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7|回复: 4

猪的免疫应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1 2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匡宝晓 当某种病毒、细菌或寄生虫进入猪体内并产生增殖时就发生了感染。如果是一种潜在的病原体,可能改变猪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并表现某些临床上的变化,就成为发病。造成这些变化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而研究这些变化的科学称为病理学。图1描述了病原体感染猪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 由图1看也看出,感染不一定发病。感染产生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为不发病,机体的免疫机制对感染产生了应答,或者传染性因子被清除,或者保持带菌状态。带毒/菌猪可排毒(菌)也可不排毒(菌),或者间断性排放。第二种情形为感染后发病并产生免疫应答,或者清除病原体并完全康复,或者康复但成为带菌/毒猪,或者死亡。 病原体感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的毒力(也称为致病力)、感染的病原体数量、混合感染的情况、动物体自身的保护机制以及能降低猪免疫力的环境或其它因素。例如,某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是低致病力菌株,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与PRRS病毒混合感染,二者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没有怀孕的后备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只能产生免疫应答,而不会产生疾病的症状,因为病毒只影响发育的胚胎,但实验室检测可发现后备母猪为血清阳性。 一个管理正常的健康猪场表现为猪群与环境甚至与体内的病原体处于平衡或者和谐状态,这种平衡对猪场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并最终影响到猪场的生产和利润。 如果环境中病原体的数量能始终保持最低的水平,那么就永远不可能达到致病的程度,即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很强。如果保育舍能够做到全进全出或者采用漏缝地板,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生长速度,因为此时 编织或铸铁漏缝地板可以将粪尿和可能的肠道病原体与猪分离。同样,在呼吸道疾病中,在同一空气环境中猪的数量越多,每头猪占用的新鲜空气的量就越小,空气中病原体的密度越高,呼吸道疾病会越严重。 要成为成功的养殖者,应该具备猪是怎样抵抗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基础知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虽然试图将其简化,仍然嫌其有些繁琐。 免疫学(研究免疫的科学)术语听起来有点像外语,但最好能够理解。 【术语佐剂 – 一种加入到灭活苗中的物质,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抗体 – 由特殊分化的细胞针对入侵抗原产生的大分子蛋白质复合物(又称为r球蛋白),并能与这些抗原特异性结合,灭活抗原或激发破坏性反应。 抗原 – 入侵的外来物质(正常情况下不是猪机体的一种成分),通常为蛋白质,或者部分为蛋白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存在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表面。 请记住:  Ø 将猪置于病原体密度过高的环境中,猪可能会发病,生产性能会降低。  Ø 降低环境中病原体的密度,你会有更多健康的猪,生产性能会提高。 抗血清 – 是含有针对特异性感染的抗体的血清。通常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性接种病原体或者抗原生产的。 共生细菌 – 长期寄生于猪体内或体表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在任何猪体内都存在大量的共生细菌,如体表、消化道、上呼吸道、生殖道等部位,都有细菌存在。但一旦猪抵抗力降低,原来的共生细菌有可能离开原来的位置,进入血液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疾病。如严重霉菌毒素中毒、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感染后,巴氏杆菌、链球菌、放线杆菌等就会乘虚而入,引起疾病。因此,共生细菌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病原菌。 致病性感染 – 有潜在致病性的传染性病原体。这与大部分正常寄生于体内或体表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不同,后者称为共生。 致病力 – 也称为毒力,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致病能力强的病原体被称为高致病力毒/菌株。 【猪的抗病力】 构成猪体抵御感染的因素也很复杂,图2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猪抵抗力的产生。 抵抗力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的,先天性的包括物理性屏障(如完整的皮肤、粘膜等,这是机体抗病的第一道屏障)、化学性屏障(如粘膜分泌的粘液、抗菌酶类等)、补体系统(血液中有特定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益菌群(如胃肠道中的芽胞杆菌、乳酸杆菌等)、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白细胞等的吞噬),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的。 正常猪口腔中有很多细菌,一般不会感染猪,但一旦有伤口(如剪牙),这些共生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血液。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同样,免疫接种、抗生素、铁剂注射等都会通过针头破坏皮肤的屏障,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获得性抵抗力包括被动和主动免疫。主动免疫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免疫持续时间长;而被动免疫包括高免血清、母源抗体等,可以转移,但维持时间短。获得性免疫都是特异性的。 猪场的环境中不可能没有病原体,因而允许感染,最好不允许发病。健康的养猪生产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方面将病原体的感染压力降到最低,措施包括生物安全、清洁/消毒、隔离等。另一方面要提高猪的抵抗力,措施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平衡的营养和合理的免疫等。 不一定理解所有的问题,但要记住下面的:  Ø 抗体是什么,什么能刺激抗体产生  Ø 初乳和乳汁在免疫中的重要性  Ø 为什么要进行血清学检验,怎样解释结果  Ø 疫苗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 Ø 免疫不仅依靠体液免疫,而且依靠细胞免疫 【环境对猪抵抗力的影响】 环境是指猪场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猪舍内的环境。其中温度、湿度、噪音、有害气体、排泄物、污水等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其实密度对猪的影响也很大。 有害的环境可以显著降低猪的抵抗力,如空气中的尘埃、氨气等都可显著降低猪的呼吸道抵抗力,引起咳嗽、喷嚏,并能加重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低温和高温都能严重影响猪的抵抗力,引起腹泻、呼吸道疾病甚至全身感染。 清洁和消毒是改善环境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减轻环境的污染,更能明显降低空气、猪舍、猪栏内的各种病原体的密度,减轻感染的压力。当然,消毒是在清洁的基础上进行的,清洁不彻底,消毒效果也大打折扣。永远不要幻想消毒能够100%杀灭病原体,它受很多因素如消毒药本身的特性、浓度、消毒频率、消毒过程的操作、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天气状况等的影响。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 【营养与抵抗力】 营养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而且可以影响抵抗力。因为营养可以影响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特别是幼小的仔猪。 能够影响免疫力的营养物质很多,可以说所有营养成分都可影响猪的免疫力,如蛋白、脂肪等可以影响全身包括淋巴器官的发育,营养不良的猪往往容易发病。对免疫功能有直接影响的包括维生素如维生素A、E等;微量元素如硒、铁、锌等;脂肪酸、氨基酸等。这些物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保证平衡。但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最佳生长速度和/或繁殖性能的营养不一定能够保证免疫器官的发育,换句话说,免疫器官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高于生长和/繁殖的需求。在免疫、断奶、转群、极端温度条件下,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提高,原来平衡和足够的营养就显得欠缺了。 【霉菌毒素】 虽然霉菌毒素的作用已引起人们日益重视,但还是经常会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的问题,造成免疫系统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损伤。因为饲料的原料不同,霉菌毒素的种类也不一样,添加吸附剂或防霉剂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料槽中残留的陈旧饲料,更容易污染霉菌毒素,所以最好能够隔一定的时间,让猪吃干净再加新鲜饲料。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提高猪群整体抵抗力的重要手段,是主动免疫。很多病毒性疾病除了严格的生物安全外,需要依靠免疫接种来预防。免疫的机理是通过接种活苗或灭活苗,使猪群产生比较均一的抗体水平,或刺激坚强的细胞免疫。而自然感染的猪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差异很大。一般在生产条件下,只能检测抗体水平的整齐度或高低,很难评价细胞免疫的强度。抗体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太高的抗体水平需要动用大量的营养物质转化,将影响生长和繁殖性能。 请注意,不同方法检测结果往往差异很大,不能在一起解释。不同实验室、甚至同一实验室不同操作人员的结果差别很大。另外,在免疫接种后多长时间采血检验,也会影响结果。抗体水平的高低不代表保护率的高低,也不表示一定有感染的问题,关键要看整齐度,因为还要考虑细胞免疫。 免疫成功不仅取决于疫苗的质量、免疫程序,还取决于疫苗接种的操作。当然,猪群的健康状况对免疫的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猪群越健康,对疫苗的应答越好,抗体水平越整齐。 疫苗不是接种的越多越好,免疫密度太高,可能会出现疫苗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如蓝耳病免疫后在5~7天内接种猪瘟或伪狂犬病疫苗,可能会造成后者的抗体应答降低。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或者社会上病情的发展,需要调整免疫程序。 永远不要期望免疫可以达到100%的保护,免疫不是针对单一的个体,而是针对一个群体,因此,一头猪免疫好没用,重要的是提高群体的抗病能力。 【饲养管理与免疫力】 饲养管理不善可以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越重,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越大,从而影响免疫效果。猪场存在很多应激反应,分娩、断奶、换料、转群、高密度、极端温度、恶劣的空气质量、饥渴、捕捉等都是应激反应,在管理上虽然不可完全避免这些应激反应,但应该尽量降低其危害。有效保温、合理通风、换料时充分过渡、转群过程轻柔对待、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减少疫苗接种的次数等措施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 【初乳的重要性】 初乳是产后16~36小时母猪的乳汁,特别是6小时内的乳汁,内含丰富的、容易消化的营养物质,但更重要的是含有足够的母源抗体,为仔猪提供完善的被动保护,哺乳仔猪的抗病力就来自母源抗体,因而初乳是非常重要的。初乳中的抗体种类繁多,只要进行过免疫接种,只要之前自然感染过病原体,就会产生抗体。 当然抗体水平的高低与免疫接种的水平和/自然感染的强度以及感染后经过的时间有关,因为抗体有半衰期。母源抗体的保护期主要与疾病的性质有关,还与抗体水平的高低有关。一般疾病的母源抗体保护期在30~60天,而大肠杆菌病的母源抗体保护时间短,只有不到20天;然而细小病毒的母源抗体可以维持180天左右。 在管理上,应该确保仔猪采食足够的初乳,特别要关注弱仔。有寄养习惯的猪场需要在采食初乳后完成寄养。 常规母乳也含有抗体,但随着仔猪的消化道发育完善,不能完整吸收,这些抗体或者在胃肠道被分解后吸收,或者在胃肠道发挥作用,因而主要用于肠道疾病。 【过敏反应】 所谓过敏是指过于强烈的反应,在接种疫苗是可能个别猪会产生这种反应,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发热、颤抖、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大多会自己恢复,但严重过敏可能引起死亡,需要肾上腺素处理。 总之,猪场的平稳生产需要依靠综合性措施,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环境中病原体的密度,从而降低感染压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24 00: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标准的高手帖,专家帖,敬佩
发表于 2009-3-22 15: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很实用的文章,学习拉,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9-3-22 2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的资料,那我也来插一脚了。:hehes:
发表于 2009-3-22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
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财产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顺便帮LZ把贴子顶上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06: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