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德国北部柏林附近的研究所在Eros中心对母猪从断奶到人工授精期间进行不同光强度对比试验。对母猪进行的监测表明,配种舍不同光强度将影响母猪窝产仔数。由表1可知;产活仔数强光照组与适宜光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30.05),弱光照组与上两组相比分别少1.16、1.22头,且差异显著(P<O.05)。由于光强度取决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并随着舍内设备反射光的多少而改变,所以此试验各组光强度是在6个位点(上、下、左、右、前、后)测定的。普遍认为,应将灯置于母猪头顶,以避免饲养员的影子对母猪的影响。
1979、1981年德国Hoy教授2次研究人工光照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屠宰时检测母猪卵巢和子宫的发育时发现,每日80lux光照8h或14h的青年母猪与每日50lux光照14h相比,有利于性成熟。然而这样的光强度仍不能满足母猪的生产需要,将影响其生产力。因此,母猪配种舍提供一定水平的人工光照是必要的,Hoy教授建议每日供给母猪 150-300lux的光强度14h可以提高受精率和增加窝产仔数,具体可在配种舍每2-3头母猪头上方 1.5m高处设置58W的冷白荧光灯。
有些专家也建议使用荧光灯而非白炽灯提供人工光照,主要是运行成本便宜。灯距离地面高度相同时,1个58W的荧光灯与4个100W的白炽灯供给的光强度相同;如供给300lux的光强度每间隔1.5m需要1个150W的白炽灯,然而,每4m设置1个相同功率的荧光灯可以提供同样的光强度。许多专家强调要保持灯的清洁,因随着苍蝇粪便及灯表面灰尘的聚集;光强度逐渐减弱。测量结果表明,脏灯管可减少25%的光强度,甚至更多。各地还强调要选择能冲洗、抗腐蚀的照明设备;猪舍内壁涂上白色或其他浅颜色,增加反射光来增加光强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