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y Condition Scoring
奶牛体膘膘度评分是指奶牛皮下脂肪的相对沉积。为了测定这部分的皮下脂肪,已开发了5分制评定系统。奶牛体膘膘度评分是提高产奶量和繁殖效率,并同时降低代谢疾病和其它产前产后疾病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体膘膘度过低(小于3.0)的奶牛很可能缺乏持续力,并导致产奶量低下。偏瘦的奶牛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用于有效的繁殖。
产犊时过于肥胖(大于4.0)经常导致采食量下降,并易在产犊时出现代谢疾病(如酮病、真胃移位、难产、胞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
为了跟踪奶牛体膘膘度变化,应对奶牛体膘膘度每月评定一次。理想的话,产后30天内,80%的奶牛的体膘膘度评分的下降幅度不应超过0.5-1.0分.如果在泌乳早期奶牛体膘膘度下降过大(如大于1.0),则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并导致繁殖效率低下及泌乳高峰产奶量不高。
当成母牛不再处在能量负平衡(产后50—60天)时,它将每周增重2—2.5公斤,因而要使奶牛体膘完全恢复,大约需6个月时间,头胎奶牛,由于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因而需额外增重14—18公斤。
理想的体膘评分使得奶牛在泌乳早期即使处在能量负平衡状态,仍能达到较高的高峰产量。体膘良好的奶牛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因而减少了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为了确保奶牛在产犊时处在良好的健康状况,我们管理的目标为:奶牛在干奶时就达到理想的膘度评分—3.5,这样的话,干奶期就主要应关注体膘恒定、乳腺系统的收缩、复原及胎儿的良好生长。
泌乳阶段
| | | 干奶期
| | | 产犊
| | | 泌乳早期
| | | 泌乳中期
| | | 泌乳晚期
| | | 生长发育的青年牛
| | | 青年牛产犊时
| | |
在一个管理良好的奶牛场,少于10%的奶牛的体膘在上述范围之外。
记住,如果我们无法测定,我们就无法监督,如果我们无法监督,我们就无法加以管理和改进。密切关注奶牛体膘膘度评分应成为牧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