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7|回复: 3

猪副嗜血杆菌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12: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全世界均有发生。从去年至今,我国华东各省在猪在受到蓝耳病感染之后免疫功能大为下降,许多病接踵而至,其中猪副嗜血杆菌病是并发症之一。

一、病原:
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二、诱因:
1、猪发生蓝耳病等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副嗜血杆菌趁虚而入。
2、本菌属于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诱因。
3、本菌首次感染的猪场,症状可能很严重。
4、本病没有免疫的猪场或特别健康的猪群(如SPF猪)特别容易受到侵袭。

三、临床表现:
1、二周到4月龄的猪都可能发性感染,但以5-8周龄的断奶猪最易发病。发病率不一,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0%。
2、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吃,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3、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甚至衰竭而死亡。

四、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多发性纤维素性或浆液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多见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有时肺脏发生粘连、肿胀、出血、淤血。

五、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分离培养比较困难)

六、鉴别诊断:
链球菌病、猪丹毒、霉形体肺炎、放线杆菌胸膜炎、伪狂犬病、仔猪水肿病。

七、防治措施:
     预防可用美国进口灭活苗免疫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从10日龄到60日龄的猪都要注射,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注射一次。
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尤其要做好蓝耳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一般可在产前一周、产后一周的母猪料,乳猪料,保育猪料中添加预防量药物,如泰妙菌素50-100PPM,氟甲砚霉素50-100PPM,除病杀1000PPM,利高霉素-44  1000PPM,泰乐菌素+SM2各 100PPM,林可霉素200PPM,环丙沙星150PPM。
治疗上要在发病初期尽早用药,而且用量要适当加大,每隔6-8小时用药一次。注射用药可选用氟甲砚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群体口服药物可参照预防用药量加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4: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怎么都这么客气的
发表于 2009-4-3 22: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是发病了,很难医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8: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10: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