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原料使用评价体系。原料大幅上涨给我们企业一个警示—无论原料价格高低,都应当对原料的合理利用做一个评判,主动的对我们省内外所有的原料,无论常规还是非常规原料,进行合理的使用评价,这种评价包括营养价值的评价、经济价值的评价、使用以后的效果反馈等。
二是加工工艺与营养价值的评定体系的建立。饲料制粒、加工等对于营养价值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原料需要高热加工处理,有的需要稍微加热,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所有原料混在一起制粒加工,虽然有的已采取了一些控制加热措施,但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降低多少研究的很少,要实现饲料技术精细化,这点迫切需要研究。
三是营养监测体系的建立。饲料应用以后到底营养物质够不够,是否合理,也就是跟踪饲料质量的真实反馈,这一点基本没有去做的。现在只是反馈的料肉比,虽然企业的饲料料肉比高,但并不一定科学,可能是因为企业用的原料多一些。所以应通过对最终养殖畜禽应用饲料后营养物质的满足或者不满足情况的测定,反馈回来指导营养配方的调整。
四是利用配方技术开发低蛋白日粮。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谯仕彦博士指出,面对日益紧缺的饲料蛋白原料,利用配方技术降低饲料蛋白切实可行,而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2-4个蛋白不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而且降低蛋白也有利于环保。
陶家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