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8|回复: 0

[饲料] 总书记拒走红地毯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4 1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秦建中

    

自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地震灾区指导和视察抗震救灾工作。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为广大军民艰苦卓绝的救灾行动增添了勇气和信心,而且也为灾区的地方官员如何执政为民做出了表率和示范。

    

在地震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了灾区。他亲民爱民的一举一动无不感到着灾区民众,无不感动着关注地震灾区的每一个中国人,他站在震后的废墟前流泪的情景将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来到灾区,他不顾自已的安危,在不断发生的余震里行走在灾民中间,在被大地震破坏的城镇中驻足凝视,在灾民们居住的帐蓬里嘘寒问暖。

    

也就是在胡锦涛总书记到灾区视察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火车行驶到灾区某市时,由于该市的火车站是新修建的,加之地震的影响,站台上坑坑洼洼。当地官员为了迎接胡总书记,派人用化肥袋将路垫平,并且铺上了红地毯。

    

可是,当总书记到达该市后正要下车时,看到了站台上的红地毯,他在拒绝下车的同时,又命令火车继续前行了十多米。就这样,胡锦涛总书记在没有红地毯的地方下了火车。

    

这个细节很小,也很不起眼,但胡总书记拒绝走上地方官员铺上的红毯却引来了广大民众的叫好声。人们从胡总书记的行动中,看到了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平民意识,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民众的高尚情怀。

    

在有些人看来,如果在过去,胡锦涛总书记就是位处九五之尊的领导者,就是在灾区视察他也有权力走上这块红地毯。然而,令为他铺设红地毯的地方官员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不但很生气,而且是断然拒绝。

    

总书记拒绝走上专设的红地毯毫无疑问会让当地官员们十分尴尬,但尴尬之后他们也许会被总书记的行动所惊醒。总书记的这一举动虽小,但意义却十分重大。他是在告诉人们,在共产党人的思想意识里不能有封建的等级观念,不能有高于人民利益的特权思想。

    

总书记拒走红地毯不但教育了官权思想浓重的灾区官员,而且也是在用实际行动为全国的广大党员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因为有些党员干部虽然嘴上高喊为人民服务,可行动上却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而成了被历史已经抛弃的封建时代的官老爷。

    

个别官员到基层视察工作,根本不是轻车简从,而是摆起了官架子。虽然他们没有古时候的衙役开道,可鸣叫的警车比过去的衙役们的呼喊声还要多出十倍的威风。在城市,官员们每过一处,马路上没有红灯;在农村,官员过处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看到这种情景,路人无不为之侧目,百姓无不为之耻笑。

    

记得1944年的春天,郭沫若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告诉人们,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部分人生活腐化,从而丧失了民心,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也就是这篇文章,后来在延安整风中被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们必学文件之一。

    

还记得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前夜,当中共中央要由西柏坡迁入北京时,毛泽东对同行的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随后又说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甲申三百年祭》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仍然余音绕梁。

    

可以说,总书记视察灾区拒走红地毯就是为当代中国书写的崭新的一篇《甲申三百年祭》,他就是要每一个共产党员再一次重读这篇历史意义重大的文章,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牢记历史的教训,掌握现代先进的文化和思想,避免李自成败走麦城的历史悲剧,永远走在社会进步的最前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8: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