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71|回复: 13

请问一个猪赖氨酸需要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5 2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营养标准,生长猪的赖氨酸需要就在0.78%左右,但是我们这里好多猪场却通过自己另外添加赖氨酸的方法把全价料中的赖氨酸含量调整到0.95%-1.05%,而且现在一些厂家的强化料按照参考配方算下来赖氨酸也超过营养标准很多,据猪场老板说,的确超量添加赖氨酸猪还要肯长些,请问这是真的肯长些还是浪费呢?还有超量添加赖氨酸是不是猪架子差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5 2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样很纳闷!!
发表于 2008-6-6 0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还有望专家解答
发表于 2008-6-6 07: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氨酸的需求量有很多的指标,比如最大日增重、最佳饲料转化率,要求不同其需求量也不同。

大豆协会有一片关于赖氨酸的文章,可以找一下。
发表于 2008-6-6 0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还是氨基酸平衡的好,赖氨酸是猪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势必要提高其他诸如苏氨酸等的指标。不过赖氨酸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猪的体型的作用。可以在论坛内搜索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1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08-6-6 07:34 发表
赖氨酸的需求量有很多的指标,比如最大日增重、最佳饲料转化率,要求不同其需求量也不同。

大豆协会有一片关于赖氨酸的文章,可以找一下。

版主把那篇文章找出来看看,自己找不到,不过我查了些资料,发现这个0.78%是适宜条件下的最低需要量,如果这个"适宜"的条件不容易达到,那提高赖氨酸的给予量也就是供给量是绝对有好处的
发表于 2008-6-6 1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氨基酸的量,并能够平衡好,对提高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好处,但改善不大,同时对提高胴体的瘦肉率,有一定的好处,2000年的时候我做过这方面的试验。
发表于 2008-6-6 20: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标准是一个保证值,要是猪能吸收到那个量,适当提高饲料中的含量是应该的。同时还应注意氨基酸的平衡,如果各种氨基酸之间不能较好的平衡,那么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发表于 2008-6-7 0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赖氨酸的需求量的确定,肯定要有前提的,饲料的能量指标、采食量预计多少,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猪的体重、环境温度,肯定要考虑的,能考虑多少,就考虑多少。

这也决定了技术的起点水平所在,在产品上体现技术能力。
发表于 2008-6-7 0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氨基酸是蛋白质/肌肉的建筑材料,是猪的必需养分,并且还是我们添加于猪日粮中的最昂贵的成分。对于营养师和养猪者来说,难题在于要添加刚刚足够的氨基酸就取得最佳的猪性能而不添加过量;因为,添加过量的氨基酸,无论从商业上来看还是从环境保护上来,都将付出高昂的代价。遗憾的是,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猪场的完美的氨基酸水平,因为每个猪场都是各不相同的,而这些差别都会显著影响每个猪场的适用氨基酸水平。本文的目的并非要提出一个完美的氨基酸需要量水平,而是要讨论影响氨基酸需要的各个因素,以便使每个猪场都能确定适用于自己猪场的最佳水平。
现有各种出版物提出的氨基酸推荐需要量相互间有很大差别,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你可从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获取推荐量数据,也可从各个大学、饲料公司、种猪供应商、兽医以及国外获取有关数据,但这些数据相互间都有些差别。为什么呢?首先,这取决于出版物的读者面。NRC数据是针对学者的,其提出的是能导致最佳生产性能的最低氨基酸水平。这些数据没有为饲料混合、原料的质量、养猪者和饲料厂的素质、猪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差别留下余地。因此,需要就其他方面可能发生的失误而增加一些“保险系数”,因而要稍稍提高一下养分水平以便即使在猪场中发生了一些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猪能够表现相当满意的性能水平。有些种猪公司和饲料公司会提高他们的养分需要量推荐水平以便使养猪者相信他们的产品比他们竞争对手的产品都好,因为他们产品的养分水平最高。然而,如果猪没有相应的遗传潜力来利用这些额外的养分,那么这纯粹是浪费。通常,养猪业中的实用养分水平会稍高于大学的推荐水平。大学的数据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而这些实验是在严格受控的条件下进行的。遗传素质差的猪不会被用于实验,并且圈舍大小、饲槽和饮水器的多少、环境质量,等等,都是最佳的,以便使实验不会出现人为误差。然而,大多数养猪者不会拥有理想的猪场,并且他们既要养表现差的猪,也要养表现好的猪。所以他们会将大学的推荐值提高一些以符合自己猪场中所有猪的需要。
造成养分推荐量差别的另一个因素是究竟从哪一方面来确定需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因素有着高低不同的重要性,而通常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需要量。上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日增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就很低。在八十年代早期,饲料成本上升了,所以饲料利用率成了更为重要的因素(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增加了)。但是,到八十年代末,背膘厚成为极为重要的因素,而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又进一步增加。瘦肉率(综合了脂肪量和肌肉量)是九十年代早期的标准,但以后又演变成了蛋白质增长效率(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2003年,营养师开始采用扣除饲料成本后的赢利为标准,但由于水质成为了比较重要的问题,日粮配合就开以力求减少猪的氮、磷排泄量为依据。遗憾的是,每个参数要求的正确养分水平都是互不相同的,各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性随着饲料原料和猪价的变化而同样迅速地变化。因此,营养师正在力求弄清不断变化的目标,并且必须每天都重新评价自己的营养方案。
我们表示动物养分需要量的方式,也会影响我们所用的养分水平。因为饲料厂是按百分比向搅拌机添加各种饲料原料的,所以养分需要量也就表示为全价日粮百分含量。然而,猪并不需要养分的百分比,它们每天吃下的是绝对量的氨基酸、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等。百分含量是建立在所希望的采食量基础上的,但如果采食量变了,那么动物每天吃下的养分量就不再是动物的需要量了。例如,如果日粮含1.00%赖氨酸,而动物的采食量是每天2千克,那么猪就能满足其赖氨酸需要量(2000克×0.01=20克赖氨酸)。然而,如果采食量降到了每天1.8千克,那么猪每天就只吃到18克赖氨酸(1800克×0.01),这就比需要量低了10%。为了在每天采食1.8千克饲料的情况下满足其每天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克数,日粮就必须含1.11%赖氨酸[(20克 / 1800克)×100 = 1.11%]。因此,日粮配合就必须针对每个猪场的具体情况,要考虑采食量及其在一年间的变化。同一个猪场常常在夏天具有较高的氨基酸需要量而冬天的氨基酸需要量就比较低,因为夏天时猪的采食量降低了。然而,如果以每天多少克来计算,猪在全年还是每天都吃下了同样水平的赖氨酸。
赖氨酸对能量的比率
如前所述,采食量会直接影响猪对赖氨酸-氨基酸的百分需要量。为了使这一过程标准化,学者门设计出了“赖氨酸∶能量比”系统。基本上,假设每一定体重的猪都需要准确的一定量的氨基酸和能量来建造自身的各种组织,那么就将这些量表示为赖氨酸对能量的比率。由于猪在其一生中不同时间会生长不同量的瘦肉、激素、骨骼,等等组织,并且不同时期的维持需要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其一生中不同时期对于赖氨酸∶能量比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关于赖氨酸∶能量比,也有着许多不同的估值,以下是PIC公司的估值:
体重(千克) 克赖氨酸∶兆卡代谢能
22~41 3.18
42~68 2.79
69~95 2.55
96~118 2.18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猪营养指南》中列出了其它一些估值,可以上网查询,网址如下:
http://www.oznet.ksu.edu/dp_ansi/swine/swine.htm;此外,还可查询NRC(1988)的《猪的营养需要》。然而,原则是,你一旦了解了适当的赖氨酸∶能量比,那么你只要利用日粮的能量含量就能算出一定时期内猪对赖氨酸的百分需要量。
采用不同的饲料会改变赖氨酸∶能量比。添加小麦麸等高纤维原料,会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也会不利于赖氨酸∶能量比。小麦麸不但不利于赖氨酸∶能量比,还会降低干物质、氮、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率。研究表明,日粮中每添加1%的纤维,上述养分的消化率就至少会降低1%。因此,饲喂低成本小麦麸开始时在经济上的节约抵不过因赖氨酸∶能量比不当以及养分消化率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氨基酸需要量
尽管所有的养分需要量都会变化,但本文仅仅集中对氨基酸进行讨论。由于猪在不断生长,并产生着不同比例的各种类型的组织,所以其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年龄、体重、性别、基因型、环境(气候,群体,微生物,等等)以及日粮因子,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然而,需要加以关注的最关键时期是体重50~90千克的时期,因为这是蛋白质增长量最大的时期。尽管我们通常仅仅讨论赖氨酸,但猪另外还有9种必需氨基酸。这只是因为,在大多数典型的猪日粮中,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如果对它的需要量得到了满足,那么其它9种氨基酸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如果我们能使所有10种氨基酸都能更加符合猪的需要量,那么结果就会更好。如果氨基酸喂少了,那么猪就会长得肥,并且饲料利用率也会比较差。如果氨基酸喂多了,那么胴体质量虽然不会受影响,但饲料利用率会很差。此外,饲喂过量会浪费昂贵的饲料原料,同时增加粪便中氮和磷的排泄量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使所有10种氨基酸都更加贴近猪的需要量,我们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基因型
近30年来,进行了大量关于猪基因型与猪生长和胴体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由于猪被要求具有比较多的瘦肉/肌肉,所以它就需要比较多的建筑材料(氨基酸)才能达到它的遗传潜力。然而,一旦它达到了其遗传潜力,那么进一步增加氨基酸就不会再对胴体质量和生长性能有任何有利作用。下面的表格摘自南达科达-内布拉斯加猪营养指南,由表可见,不同基因型的猪有很大差别。对此可上网查询:http://ars.sdstate.edu/swineext/SwineNutritionGuide.pdf
表1 基因型对氨基酸需要量的影响(59~86千克体重)
        阉公猪        小母猪
遗传性瘦肉率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赖氨酸(%)         0.77        0.65        0.55        0.87        0.74        0.62
色氨酸(%)         0.14        0.12        0.10        0.16        0.13        0.11
苏氨酸(%)         0.52        0.44        0.37        0.59        0.50        0.42
蛋氨酸(%)         0.20        0.17        0.14        0.23        0.19        0.16

此外,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猪都是高瘦肉生长率的猪。养猪者必须诚实地评价自己的猪,确定它们究竟是属于哪一类的。如果他们不喜欢他们的猪所属的那个类别,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养别的基因型的猪,而不是去增加原来那些猪的氨基酸饲喂水平。对此有兴趣的人,可在《南达科达-内布拉斯加猪营养指南》中查询到更多的资料,了解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猪属于哪种基因型以及这些猪的推荐氨基酸饲喂水平是多少。
不过,必须记住,若要取得长期的成功,那就需要饲养高瘦肉生长率的猪。这样的猪是全世界养猪业的标准,因为这些猪的胴体性状和生产效率都非常优良。然而,这些高产猪需要较高水平的能量和氨基酸才能生长出较多的肌肉。饲喂小麦麸等低能量饲料,就会减少其用于肌肉生长的能量。这时,你的猪长得比较肥、效率比较低,是由于饲料的问题而不是由于基因型的问题。
性 别
小母猪的瘦肉生长能力比阉公猪高5%。此外,小母猪吃得比阉公猪少,也比阉公猪瘦,所以它们对氨基酸的百分需要量也比阉公猪高。然而,这些差别要到体重达到36千克后才表现出来。36千克以前,对阉公猪和小母猪可以喂给同一种日粮。然而,36千克以后,小母猪就需要较高的氨基酸水平以补偿其采食量的降低和增加的肌肉生长率。由表1可以见到体重59~86千克期间不同基因型之间阉公猪和小母猪的差别。假如对小母猪和阉公猪都只饲喂一种日粮,那么不是对阉公猪饲喂过量,就是对小母猪饲喂不足,或者相反。无论出选哪种情况,代价都将是高昂的。如果将阉公猪和小母猪分别养在不同的圈中,就可实行分性别饲喂,对两种性别的猪分别喂给两种不同类型的日粮。根据当前的价格,每头猪每年可节约14元,可少排泄7%的氮。
尽管分性别饲喂看起来难以做到,但这却是中国养猪者所能做的最容易的事。一半的猪圈饲养所有的小母猪,另一半猪圈则饲养所有的阉公猪。体重达到36千克之后,小母猪饲喂高氨基酸日粮的时间比阉公猪长一些。日粮可以是同一种日粮,只是饲喂于不同的体重范围。此外,由于大多数饲料都是大袋子装的,所以非常便于饲料厂和饲喂系统进行处理。这是中国养猪者可以首先利用起来的技术之一。
阶段饲喂
猪在其一生中生长不同量和不同类型的组织。由于每种类型的蛋白质都是由不同量的各种氨基酸构成的,因此可以知道猪的氨基酸需要量是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传统上,我们一直只饲喂一种生长日粮和一种肥育日粮,这不是因为猪需要这样,而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自己最方便。然而,这会导致猪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中不是饲喂过量就是饲喂不足。如果我们配合更多种类的日粮分别在更多的不同阶段进行饲喂,那么营养师就能在猪一生中任何时间内都更为贴切地满足猪的需要量。表2显示了4阶段饲喂方案中各阶段的氨基酸需要量。
表2 高瘦肉生长率阉公猪不同阶段对氨基酸的需要量
        体重范围(千克)
        20~36        36~59        59~86        86~114
赖氨酸(%)         1.10        0.97        0.77        0.62
色氨酸(%)         0.20        0.17        0.14        0.11
苏氨酸(%)         0.73        0.64        0.52        0.42
蛋氨酸(%)         0.29        0.25        0.20        0.16

尽管4阶段比仅仅2阶段好,但不同阶段之间的氨基酸需要量仍有很大变化。那么究竟分几个阶段好呢?这实际上取决于各猪场各自的情况以及它们能否做到并且保证将饲喂方案中不同的日粮分离开来。有些养猪者将猪从断奶到上市分了21个不同的阶段。他们基本上每周改换一次日粮。起先,这看上去简直就象一场噩梦。然而,他们实际上在做的只是在每次配合日粮时改变玉米和豆粕的比例。他们只是多加一点玉米,少加一点豆粕,然后就得到了他们所要求的氨基酸水平。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在大部分时间内都相当贴切地满足了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大多数猪场不能或是不想管理这么多种的日粮,所以美国的养猪者常常将猪体重从20到113千克期间分为5~7个阶段。如果营养指南只建议4~5个阶段,而如果他们想多要几种日粮或者指南中的体重范围不同于养猪者想要的范围,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他们有几种选择。首先,养猪者可求得营养师的帮助,根据现有指南上的数据推算出适用于自己猪场的方案。第二,他们可绘制出自己猪场中的瘦肉生长曲线。有了自己的生长曲线,就可确定自己猪场的猪在任何体重时的氨基酸需要量。这是一种好方法,正在被迅速采用。但是,这种方法很昂贵,很费时间,还需要训练有素的超声技术员。第三种方法是,使用David Baker博士推导出的公式。该公式是为PIC公司推导的,给出了赖氨酸需要量。公式如下:
阉公猪:L = 0.919 – 0.001539W
小母猪:L = 1.08 - 0.002154W
公式中,L = 体重54~118千克之间的赖氨酸需要量(%);
W = 体重(磅)  

这里,究竟分几个阶段才好,每个猪场的决定都是不同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任何方案是否实际有效的关键。开始的时候分的阶段最好少些,适应了之后再逐渐地多分几个阶段,直到达到了自己所希望的水平为止。
健康状态和环境条件
毫无疑问,猪的环境会影响其养分需要量。炎热和寒冷,拥挤或宽松,饲槽和饮水器充足与否,空气新鲜与否,等等,都会改变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因为这些因素会改变动物的生理状态。然而,没有多少人定量研究了这些需要量究竟应该是多高。此外,有一些人已经初步研究了健康状态是如何影响氨基酸需要量的。由于病猪的采食量降低了,并且养分也较少地用于蛋白质增长而是用于免疫系统了,所以氨基酸需要量水平也改变了。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Tim Stahly博士观察到,病猪的氨基酸需要量水平低于健康猪。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人员后来提出了养分需要量推荐值,将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了进去,这些都可从以下网页上查到:
http://www.exnet.iastate.edu/ipic/LCSN/LCSNutrition.pdf
这是针对这些因素调整氨基酸需要量的最好根据。但是,需要记住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因而会积累起越来越多的数据,这些推荐量就会越来越可靠。
氨基酸消化率
大多数出版物中列举的氨基酸需要量数值都是日粮总氨基酸水平。如果日粮是以玉米-豆粕为基础的,这样就行了;但是如果日粮采用的是其它蛋白质源,那么采用总氨基酸水平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尽管一种蛋白质源可能含有足够的氨基酸量,但这些氨基酸的利用率可能会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降低。干燥含残液烧酒糟(DDGS)的加工就是一个例子。玉米中赖氨酸的利用率为66%,但玉米经过蒸馏和干燥加工后,赖氨酸的利用率会降低到50%,显著低于豆粕的85%。各种蛋白质源的赖氨酸消化率如下:
苜蓿粉 50% Canola           菜籽粕 74%
干燥含残液烧酒糟 50%        乳清粉 82%
步鱼粉 89%                  肉骨粉 74%
豆粕 85%                    葵籽粕 74%
以下的例子显示了采用非豆粕的其它蛋白质源时有效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水平的重要性。一种玉米-豆粕日粮含总赖氨酸0.80%,可满足猪对0.68%有效赖氨酸的需要量。但是,如果你准备加入10%的干燥含残液烧酒糟而仍然使日粮含0.80%的总赖氨酸,那么该日粮就仅含0.61%的有效赖氨酸,猪就会处于缺乏赖氨酸的状态。因此,无论何时,只要采用豆粕以外的其它蛋白质源,就要按照有效氨基酸而非按总氨基酸来平衡日粮。
瘦肉生长曲线
有一种方法可用来为一个猪场准确地测定赖氨酸/氨基酸水平,那就是为每个猪场绘制瘦肉生长曲线。绘制方法有两种,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猪营养指南描述了这一方法,可在下列网址进行查询
(http://www.oznet.ksu.edu/dp_ansi/swine/swine.htm)。首先,美国的养猪者能够从屠宰厂获得无脂瘦肉指数(Fat Free Lean Index,FFLI),然后就可为自己的猪场提出一般性的建议。然而,由于大多数其它国家都不采用无脂瘦肉指数,他们就需要采用第二种方法来绘制自己瘦肉生长曲线,这就需要用超声仪来测定自己的猪以取得实际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数据。基本上,一位合格的超声仪技术员,可在猪体重20~125千克之间对每种性别的猪各40头测定5~6次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然后可将数据送到普度大学或堪萨斯州立大学,请人绘制瘦肉生长曲线。瘦肉生长曲线一旦绘制成功,就要绘制阉公猪和小母猪的赖氨酸∶能量比曲线。利用这些信息并根据自己猪场中日粮的能量含量,就可最终得出能够准确符合猪整个生长期间的赖氨需要量酸推荐值。然而,必须时刻记住,准确绘制瘦肉生长曲线/氨基酸需要量曲线的三大要点是:(1)要知道准确的猪龄;(2)要在生长早期开始超声扫描;(3)扫描一直进行到达到最大上市体重之后。
获取超声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群体扫描,二是系列扫描。
群体扫描的做法是:超声技术员某天到一个猪场,在体重20~125千克的猪中,以均等的体重间隔扫描5~6群猪。扫描不同的猪,但这些猪的遗传和环境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得出合理的结果。这种方法比系列扫描快,并且比较便宜,但结果没有系列扫描那么准确。
系列扫描的做法是:对每种性别各40头猪在体重20千克时戴上耳标或者打上烙印,然后称量体重并进行扫描。每隔3~4周对这些猪再次进行扫描,从而对这群猪建立起整个生长期内的有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扫描数据,和每一阶段的采食量数据一起,送到普度大学或者堪萨斯州立大学,请人绘制瘦肉生长曲线和赖氨酸曲线。这是为一家猪场确定准确赖氨酸需要量的理想方法。
对于无法进行超声测定的猪场来说,堪萨斯州立大学已经开发出了针对不同瘦肉水平的一般性曲线,并已将其发表在了自己的《生长肥育猪推荐量》中。
理想蛋白质比率
确定了针对每个猪场的正确赖氨酸水平之后,你就需要确定另外9种氨基酸的正确水平。一般来说,如果采用玉米-豆粕日粮,那么赖氨酸需要量如果得到了满足,另9种氨基酸的需要量也就能得到满足。然而,如果使用了合成氨基酸或者采用的是别的饲料,那么你就需要特别关注另外9种氨基酸的水平以确保其量的充足。可喜的是,研究人员已经测出了猪一生中对另外9种必需氨基酸相对于赖氨酸的理想“模式”或理想“比率”。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David Baker博士一直是这方面的领头人,表3即显示了这一氨基酸推荐模式。



表3 猪的必需氨基酸理想模式(%赖氨酸)
氨基酸        %赖氨酸
        4.5~20 千克体重        21~50千克体重        51~114千克体重
赖氨酸        100        100        100
苏氨酸        65        67        70
色氨酸        17        18        19
蛋氨酸        30        30        30
胱氨酸        30        32        35
蛋 + 胱        60        62        65
异亮氨酸        60        60        60
缬氨酸        68        68        68
亮氨酸        100        100        100
苯丙 + 酪        95        95        95
精氨酸        42        36        30
组氨酸        32        32        32


如果你需要测定体重15千克的猪的苏氨酸和色氨酸需要量,你首先要知道该猪对赖氨酸的正确需要量水平,然后将其乘以表3中的系数。例如,如果一头体重15千克的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是1.25%,那么其对苏氨酸的需要量就是0.81%(1.25×0.65),而其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就是0.21%(1.25×0.17)。如果利用Excel表格,就很容易算出这些数据。只要已经测得了赖氨酸的水平,就可自动算出所有其它必需氨基酸的正确需要量水平。
最佳生产性能
前文的讨论说明了氨基酸需要量是会改变的,并且讨论了哪些影响因素在经济上是最重要的。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Mike Tokach博士等进行了一个优秀的试验,他们在猪体重18~36千克期间喂以含6%脂肪以及含总赖氨酸0.85%、0.90%、1.10%、1.25%或1.40%的日粮。下面一段文字摘录自他们发表在美国猪兽医学协会2003年会上的文章。生长性能结果见表4。
表4 猪体重18~36千克期间日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超声测定值的影响
项     目        日粮总赖氨酸(%)        标准误         P<
        0.80        0.95         1.10         1.25         1.40                线性         二次
0~28天
平均日增重(千克)         0.56         0.60         0.66         0.66         0.68         0.02         0.01         0.01
平均日采食(千克)         1.02         0.98         1.04         1.01         1.00         0.03         NS         NS
耗料/增重         1.84         1.63         1.58         1.53         1.48         0.02         0.01         0.01
28天体重(千克)         34.7         35.9         37.5         37.4         38.0         0.7         0.01         0.03
超声测定值a
眼肌面积(平方厘米)         17.0         17.2         17.5         18.0         17.7         0.08         NS         NS
第10肋背膘厚(厘米)         4.1         3.3         3.6         3.3         3.3         0.01         0.01         0.02
*a终末体重(28天)用作超声测定值的协变量

将日粮赖氨酸水平从0.80%提高到1.40%,线性改善了和二次改善了(P < 0.01)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表1)。平均日增重的反应在赖氨酸水平从0.80%增高到1.10%时最大,当赖氨酸水平增高到1.40%时在数值上有进一步的提高。耗料/增重比在反映在日粮赖氨酸水平从0.80%增高到0.95%时反应最大,以后当赖氨酸水平每提高一个增量级也都有进一步的改善。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降低了第10肋背膘厚超声测定值(线性值P < 0.01,二次值P < 0.02)。背膘厚最大降低发生在日粮赖氨酸水平从0.80%增高到0.95%时。以后28天到58天的生产性能未受0~28天试验期间日粮赖氨酸饲喂水平的影响。  

上述研究中对生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10%的日粮赖氨酸水平看来对平均日增重是最佳的。然而,耗料/增重比则直到日粮赖氨酸水平增高到1.40%仍略有改善。这个例子的有趣方面在于试图测定出这一生产体系中的最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用了玉米、豆粕、精制白油脂和上市肉猪等10年来的历史价格系列,然后测定了哪一种日粮提供了最低饲料成本的每磅增重以及扣除饲料成本后的最高赢利。含赖氨酸0.95%的日粮在120个月期间的100个月中(或者说在83%的时间内)提供了最低饲料成本的每磅增重。含赖氨酸1.10%或1.40%的日粮分别在120个月期间的5个月(4%)和15个月(13%)中提供了最低饲料成本的每磅增重。
然而,当猪喂以更高赖氨酸水平的日粮因而表现进一步增重时,答案就有些不同了。平均来说,含赖氨酸1.10%、1.25%或1.40%的日粮,在扣除饲料成本后能比含赖氨酸0.95%的日粮多提供10.5元到13.5元的收益。与含赖氨酸0.80%的日粮相比,能多获得21.3元到24.2元的收益(扣除了饲料成本)。在120个月的118个月(98%)中,含1.40%赖氨酸的日粮提供了扣除饲料成本后的最大收益。含赖氨酸1.10%的日粮在另两个月中提供了最大收益。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体重18~36千克期间的猪日粮中,赖氨酸含量可为1.10%到1.40%而有相近的经济效果。赖氨酸水平较高时耗料/增重比的略微改善,补偿了日粮成本的增加而导致扣除饲料成本后的经济收益与此接近。重要的是要看到,最佳赖氨酸水平(1.10%到1.40%)很少能降低每磅增重的饲料成本,而几乎总是能增加扣除饲料成本后的经济收益。
表5 猪体重18~36千克期间增加日粮赖氨酸水平的经济价值
经济分析        日粮总赖氨酸(%)
        0.80         0.95         1.10         1.25         1.40
日粮成本(元/吨)         1220         1278         1336         1396         1456
猪分摊饲料成本(元/头)         38.5         38.6         42.8         43.6         45.40
28天期间体增重(千克)         15.7         17         18.6         18.5         19.0
饲料成本(元/千克增重)         2.43         2.27         2.31         2.37         2.35
每千克8.46元时增重价值(元/头猪)         133.4         143.1         157.0         156.0         160.3
扣除饲料成本后收益(元/头猪)         112.3         123.1         134.6         132.7         136.5
0.8%以上赖氨酸时多收益(元/头猪)         10.8         22.3         21.3         24.2


此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来解释如何为一个猪场真诚地评估其适当的日粮赖氨酸水平。结果仍然只是适用于该猪场支付和收受的价格条件之下,但这些结果确实表明了,按照每吨日粮成本、每头猪的饲料成本或者按照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来评估其饲养方案的优劣不如按每头猪扣除饲料成本后的收益大小来评估饲养方案的方法,因为按前一方法办事不能使你赚的钱和按后一方法办事时那样多。
结 语
对于生长肥育猪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一种理想氨基酸水平。所有的猪场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地区的经济因素也都是互不相同的。为了得到分别对各个猪场的正确水平,最好的方法是进行系列超声扫描然后请普度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人为自己猪场绘制专门的瘦肉生长曲线。如果做不到这样,那么养猪者/营养师就需要尽可能清楚而准确地弄清自己所喂的猪属于什么猪种。先根据基因型、性别、阶段饲喂、采食量、环境、氨基酸消化率以及日粮能量含量等因素来准确地确定赖氨酸水平。一旦确定了能获取扣除饲料成本后最高赢利的赖氨酸水平,就可用理想蛋白质比率来计算所有其它必需氨基酸的适当水平。尽管这看起是一个非常艰深和费时的过程,但必须认识到,世界各地的其他养猪者正在这样做,并且这些人很快将成为你在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14: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