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主,以前是以种植业为主,现在主要体现在畜禽业的发展上,其中养猪业的反展就体现的更为明显,所以研究猪病的流行学进展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疫病仍存在 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流通渠道的增多,造成了疫病流行的客观条件,导致一些已控制的传染病,如水泡性疾病、猪瘟(HC)等又重新抬头,呈扩散之势。
2、新疫病不断增多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从国内、外引进种猪的品种数量增多。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致使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猪增生性肠病(PPE)、猪断奶后多系统衰渴综合征(PMWS)等疾病传入我国。目前虽在部分地区出现,但具有很大潜在危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多病原混合感染 现在猪发生疾病,多为多病原混合感染如仔猪腹泻,通常是仔猪黄痢、白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混合感染及环境因素影响等而引起。这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要求诊断分清主次,现场与实验室检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4、繁殖障碍综合症普遍存在 由于不同病原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普遍存在。已证实与该综合征有关的疫病有30种以上。当前危害较大的有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PPV)、PRRS、猪伪犬病(pr)、衣原体、弓形体等疫病。
5、猪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养猪工作者普遍认为保育仔猪和生长猪呼吸道病日益严重且不易控制。猪场猪呼吸道病严重应该考虑PR、PRRS、PMW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等疾病的感染。饲养管理的食物和环境的恶化也致使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6、某些细菌病和寄生虫病危害加重 随着集约化养猪场的增多和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污染变得更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小袋纤毛虫、疥螨感染等疾病。其中不少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猪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猪场常见病原并引发多种疾病。
7、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逐渐加大 免疫抑制性疫病除了直接危害畜体外,还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引起疫苗接种反应的副作用增大,并使免疫失败。当前常见的疫病有PRRS、PR、猪流行性感冒(SI)、PMWS等。
8、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饲料配合不当或储备存放过长,营养损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霉菌与霉菌毒素、农药中毒、添加过量痢菌净、硫酸新霉素等药物以及灭鼠药等引起的中毒,近年来在部分养猪场时有发生。
9、饲养方式及环境对某些疫病的影响 当前集约化养猪场均采用限位饲养,肢蹄病、生殖道病、皮肤病等日益严重。
猪的一些流行病愈来愈严重地阻碍着养猪业进一步反展,成为养猪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地绊脚石,随着科技工作者地努力,人们对目前一些主要流行病都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处在不断加深中。即便对一些新出现的猪病人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猪病的防治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些显然是新的猪病在近10 年来接二连三地发生并危害着世界各地的养猪业。每一种新的疾病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养猪者及其顾问人员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我们可以预料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猪的健康会在未来年间遭到更多的威胁。例如,欧洲的猪场不久就将因气候变暖而受到昆虫传播感染的全球性威胁。昆虫会大量增殖,一些具有危害性的种类将会传播到暖和起来的北方。气候变化还会引起诸如季节性不育以及在户外饲养猪群的中暑等问题,如果冬季变暖则即使为室内猪群提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猪舍也会发生问题。现已存在的巨大新问题事实上可能由一直与我们长期共存的微生物所引起。拿仔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 PMWS) 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继发性入侵者,它还包括了据说的主要病原因子Ⅱ型猪圆环病
毒( PCV2) ,而这一病毒至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就已存在。
我们还不能肯定PVC2 是否绝对就是PMWS的病原。同时感染细小病毒或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PRRS) 病毒可使病情恶化,但这后两种病毒都不是发生该病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没有一头患PMWS的猪体内不存在PVC2 。临床症状可反映免疫应答的一些改变,这可能是由于遗传结构的新变化所致。也许是蛋白质合成障碍导致了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失调。这是否与抗氧化剂、霉菌毒素或其它营养性因子有关呢?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存在一种还不为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原因。
然而,在我们看来,非常可能的是有若干种因子在共同起作用。随着我们对许多其它疾病的了解,复杂的多因子病症成为了我们注意的焦点。遗憾的是,多因子疾病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即使将其集中到一个因子上也不容易。多因子疾病可因宿主和可能的病原体( PMWS 和PRRS 看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之间平衡的变化而发生或者是猪流感病毒等病
毒快速变化所致结果的反映。拿猪流感来说,我们永远面临着新毒株。美国仅存在H1N1 的情况持续了50 多年以后最近出现了H3N2 毒株。在欧洲,长期存在的H1N1 禽流感毒株已经部分地被重组的H1N2 所取代,后者是人/禽流感病毒在猪体内发生重组而形成的。有些最新的禽流感毒株可能会在人引起疾病,就如荷兰最新的H7N7 所表现的那样。让我们大家希望它们不会真的定居于猪的体内而如欧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样产生真正的人畜共患病。但我们完全可以乐观的相信,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任何流行病都将不会再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障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