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5|回复: 1

饲粮中脂肪酸对其它营养成分的吸收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6: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吸收的影响,及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饲用脂肪除了供能以外,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特别是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生理上。脂肪酸如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一样,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必需营养素和限制性因素。随着脂肪营养研究的深人,脂肪酸的营养作用、要量、缺乏症以及脂肪酸和动物产品品质的关系日益受到营养学家的重视。
构成脂肪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不饱和脂肪酸指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通常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中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日粮供给或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之为EFA。
1、脂肪酸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影响
生物体中某一确定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一般都与所食用的脂肪有关,并且摄入的脂肪也影响到组织中其它营养成分的组成。脂肪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利用,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饲料可降低大鼠对葡萄糖的基础吸收速率,并会导致胰岛素的异常分泌,从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脂肪也影响到蛋白质及酶的吸收和功能,并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可强烈抑制脯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的吸收,而饱和脂肪酸却没有影响。与饲喂高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动物相比,从饲喂饱和脂肪酸的动物分离出的核中信使核糖核酸(RNA)减少34%。另外,PUFA(如鲱鱼油)可使大鼠的肝微粒体中乙酰基酰基转移酶的活性提高,饲喂红花油的动物其肠微粒中酰基辅酶A—胆甾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增加,但椰子油无此作用,不饱和脂肪酸也可抑制某些酶(如可溶性肠海藻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当双键为顺式构型时,抑制作用更强。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以及它们的前体的载体,摄入的能量中至少有10%是脂肪时才能使得由胡萝素等非脂肪来源的维生素A前体得以正常吸收。另外,脂肪的种类和水平也影响组织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水平,饲喂含葵花油或菜籽油(占30%能量)饲料的大鼠体中,肝内叶酸和烟酸的水平比饲喂含相应量的液体鱼油或混合油饲料都高。
矿物质的吸收和组织水平也与膳食脂肪有关,亚油酸含量由4%提高到16%时,平均需铁量由3.3mg/d降至2.3mg/d。有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油酸和亚油酸可刺激肌浆网巢释放钙,但在Ca2+富集前加进脂肪酸,则会抑制对钙的吸收,脂肪消化不良或脂肪摄人量过多时,特别是其中饱和脂肪过多时,钙可与多余的FA形成难以吸收的钙皂从粪便中排出,使结合的钙丢失。
2、日粮PUFA对动物产品中脂肪酸的影响
2.1、对蛋中的脂肪酸的影响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产蛋鸡采食含w—3 PUFA水平高的日粮会生产高w—3PUFA鸡蛋。1988年以来,Sim博士采用加拿大广泛生长的亚麻籽为原料生产富含w—3脂肪酸的鸡蛋,称之为“设计蛋”(Designer egg) 一枚设计蛋可提供300mg w—3脂肪酸(相当于100g鱼所能提供的w—3脂肪酸量),而蛋的营养特性和味道并不受影响。。Hayasawa等(1994)发现日粮中添加亚麻籽,蛋黄中可有效地结合a—亚麻酸,同时蛋黄中DHA含量明显增加。李素芬等(1998)报道,日粮中添加1%和3%亚麻油,对蛋黄中脂肪酸分析发现,蛋黄中的脂肪酸组成与日粮中脂肪酸组成高度相关,添加3%亚麻油组蛋黄中w—3PU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日粮中虽然不含EPA和DHA,但对照组和3%亚麻油组蛋黄中都可检测出EPA和DHA,说明家禽具有转化a—亚麻酸为EPA和DHA的能力,并能够转移至蛋黄中,且日粮中a—亚麻酸含量增加时,转移至蛋黄中的量也增加。
2.2、对肉脂肪酸的影响
猪鸡等单胃动物采食日粮脂肪后,不经氢化即直接转化为体脂肪,因而饲喂过多的EFA可使猪、鸡体脂变软。反刍动物瘤胃对脂肪氢化能力强,EFA对体脂影响不大。但如果用蛋白质(酪蛋白)薄膜将高EFA脂肪小滴包被,再用甲醛处理,喂给反刍动物,高EFA脂肪小滴就可在瘤胃中pH5~ 7的条件下不被水解,免遭瘤胃的氢化,当达到真胃的酸性条件(pH2~3)下,蛋白质甲醛间的化学键断裂,蛋白质被消化,同时释放出脂类,使脂类如单胃动物那样被反刍动物利用;Marchello(1973)、Dinius(1974)等已利用这种方法生产出富含亚油酸的“高EFA牛”。肉鸡体组织的脂肪酸也容易通过调整日粮而改变,Chanmugan等(1992)也生产出富含w-3EFA的鸡肉。
  
北京中大兆华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马金芝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3 1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老的资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3 09: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