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4|回复: 5

转:疫苗并非防控蓝耳病最好的措施(台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5 1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苗并非防控蓝耳病最好的措施(台湾) 本报讯 (记者林礼广)日前,在安佑专家服务中心主办的“安佑第一届国际养猪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兽医病理生物学研究所李维诚教授在谈及蓝耳病综合防控时指出,目前在台湾只有蓝耳病弱毒疫苗,没有灭活疫苗,并认为疫苗并非防控蓝耳病最好的措施。 会上,李维诚谈了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防治思路,其中重点谈了蓝耳病的综合控制。他说,蓝耳病最早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后,陆续发生于世界各地。至于为何蓝耳病能如此快速地传播,他认为蓝耳病病毒是由空气、精液及胎盘等途径传播到其他猪只,且仅需要非常低量的病毒就可感染成功,感染后蓝耳病病毒可长时间存在于上呼吸道及扁桃腺中,从而成为感染源,“因此,极易在猪群间传播。” 李维诚指出,猪只单纯感染蓝耳病病毒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不过,蓝耳病病毒常与其他病毒及细菌并发感染,显着增加保育舍的死亡率,如果猪场内有慢性猪瘟潜伏,死亡率增加会更加明显。另外,针对大陆地区发生的猪“高热病”,李维诚对元凶为变异的蓝耳病病毒的说法,表示赞同。 李维诚同时认为,蓝耳病的防治,目前仍无有效的控制方法,基本上是以卫生管理的改善和降低对猪群的应激为主要策略。他建议,如果发生严重疫情可实施阶段性保育舍清空计划,或14日保育舍清空计划,或配合全进全出及批次管理策略,以降低环境中病原感染的压力。至于蓝耳病疫苗,在台湾只有弱毒苗,没有灭活苗,并且弱毒苗的保护效果要比灭活苗的好,但会有排毒和毒力返强的担心,且不同病毒之间可能无法完全的交叉保护。“目前,我了解到,还没有一个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蓝耳病疫苗的出现,用疫苗防治蓝耳病不是最好的措施。”他说,最好的措施还是从环境和饲养管理方面入手。因为,管理良好的猪场,蓝耳病病毒感染对疫情并无显着影响,但对环境和管理不良的猪场,蓝耳病病毒感染了保育猪,死亡率就有明显上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5 14: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 蓝耳的致死的并不多,主要是引起免疫力低下,从而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发表于 2008-8-5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重在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通过环境、营养等措施。在地方流行时打疫苗,确实是得不偿失。
发表于 2008-8-5 15: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的方法还并不能确切的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如何预防大面积疫病流行还仅仅处在理论阶段。既然病原很难清除,阻止其感染动物机体就应该是目前兽医学的前沿热点。过分地注重疫苗免疫,反而是我们忽视了其它也很重要、甚至很有效的办法!
发表于 2008-8-5 1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发表于 2011-10-11 2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youdaol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3: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