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30|回复: 10

为什么质量管理会走向流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5 14: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很多人看来,质量管理部门在企业中是一个“讨人嫌”的角色。有人把质量管理部门和被监督部门之间的关系比喻成“警察”与“小偷”之间的阶级关系。这种关系引发了种种不利于公司发展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质量管理后遗症”,症状表现为: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员工思想压力大、不满情绪增加、质量监督工作进行不下去、流于形式的监督检查等等。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与公司领导人的初衷相背离的,之所以注重质量 管理,完全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针对“人”的质量而为之。但是,任何事情与个人是分离不开的,这就是质量管理问题的复杂之处:质量管理首先不能回避人的管理。那么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质量管理后遗症”的出现呢?经过材料阅读,加上个人的经验与思考,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这个病症的表现为,被监督的人心里暗骂:你凭什么来管我?你有什么资格指手划脚?这个问题说明了质量管理不仅仅需要“纠错”,更需要指导他人纠正错误。比如在生产型企业中,生产的每个环节需要控制,比 如对于知识型企业,需要对智力要素进行培养等等。因此,质量管理部是需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一番斟酌的。也就是需要既懂技术(知识),在公司又具有较高威望的人来主管。

   (二) 由上而下的推行导致阻力重重。

   质量首先是“被控制的质量”,而控制需要从上而下层层下达。这就导致了在高层领导看清楚了质量的危险并采取行动的时候,产品的生产者仍然不知道质量问题的重要性,于是被懵懵懂懂的罩在“质量监督管理”之下。不免有人怨声四道,然后这种气氛在员工内蔓延,于是本来应该是利于个人利于公司的好事情,转变成为人们借以发泄不满的机会。

   (三) 质量管理以“惩罚”为主,缺少激励。导致人们“小心翼翼不做错事情”就行,缺乏了追求高质量的动力。

   之所以质量管理不简单等于质量控制,在于管理的含义不仅仅是“将质量掌握在控制之中”,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高质量意识(文化),形成一种良性的质量循环。而采取“惩罚”为主的方法,使人们形成的是一种对质量的恐惧,而恐惧的心态下,是很难有热情去追求更好的更高的质量的。

   以上三点因素也可能影响到我公司实行质量管理的效果,影响到实施的成败。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要想法设法通过新的方法或者措施,使质量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向良性轨道,为质量管理部的成立与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开端。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不妨把质量管理工作规划为两步走:第一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主要目的是宣传公司控制质量管理的决心、行动、梳理流程、建立质量管理的初步制度。第二步:成立质量管理部,使其成为公司正式部门之一,具有较高的行政监督权利,负责公司内产品质量的监督、培训、考核等体系的完善和实施。

   而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在两个步骤中的体现有所差异。在第一阶段,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需要得到总裁、各个部门主管、全体公司职工的支持。建议:总裁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总裁要进行质量控制的决心)后,各个部门的主管从本部门中,通过自愿报名或者推荐的方法,选择业务精良、积极主动的员工1~2名,加入到质量管理小组中。这个环节就得到从总裁、部门主管、全体员工支持的目的。

  在质量管理部门成立之后,部门经理需要由本公司资历较深、业务精良的人员担当,哪怕只是挂名主管,也需要在形式上向全体员工表明:公司对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而具体的部门业务运作则可另行组织。

   针对第二个问题。每个人如果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么他首先就是规则的执行者。“制度本质上就是集体的契约”。而在日本企业成功推行质量管理的秘诀在于:提倡全员参与到质量“改进”之中。也就是创造“质量控制圈”。因此在整个质量标准体系、控制流程、绩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规则的制定中,都要求利益相关部门成员的参与。可以采取讨论、提出建议、发表文章等多种办法提出大家对质量管理的看法、执行方法的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让大家首先从意识上认识到,质量控制不仅是公司的要求,更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第二,使大家成为规则的制订者。使人们首先不认为这是“活生生压在”每个人身上的东西,而是一个在这个“游戏”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因此,需要质量管理部从建立一开始就要成为一个开放的部门。能够听到大家对质量问题的看法,共同寻找控制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   针对第三个问题。通过绩效考核控制质量问题只是个工具,而绝非目的。这个道理大家都会明白。但是如何避免让大家因为“被罚”而“反目成仇”呢?我觉得,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质量文化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对“高质量”产品进行激励。这样才能激励大家走向一种良性循环,追求更高的质量,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把握每一关,而不仅仅是完成底线就可以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20 【原创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6 0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博士,对质量问题你说的很透彻,感触也很深,现在也很困惑,能和你单独交流一下质量管理的问题吗?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17: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可以的,有问题随时可以交流。站内短消息、邮件、QQ均可。
发表于 2008-9-8 15: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企业真是这样,其他行业我不知道,但是饲料行业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做质量管理的就是他们眼中的“刺”

 真是不好做啊!!!??? :kelian: :liuhan:

发表于 2008-9-20 09: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博说的很对,质量管理工作难做是大家公认的,不是某一个人就能成就的,但如果有一个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格都是大家认可的话也许做起来要好一些,当然最重要的是一把手的观念和行动!
发表于 2008-10-4 17: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编对质量管理很精辟的论述,受益了。
发表于 2008-10-4 2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编本来就是品管起家的,老品管啦。加上新的高度看品管,不同的哦:4d: :huahua:
发表于 2008-10-4 2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管部经理一般都是素质高的,生产部经理呢,一般都是文化素质比较低了,当然就会有冲突了。本质上还是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
发表于 2008-10-10 1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对不起,胡编。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本无味 于 2008-10-10 11:54 发表 谁知道糊编的QQ或邮箱,麻烦告诉我,谢谢。

呵呵,邮箱:huwenhui@vip.sina.com

 

QQ:1913208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3 15: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