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在线讯 似雁不是雁,是鹅不像鹅,每到秋季就被牧民放飞的珍稀禽类,目前正在被塔城飞鹅保种站集中收购管理,塔城飞鹅已由过去的濒危少见发展到了目前年养殖十几万只的区域化养殖规模。
昨日(6月26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了解到,塔城飞鹅主要饲养于塔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经常飞出去觅食,有时飞越国界,所以当地人戏称它“日食哈萨克斯坦、夜宿塔城”。塔城飞鹅体形类似灰雁,颈较短,胸宽阔而突出,腿粗短,但头部无肉瘤,成年公鹅体重能长到4公斤至5公斤。它们每天不需要喂养,独自到野外吃饱后飞回牧民家里,冬季转场的时候,会像忠实的牧羊犬一样,随着主人另外选择栖息地。
过去,塔城飞鹅多散养在农户家中,大约有2万余只,但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了飞鹅种群退化的现象,塔城飞鹅数量骤减。为此,自治区畜牧厅已投资30万元对塔城飞鹅进行保护,并报国家农业部申请立项,并在两年前建立了塔城飞鹅保种站,规模化养殖渐成气候。
据了解,塔城盆地适宜飞鹅养殖的漫滩、湿地、天然水面等达300多万亩,飞鹅喜食的牧草占60%以上,可满足3000万只飞鹅放牧食草。塔城飞鹅的驯养已有214年的历史,农户有饲养塔城飞鹅的经验,因此,塔城具有大规模饲养飞鹅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