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51|回复: 5

我是如是宣传 农业的高风险,呼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到来(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0 16: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的高风险,
呼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到来
  从多宝鱼事件、生猪瘦肉精问题、对虾氯霉素超标、叉尾鮰出口受阻,到去年冻灾、今年的奶粉问题,除了国家监管部门的原因外,都暴露了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行业的发展不规范、不专业,没能形成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稳定发展模式。一次次血和泪的教训!痛定思痛,更加验证了一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小农式经济基础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且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这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农业进一步扩大、走上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求。谁来充当救世的英雄,合作是唯一的出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给凌乱的农业发展带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一样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摘自《南方渔网》)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走上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快速的发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现在又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障碍。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分散经营的农民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保护合作社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利益,规范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103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可以得到很多单打独斗享受不到的好处:

1
、增加利润空间:大家都知道,生产资料要经过各级流通环节(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的层层盘剥,才能到农户手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要经过大大小小的商贩,才能到加工厂或终端市场。在我们水产行业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养鱼的不如卖鱼的赚钱,卖鱼的不如吃鱼的赚钱。成立专业合作社后,生产资料如肥料、饲料等采购量较大,可以跨过经销商,直接面对厂家,降低生产成本。成品销售也可以联合起来,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自然增加收入。

2
、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每个厂家的人员有限,针对一家一户的服务很少,更多的是针对大客户和团体。合作社扩大了规模,更容易得到厂家的重视,寻求社会各界的技术服务。

3
、改变竞争的格局:现在一家一户经营,造成行业无序的竞争。形成合作社后,改竞争为合作的关系,共享市场信心,共商发展大计,互助互利。

4
、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成立合作社后,促进行业的专业化,通过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并联合生产资料厂家,原料回收厂家形成厂供销一条龙的稳定发展模式。

5
、享受更多政策: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可以享受更多的国家政策优惠,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包括供销社、科协、教学科研机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等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00771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山东、大连的多宝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华东地区的对虾专业合作社、;广东、海南、福建的罗非鱼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员受益,给广大农民带来致富的福音!
  去年的猪高热病,成为大家共同的一块心病。年初的冻灾,相信大家还心有余悸。很多人在跌倒之后,再也爬不起来!谁知到在何时灾难又会来临,如果你一个人无法面对,那就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吧。这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社,自愿加入,自主经营,合作互利。只要有五户以上均可申请,为你的生产经营降本增利,控险增收。详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小农民 + 20 【原创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2 1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建设和谐新农村”、“组织起来闯市场”、“增收致富靠合作”、“合作生产安全放心食品”、“干部群众畅谈合作社法”等专题,以领导访谈、专家点评、社长采访、农民社员共话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宣传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先进合作社典型,增强农民群众依法办好畜牧合作社的信心和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2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产业结构不变,就没有腾飞的一天。
现在最多是打补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6: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话真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的很好,但是现在的现实是——我们很多说了都不算,要人家坐办公室的发文件了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9: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源还是农民太多了!有知识的农民太少了!金融支援等惠农政策也得不到有效落实,农村乡镇政治体制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11: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