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2]高全利[/size][size=2]2006-2007年是饲料行业发生剧烈变化的两年,也是养殖行业巨变的两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前有禽流感、蓝耳病的流行肆虐,使养殖风险加大导致的存栏量锐减,后有农民工收入增长、兑现及时,造成的劳动力转移所带来补栏积极性下降,使养殖规模化程度迅速提高产生的影响,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应对。主要有:[/size]
[size=2](1)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由多元竞争转变为主流厂家间的对抗。[/size]
[size=2](2)企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两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多数企业在“红海”里苦苦挣扎,少数企业在自己的“蓝海”里乘风破浪。[/size]
[size=2](3)客户的需求正在分化:需求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使企业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不断细分。[/size]
[size=2](4)经销商同企业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由“情人”变成“夫妻”,由利益共同体逐渐变成命运共同体。[/size]
[size=2](5)客户对产品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由“追求稳定”转变为“喜新厌旧”。[/size]
[size=2](6)业务员的职责正在发生改变:由“客户开发型”转变为“兼用型”。(不但能够开发客户,更能够服务好客户)[/size]
[size=2](7)散养户关注的焦点正在发生改变:由产品价格转变为市场风险。[/size]
[size=2](8)养殖户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由分散养殖为主,转变为规模化养殖为主。[/size]
[size=2](9)规模养殖户(场)的选择标准正在发生改变:由只注重产品的性价比,转变为更关注技术服务带来的系统增值。[/size]
[size=2](10)饲料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由“规模决定利润”转变为“能力决定利润”。[/size]
[size=2]
另外,还有许多情况正在加剧:[/size]
[size=2](1)绝大多数企业处于销量与利润的双低点,经营压力是有史以来最大的。[/size]
[size=2](2)许多企业为了缓解销量下降而造成的成本上升,拼命地开发新的区域和产品线,结果使几乎每个畜禽及水产饲料的利润都持续下降,出现了尽管畜禽产品的价格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高点,饲料企业的利润却是十年以来的最低点的情况。[/size]
[size=2](3)残酷的竞争使产品线的质量变化出现了更加明显的两极分化,必将导致新格局的产生。[/size]
[size=2](4)原料价格“牛市”造成的饲料成本的上升和企业利润的下滑,使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资金出现困难,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利润的进一步流失和竞争能力的下降。[/size]
[size=2](5)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畜禽养殖量恢复的缓慢,使许多企业的信心严重受挫,为新一轮的合作与并购奠定了基础。[/size]
[size=2](6)绝大多数新建企业正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已经是欲哭无泪了。[/size]
[size=2](7)本轮洗牌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洗掉了绝大多数弱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洗掉了绝大多数大企业的盈利能力。[/size]
[size=2]饲料行业正在由“规模经济时代”步入“能力经济时代”,市场的萎缩和高度同质化的过度竞争,拼掉了小企业销量的同时也拼掉了大企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普通的经营运作模式,只能在痛苦中先失去利润,然后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和销量。[/size]
[size=2]因此,企业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大趋势,理解新规则,创造新能力,先追求生存,再图谋发展。既不要惊慌失措、急于求成,也不能无动于衷、墨守成规。变化既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也不会一朝一夕就改变,只有未雨绸缪,水到渠成,才能有好结果,即便是亡羊补牢,也需要措施得当才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size]
[size=2]还是彼得·德鲁克大师说得好:“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觉察外部世界,则组织内部的事物必将蒙蔽他们,使他们看不见真正的现实。”[/size]
[size=2]“对于外部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才是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size]
[size=2]愿我们的行业和优秀的企业在新环境下健康发展![/size]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