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20|回复: 18

肉鸡饲料配方设计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14: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鸡日粮配制的基本原理   (1)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   肉鸡进行生命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基本能量。能量以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为来源。但是,蛋白质不仅是构成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而且是构成各种功能酶和激素的原料。所以,仅把蛋白质作为能源使用,是极大的浪费。   肉鸡摄取饲料主要是为了满足必要的能量。当能量得到满足时采食即停止。如果日粮中能量不足,则要分解蛋白质来满足对能量的需要,而造成蛋白质的浪费。但能量过高时,鸡采食量减少,又会造成蛋白质不足,影响生长。因此,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物质的含量,应与饲料中能量的比例适当,才能达到耗料少、增重快、产蛋多的目的。   鸡的采食量除与饲料中代谢能有关外,舍内温度对能量需要的影响很大。在适温下变动最小,但在低温下能量需要明显增加,必须引起注意。   (2)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平衡   动物体细胞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鸡体蛋白是由饲料蛋白转化而来的。所以,能否经济而有效地利用饲料蛋白质是养鸡成本高低的关键。   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经水解形成多种氨基酸。因此,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谓饲料蛋白质的品质好,是指日粮中蛋白质含有鸡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而且比例适当;品质差,则表明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不全面或比例不当。因此,蛋白质的生物价并不决定于蛋白质的含量多少,而决定于它的利用率高低。只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氨基酸种类很多,但构成蛋白质的约20多种,其中有半数鸡体内无法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这样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如果必需氨基酸摄取量不足,就难以发挥鸡的生产能力。   据试验,在含15%粗蛋白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添加赖氨酸对鸡虽有促进生长作用,但不显著(P>0.05)。很多试验表明,通常饲料配合中,蛋氨酸或蛋氨酸加胱氨酸(在体内有协同作用)为第一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其次为赖氨酸与色氨酸。所以,在配制日粮时应尽量满足上述3-4种氨基酸。   两种以上蛋白质混合使用,比各自单独饲喂的营养效果要好。这是由于天然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几种饲料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平衡,提高利用率。   (3)钙磷需要量及比例   钙与磷都是骨的主要成分,鸡体内矿物质总量的65%-70%是钙和磷的化合物。骨骼中的钙占全身总量的99%,其余1%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及其他组织中。钙对蛋壳的形成、血液的凝固以及与钠、钾一起保持心脏、肌肉、神经的正常机能与体内酸碱平衡等都起很重要的作用。骨中磷占全身磷的80%,在鸡体无脂物中占0.8%,大部分呈有机状态,与各种代谢有关。它是核酸、高能磷酸、磷蛋白、磷脂、磷酸肌酐、磷酸己糖的成分。血液中也含部分磷。   配制日粮时,除应注意满足钙、磷的需要外,还要按饲养标准注意钙磷的适当比例。因为磷的吸收与钙在饲料中的存在量关系很大,如果日粮中钙磷比例不适当,或者呈结合状态,不易溶解,就会使吸收量降低而发生缺乏症。钙含量过多,既对雏鸡生长有害,也影响磷、镁、锰、锌等元素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钙磷比例,肉鸡以1.1-1.5:1为宜,产蛋鸡以5-6:1为好。   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较低,雏鸡约30%,产肉鸡约50%;而无机磷可100%利用。因此,日粮中必须补充一部分无机磷,在日粮中缺少鱼粉时尤应特别注意。   (4)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大部分微量元素是激素和酶的成分,与维生素同样是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对调节体内物理化学反应和渗透压,保持体液酸碱平衡及机体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鸡与家畜相比,消化道内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体内不能合成;有的虽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标准中所列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数字是需要量,在应用时应根据鸡群生态、环境、饲养条件以及疾病等情况酌情增加安全裕量。可把标准中所列维生素数值作为添加量,把饲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对于微量元素,应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饲料来源酌定,但微量元素添加量不能超过标准,否则会引起中毒。   (5)粗纤维含量限度   鸡体温高、生长快、物质代谢旺盛,因此,比其他动物需要更高的营养水平。还由于鸡没有牙齿,完全靠肌胃中的砂石来磨碎食物,又由于肠道短(食物通过的时间亦短),而且盲肠对饲料的消化作用不大,所以鸡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低。若纤维过多,营养水平与鸡的生理特点便不相适应,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造成饲料浪费。但纤维过少时肠蠕动不充分,鸡没有饱食感,易发生恶食癖等。鸡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在2.5%-5%为宜。   (6)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的平衡   配制家禽日粮时,要注意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的搭配,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常用的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虾糠、血粉、蚕蛹等,也可用鲜鱼、虾、蚌肉、蚯蚓等代替。动物性饲料的作用主要是平衡必需氨基酸,改变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影响饲料代谢能值和维生素的平衡以及对肠道内细菌群繁殖发生影响,而且含有所谓未知生长因子。配制日粮时,鱼粉含2%-5%即可,最多不超过7%,其他动物性饲料也以不超过10%为宜。   (7)日粮中的其他营养物质   水占鸡体的60%-70%,对消化、吸收、代谢、调节体温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供给清洁适量的饮水。鸡的饮水量受气温、湿度、体重、产蛋率、饲料成分及限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食盐能提供鸡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配制日粮时,应把鱼粉含盐量考虑进去,以防食盐过量,造成中毒。 来源:中国家禽供应商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16 14: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本身自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向楼主也表示感谢。但有几点需注意:一、传统的配方观点是要考虑能蛋比,而随着配方技术的发展,所要考虑的应是赖氨酸能量比,并用理想蛋白质的比例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量;二、在现在的肉鸡配方中所用的原料中,动物性饲料原料已基本不再使用了,也谈不上什么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的平衡问题;三、钙磷的比例问题,现在配方制作,考虑到成本,所用的磷要用非植酸磷,故这个比例还是需要调整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4: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物业 老杨 的帖子

分析的很详细!愿彼此日后有更多合作机会!!!
发表于 2008-6-17 14: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标准毕竟是标准,不是实际,可以参考,谢谢!
发表于 2008-6-24 1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杨 于 2008-6-16 14:15 发表 文章本身自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向楼主也表示感谢。但有几点需注意:一、传统的配方观点是要考虑能蛋比,而随着配方技术的发展,所要考虑的应是赖氨酸能量比,并用理想蛋白质的比例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量;二、在 ...
如果是考虑赖氨酸和能量比,不知道对于肉鸡的三个阶段,这个比例在多少合适?是根据国标计算出的那个值吗?即3.83,3.23,2.81有没有个范围?有没有相关的文献可供参考?
发表于 2008-6-27 15: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是可以参考的,但也要看实际情况
发表于 2008-6-28 14: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平衡,也是最难保握的
发表于 2008-6-30 0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balone 于 2008-6-24 13:35 发表 如果是考虑赖氨酸和能量比,不知道对于肉鸡的三个阶段,这个比例在多少合适?是根据国标计算出的那个值吗?即3.83,3.23,2.81有没有个范围?有没有相关的文献可供参考?
呵呵,一切来自自己的实践结果,如果说有文献的话,倒是参考猪的可消化氨基酸的相关文章,内容大致是,“提高氨基酸水平,降低粗蛋白质的水平2-3个点,猪只的生长性能没有受到影响。”(本网站中有相关的文章)于是我就将肉鸡中的粗蛋白质分别下降,而提高赖氨酸的水平,并按理想氨基酸比例计算出其它氨基酸水平(按可消化的),同时调整了能量的水平,多次的饲喂结果很成功,于是就成了我现在用的配方模式,并一直沿用!而成本倒是降下来不少了。 至于国标的那个数值只是参考用的!有些东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己摸索。(几句题外话:畜牧行业实用性太强了,“本本主义”要不得,“唯学历思想”更行不通!所以对个人或企业来讲,动辄以研究生自居的思想的确要重新调整一下心态了,当然我没有指责的意思,毕竟本人现也正在读研这个方面奋斗着呢,呵呵) 霍启光老师也说过:"看来,肉鸡的理想蛋白质模型尚未成熟,其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亦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如果让我说出这个比例在多少合适,本着科学求是的角度,我还真不敢乱说的,本人能力还有限的,所以需要大家齐努力奋斗!
发表于 2008-7-8 1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08-7-8 2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不可用,但是原理可以借鉴,合理使用标准才是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3 08: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