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谋取暴利。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尿素等。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确很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粪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方面要提高我们的识别真假鱼粉的能力。本文即从感观识别和简单的化学测试两个方面介绍鉴别真假鱼粉的方法。
一.感观印象
1.视觉:优质鱼粉一般色泽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劣质鱼粉为浅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若鱼粉受潮蛋白质变性除了结块外,一般色发白或发灰、腥味浓、无光泽。如色深偏黑,有焦味可能是自燃烧焦鱼粉。
2.嗅觉:优质鱼粉具咸腥味;劣质鱼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如果掺假物的数量多还是较易分辨。掺入棉仁粕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仁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都因鱼肌肉纤维含量少,手感质的较硬、粗糙磨手。
二.解剖镜和显微镜检查
在解剖镜下一般将样品放大20—30倍即可分辨,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一步放大。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可以鉴别。
鱼肉镜下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一些鱼骨块呈琥珀色,不规则。鱼鳞为平坦或弯曲的透明物,有同圆,颜色深浅交替,鱼鳞表面碎裂,裂纹乳白色。
掺假鱼粉的镜下检查:
1.掺菜籽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其种皮特征为棕色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连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
2.掺棉仁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棉仁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较厚。沿其边沿方向有淡黄色或黄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3.掺稻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稻壳粉镜下可见稻壳碎片,该碎片表面有光泽和井字条纹,并可见到壳表面的茸毛。
4.掺花生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外壳和种皮,外壳为破碎、不规则、厚薄不一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纤维交织,外层表面有突筋呈网状,种皮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
5.掺芝麻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芝麻种薄、表面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因品种而异。
6.掺大豆皮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豆皮有凹形斑点,稍有卷曲,并可见种脐。镜下还可见白色海绵状淀粉像水珠样浮在块状物表面。
7.掺麦麸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麦麸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麸皮。麸皮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
8.掺皮革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皮革粉镜下可见绿色、深绿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像锯末似的,没有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
9.掺水解羽毛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水解羽毛粉镜下可见半透明不规则的碎颗粒,有些反光。同时可见羽毛轴,似空心圆。也可看见未能充分水解的生羽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