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9|回复: 0

奶牛前胃迟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9 14: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之谓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 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采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2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驰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9年2月至2005年12月笔者共收治奶牛原发性前胃驰缓23例。按西兽医分类,急性型病例20例,占86.96%;慢性型病例3例,都是患此病后由于治疗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型的,占13.04%。按中兽医辨证分类,脾胃虚弱型7例,占30.43%;虚寒型5例,占21.74%;肝胃气滞型6例,占26.09%;胃热型5例,占21.74%。治愈21例,治愈率达91.30%;好转1例(慢性型病例),占4.35% ,继发瘤胃酸中毒和前胃炎死亡1例,占4.35%。

2  临床症状

    饮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少慢或停止,精神萎顿,神情不活泼,拱背磨牙;口中不洁,唾液黏稠,有酸臭味;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瘤胃时有间歇性臌气,收缩力减弱,蠕动次数减少,有的则消失,触诊瘤胃松软,内容物中度充满,粘硬或呈粥状;粪便干硬,呈深褐色,粪球表面附有黏液。

2.1  虚寒型

    拱背缩颈,耳鼻发凉,鼻镜湿润(鼻镜汗不成珠,呈弥散性湿润),口流清涎,口腔滑利,舌色青白,脉象沉迟而无力,粪便稀软,尿液清长。

2.2  胃热型

    精神萎顿,耳鼻发热,口渴喜饮,口中不洁而酸臭,口色偏红,脉象洪实,粪干尿短,间有拉稀,腥臭难闻。

2.3  肝胃气滞型

    反刍、饮食欲突然减少或停止,瘤胃内容物较多,嗳气增加,反刍时偶而吐草,舌底发红,脉象弦实。

2.4  脾胃虚弱型

    病牛慢草,被毛不齐,干枯无光泽,皮肤干燥,无神无力,日渐消瘦,舌色淡白,反刍无规则,间断无力或停止,嗳气减少,嗳出的气体带臭味,粪便稀软,脉象迟细。

3  治疗措施

3.1  治疗原则

    西药治疗以兴奋瘤胃蠕动,增强全身机能,调节瘤胃酸碱度,促进反刍为治疗原则。中药治疗以健脾补气消食(脾胃虚弱型),暖胃温中散寒(胃寒型),清泻胃火、理气消食和胃(胃热型)和疏肝行气、消食和胃(肝胃气滞型)为治疗原则。

3.2  治疗方法

    3.2.1  西药治疗  用10%高渗盐水300毫升~500毫升、5%氯化钙注射液100毫升~250毫升、10%安那加注射液10毫升~3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2次/日。或后海穴注射10%~15%氯化钾注射液10毫升,2次/日。或氨甲酰胆素2毫克~3毫克,分2次皮下注射,每次间隔20 分钟,1次/日。灌服苏打200克(加冷水2000毫升),15分钟后投食醋500毫升,2次/日。滑石粉300克~800克,加人凉水适量,胃管一次投服,2次/日。

    3.2.2  草药治疗  啤酒花全草100克~250克,水煎服;阔叶独行菜(或腺茎独行菜)250克~500克,水煎服。

3.2.3  中药治疗

    3.2.3.1  基础方药  脾胃虚弱型,四君子汤加味:党参50克,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20克,山楂80克,神曲100克,槟榔50克,丁香40克,肉蔻30克,煎服,l剂/日(中等体格剂量);虚寒型,椿皮散:椿皮80克,枳实50克,常山25克,柴胡40克,莱菔子80克,甘草15克,煎服,l剂/日(中等体格剂量);胃热型,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大承气汤合方加龙胆草和苦参:黄连20克,黄芩30克,黄柏30克,栀子30克,石膏80克,知母40克,甘草20克,大黄50克,枳实40克,厚朴40克,龙胆草25克,苦参50克,煎服,l剂/日(中等体格剂量);肝胃气滞型,槟榔散:槟榔40克,青皮40克,陈皮40克,厚朴40克,枳实40克,大黄40克,肉蔻20克,草果20克,神曲50克,香附子50克,研末水调服,l剂/日(中等体格剂量)。

    3.2.3.2  随症加减:胀者在重用莱菔子、枳实的基础上,另加木香、香附子各40克;冬天加小香40克;阳虚有寒、耳鼻发凉,加香附子20克、干姜30克;口流清涎,加苍术30克,小香30克,干姜25克,益智仁30克;感冒加荆芥40克,防风40克,羌活40克;粪干色黑,加郁李仁30克,芒硝100克,大黄30克,龙胆草30克;泄泻,加党参30克,白术30克,山药40克,茯苓40克,木香30克,去枳实;肝脾不和,双目肿胀,流泪,口色淡黄时,去枳实,加防风30克,川楝子25克,木香30克。

4  典型病例

    4.1  森多乡才让太饲养的一头黑白花奶牛,于2006年l1月5日前来本站就诊。主诉:从4日起,奶牛精神不佳,草料食人量减少到三分之一,反刍基本停止。临床检查:患牛体格中等,体温、呼吸、脉搏正常,饮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奶牛精神沉郁,拱背缩颈,耳鼻发冷,鼻镜汗不成珠,呈弥散性湿润,口流清涎,口腔滑利,舌色青白,脉搏沉迟而无力;触诊瘤胃松软,胃内容物呈中度充满,听诊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收缩力减弱;粪便稀软,表面附有黏液。根据临症检查,确诊为虚寒型脾虚慢草。治疗:10%的高渗盐水400毫升、5%氯化钙注射液200毫升、10%安那加注射液3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2次/日。后海穴注射15%氯化钾注射液l0毫升,2次/日。皮下注射氨甲酰胆素2毫克(分2次注射,每次间隔20分钟),1次/日。中药椿皮散加减,椿皮80克,枳实50克,常山25克,柴胡40克,甘草20克,因无腹胀症状,去莱菔子,有寒症,故加小香40克,香附子20克,干姜20克,l剂/日。6日中午复诊,症状减轻,出现反刍,食欲增加,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继续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胃管投服陈皮酊40毫升。8日上午复查完全康复。

    4.2  森多乡华某的一头杂种西门塔尔奶牛,于2004年7月15日来本站就诊。主诉:奶牛厌食已有4天,每日饮水次数比以前增加,粪便干硬,有间歇性肚胀现象。临床检查:患牛体格较大,体温稍高,呼吸正常,脉搏洪而实;精神萎顿,耳鼻末端发热,鼻镜干燥,双目发红流泪;口色淡红,有黄薄舌苔,唾液粘稠,口内有浓重的酸臭味,嗳气难闻,反刍慢而少;触诊瘤胃轻度臌气,胃内容物粘硬,听诊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收缩力减弱;粪便干硬成珠状,表面附有黏液,尿赤短。根据症候表现,确诊为胃热型脾虚不磨。治疗:静脉注射促瘤胃反刍液(10%高渗盐水500毫升、5%氯化钙注射液250毫升、10%安那加注射液30毫升),2次/日。后海穴和脾俞穴分别注射10%氯化钾注射液20毫升和0.2%盐酸士的宁注射液5毫升,1次/日。胃管投服苏打200克,食醋l000毫升,滑石粉800克(方法:苏打中加入冷水2000毫升,快速投服,15分钟后再投食醋,2小时后再投服加水滑石粉),1次/日。中药:在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和大承气汤合方的基础上加减。黄连20克,黄芩30克,黄柏30克,栀子30克,石膏60克,知母40克,甘草20克,大黄50克,厚朴40克,去掉枳实,加莱菔子100克,龙胆草25克,苦参50克,防风30克,川楝子25克,木香30克,郁李仁30克,煎服,l剂/日。用上述方法连续治疗3天后,基本康复。从l 8日起,停止上述用药,改用草药治疗,用啤酒花全草250克,水煎服,1次/日,连用3天,21日复查完全恢复正常。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10: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