶,将溅到瓶壁上的黑渣全部浸入凯氏烧瓶底部的硫酸溶液内,以避免消化不完全。消化时要控制好温度,380℃较好,过低消化时间长,且不完全;过高会引起氮的损失。由于电炉不好控制温度,最好使用可调电炉或功率为800w的电炉。
  消化液达到透明并非表明样品已经消化完全,为防止测定结果偏低,需要进一步加热补充消化至少2小时。
  在样品停止加热后,如冷却时间过长易引起硫酸样液凝结不易溶解(尤其冬天季节),故应冷却至不烫手时加入少量蒸馏水(约20毫升),摇动凯氏瓶,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定容。但要注意水与热硫酸的剧烈反应,以免凯氏瓶破裂。
  样液加入蒸馏装置后,应先用棒状玻璃塞封口,并加水密封,防止漏气。然后再加入碱液,这个顺序不能弄错,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同时要注意碱液要缓慢加入,不可太快。
  滴定用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必须准确,使用前应将溶剂瓶上下摇动几次,保证溶液浓度均匀一致。滴定时注意排空滴定管底部的气泡,确保滴定结果准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王彬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8 05: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样液加入蒸馏装

样液加入蒸馏装置后,应先用棒状玻璃塞封口,并加水密封,防止漏气。然后再加入碱液,这个顺序不能弄错,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请问这是为什么呢,直接加碱,马上密封为什么不可以呢
发表于 2008-11-28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配制好的盐酸标准溶液保存时间最好控制在多少天以内?
发表于 2008-11-28 08: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帖子,看帖回帖好习惯
发表于 2008-11-28 09: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氢氧化钠和样液反应很快,所以氨气会很快溢出,所以要注意防范。
发表于 2008-12-4 15: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是亲自进行过实验操作的人,请问清风做了几年化验员呀
发表于 2008-12-4 15: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补充一点吧,还有样品在蒸馏氮时,温度也要控制,不能太高,因为温度太高当硼酸吸收瓶内壁上有雾气时,这个结果就有可能偏高,但是如果温度太低,蒸馏就不完全,有时能明显的感觉到吸收液较少,这种情况下就会使结果偏低。
发表于 2009-2-9 2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7# wanglinlin 你好,那雾气是什么?请指教,为什么会偏高?那雾气不是氨气?氨气的话应该偏低啊!
发表于 2009-2-10 0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好密封工作啊 前期的样品的准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23: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