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19 18: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anfu123 的帖子
头孢噻呋ceftiofur
类别:抗微生物药.头孢菌素类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制成钠盐和盐酸盐供注射用。
药理:
(1) 药效学 具广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包括产内酰胺酶菌株均有效。敏感菌有巴斯德氏菌,放线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强,对链球菌的活性也比喹诺酮类抗菌药强。曾从牛呼吸道疾病病料中分离出病原菌,经测试其M1C90分别为:容血性巴斯德氏菌≤0.06(0.03~0.1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6(0.03~0.25),昏睡嗜血杆菌(≤0.06(0.03~0.13),属高度敏感。支气管炎博得特氏菌对本品耐药。对猪病原菌的MIC90分别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0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3和霍乱沙门氏菌≤01.0,鼠伤寒沙门氏菌2.0,大肠杆菌1.0。
(2) 药动学 本品肌内和皮下注射后吸收迅速,血中和组织中药物浓度高,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消除缓慢,半衰期长。给牛,猪肌内注射本品后,15MIN内迅速被吸收在血浆内生成一级代谢物脱呋喃甲酰头孢噻呋(Desfuroyl ceftiofur,DFC).由于内酰胺环未受破坏,其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基本相同。DFC在组织内可进一步形成无活性的DFC半胱胺酸二流化物。本品的表观分布容积≤1L/KG。猪,绵羊,牛多剂量肌内注射后在肾中浓度最高,其次为肺,肝,脂肪和肌肉,一般可维持高于MIC的浓度。例如猪按3mg/kg肌内注射,一日1次,连用3天,其组织浓度分别为:血浆3.25,呼吸道0.60,皮肤0.57,肺0.49,扁桃体0.30,关节液0.29。牛按1mg/kg肌内注射,一日1次,连用5天,其组织浓度分别为血浆1.0(注射后7.5H)关节液0.65(注射后2.5H),肺0.36,空肠0.34。在奶中主要以无活性的游离代谢物-DFC半胱胺酸二硫化物的形成出现。头孢塞呋排泄较缓慢,动物的半衰期有明显的种属差异(马,牛,绵羊,猪,犬,鸡,火鸡的T1/2)分别为3.15,7.12,2.83,14.5,4.12,6.77和7.45H。但大部分可在肌内注射后24H内由尿和粪中排出。DFC在牛,猪和鸡的粪便中迅速降解为无活性化合物。
现将本品对牛,猪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罗列如下:
牛肌内注射2.2mg/kg~Cmax9.79~15.3ug/m,tmax1~4h,t1/2B9.68~13.3H。
猪肌内注射3mg/kg~Cmax14.22ug/ml,tmax0.625h,t1/2B13.46h。
用途:本品用于防治下列敏感菌所制的牛,马,猪犬及一日龄初鸡的疾患。
牛——主要用于容血性巴斯德氏菌,多杀性巴斯德氏菌与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运输热,肺炎)。对化脓棒状杆菌等呼吸道感染也有效。也可治疗坏死梭杆菌,产黑色拟杆菌引起的腐蹄病。
猪——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斯德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与猪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病(猪细菌性肺炎)
马——主用于兽医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对巴斯德氏菌,马链球菌,变形杆菌,摩拉菌等呼吸道感染也有效。
犬——用于大肠杆菌与奇异变形菌引起的秘尿道感染。
一日龄出鸡——防治与出鸡早期死亡有关的大肠杆菌病。
药物相互作用: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主要是红斑及荨麻疹、瘙痒、药物热,偶有血管性水肿、气喘和低血压。?
2 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3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升高。
4 局部肌注部位可引起疼痛,静注可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5 少有头痛、眩晕感觉失常等神经系统反应。
6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
(1) 马在应激条件下应用本品可伴发急性腹泻,能致死。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 注射用头孢噻咐钠按规定剂量,疗程和投药途径应用,无宰前休药期也无牛乃废弃期。盐酸头孢噻副混悬注射液的休药期为:牛2日。
(3) 主要经肾排泄,对肾功能不全动物要注意调整剂量。
(4) 显著社用头孢噻呋娜用前以注射用水溶解,使每ML含头孢噻呋50mg(2~8℃冷藏保护7天,15~30℃室温中保校12H)。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 一次量 每1Kg体重 牛1.1~2.2mg马2.2~4.4mg 一日1次 连用3日。
皮下注射一次量 每1kg体重 犬2.2mg 一日1次 连用5~14日
一日龄出鸡 每羽0.08~0.20mg(径部皮下)
制剂与规格: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100ml:5g
注射用头孢噻呋1G.4g。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论坛币 +50 |
收起
理由
|
王彬
| + 50 |
【转载精品帖】以后多弄点经验性的资料,这样我们大家都可以号号的学习下!加油哦!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