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19|回复: 8

问一个问题:大豆副产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6 0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豆去皮、去掉部分油,提取90%以上蛋白之后其副产物是什么东西?有人用过这些东西吗?有用过的怎么用的,谢谢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16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都成了豆渣咯
发表于 2008-5-16 0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新的饲料资源―大豆皮
    当前秸秆和干牧草是我国草食动物冬季主要粗饲料,但秸秆、干牧草营养成分低,木质素含量高,饲喂动物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是畜牧工作者现在和将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大豆皮是一种较理想的饲料资源,有很大的潜力。
1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
    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的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由油脂加工热法脱皮或压碎筛理两种加工方法所得。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粗纤维含量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2%(NRC,1996)。此外,适于动物饲料用的还有两种大豆皮产品:即大豆粉碎饲料和大豆粉碎废料。大豆粉碎饲料由大豆皮和粉碎机尾
部的加工豆粉和碎料组成,这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13 %,粗纤维含量为32%左右。大豆皮粉碎废料由大豆皮和附着干壳内的子叶部分组成,这种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11%,粗纤维含量为35%左右。
2  大豆皮的优点
2.1  大豆皮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代替草食动物粗饲料中的低质秸秆和干草
    秸秆适口性差,粗蛋白含量、矿物质含量少,木质素含量高。在把牧草晒制为干草的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养分损失大半,草食动物利用率低。大豆皮NDF占63%,ADF占47 %,木质素含量仅为1.9%。纤维素的水质化程度是饲料中纤维素消化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皮的粗纤维含量高而木质化程度很低,因此大县皮可代替秸秆和干草。 HSU(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干物质27 h尼龙袋消化率为90.3 %,36-48 h可被完全消化。Owen(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的NDF可消化率高达95%。 Kedey和Williams(1995)指出,易消化的纤维性副产品(如大豆皮)是冬季牧场很好的粗饲料,优于在冬季饲喂干草。
2.2  大豆皮含有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代替反刍动物部分精料补充料
    大豆皮的粗蛋白含量为12.2 %,高于玉米的含量(10%),低于小麦麸的含量(17.1%)。大豆皮的净能为8.15MJ/kg,高于小麦麸的6.72MJ/kg吨,低于玉米的8.23 MJ/kg,因此大豆皮可代替一定量的玉米与小麦麸。添加大豆皮也可减少反刍动物的代谢病。在低质粗料中加入谷物类能量饲料,由于谷物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在瘤胃中快速发酵,
瘤胃液pH下降和微生物区系紊乱,导致酸中毒,从而影响饲料干物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用大豆皮代替部分谷物饲料,不仅可减少因为高精料日粮导致的酸中毒,形成有利的瘤胃pH值.而且大豆皮能刺激瘤胃液中分解纤维的微生物快速生长,增强降解纤维的活力。
3  大豆皮的应用效果
3.1  大豆皮作粗饲料的应用效果
Weidner(1994)在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5种不同水平的大豆皮,大豆皮代替25%-42%的粗饲料,干草代替33%的青贮饲料.测定对奶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提高干物质消化率、中性纤维的消化率和产
表1大豆皮的典型成分以干物质计
粗蛋白
乙醚抽
酸性洗涤
中性洗
木质素
出物
剂纤维
涤纤维
12-13
21-25
47
63
1.9
0.4-0.66
0.11-0.25
1.03-1.55
0.13-0.31
410(mg/kg)
奶量分别为14,33和9 %。 Hibberd(1987)也得到类似的结论监 Fiekins(1995)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NDF为 14 %-16%,其余为28%-31%NDF来自大豆皮,奶牛的产奶性能不受影响。孟庆祥(2002)用大豆皮代替粗饲料测定肉兔的生产性能,发现大豆皮代替0、25和50%的大豆秸,肉兔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呈二次曲线提高(P<0.05),其中大豆皮代替25 %的大豆秸日增重最高,达42.6 g/d。
3.2  大豆皮作精料的应用效果
    Macgergor(1976)报道,当奶牛精料与首清青贮料之比为57:43时,用大豆皮代替精料中48.9%的玉米,4 %乳脂率校正乳奶量未受显著影响。Naka-mura(1989)研究表明,奶牛混合精料中大豆皮含量为0、50或95 %时,平均日产奶量为29.8、28.9和27.3 kg,平均乳脂率为3.13、3.37和3.49%。鲁琳(2001)用大豆皮代替奶牛精料中的25%和50 %的玉米和小麦茨,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明显变化(P>0.02),每千克奶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0.045和0.057元。Ludden (1995)分析饲料中添加大豆皮对不同精料水平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粮精料水平低于25%时,大豆皮营养价值优于玉米;日粮精料水平在25 %-50%时,大豆皮饲用价值相当于玉米的80%-95%。另有试验表明,以干草为基础日粮补饲大豆皮,肉牛增重1.01 kg/d,而补饲玉米大豆粉日增重仅为0.95 kg/d。 Zervas(1997)在泌乳奶用绵羊试验中用大豆皮代替精料中60 %的玉米,产奶量提高3 %,乳脂率提高14 %,脂肪校正奶产量提高16%。
4  注意的问题
4.1  大豆皮在草食动物粗料日粮中所占比例不宜过大
    HSU(1987)指出,大豆皮颗粒小,容重大,因此过瘤胃速度快,不利于日粮干物质和纤维素的消化吸收。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不能完全代替草食动物粗饲料。Hibberd(1987)用大豆皮为基础日粮喂肉牛,日增重仅为0.64 kg,饲料转化率为10.1%。 Loest(2001)测定以大豆皮为基础日粮与以精料基础日粮对牛增重的影响发现,大豆皮日粮比精料日粮日增重低29 %,饲料转化率低27%。West(1997)建议,向大豆皮中加干革以减少日粮过瘤胃时间,提高于物质消化率。Welder(1994)用大豆皮为基础日粮与大豆皮干草为基础日粮作试验发现,大豆皮为基础日粮反刍时间为240 min/d,瘤胃pH值5.9,而后者反刍时间375 min/d,瘤胃 pH6.0。但Traier(2001)试验表明,在大豆皮基础日粮中添加30 %的干草,并不能降低日粮过瘤胃时间和提高DM消化率,因此大豆皮作草食动物粒饲料适宜添加量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2  注意在草食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必需氨基酸
    有研究表明,限制饲喂以大豆皮为基础的日粮,可能导致草食动物缺乏几种必需氨基酸,从而限制其蛋白质的合成和肌肉的生长。以牛为例,Greem wood(2000)测定了限制饲喂大豆皮为基础日粮的肉牛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每天日粮中分别添加 10 g蛋氨酸和一定量10种必需氨基酸,结果表明,饲喂10种必需氨基酸后肉牛 N沉积量为 13.7 g/d,大于饲喂蛋氨酸肉牛 N沉积7.9 g/d。证明了蛋氨酸是肉牛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组氨酸及至少一种支链氨基酸是限制性氨基酸。Loest(2001)试验表明,支链氨基酸一缬氨酸、濒氨酸也是肉牛必需氨基酸。因此必须向限制饲喝大豆皮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组氨酸、亮氨酸、浙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动物的生长效果才好。
4.3  清除大豆皮中的营养抑制因子
    大豆皮含有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其活性范围为 1.0- 1.6 mg N/( min·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0.4 mg N/(min·g),影响动物消化营养物质和生长性能。建议在每次饲喂前蒸煮大豆皮以清除其抗营养因子。
5 前景
    大豆皮独特的优点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大豆皮是一种高纤维,通过酶解等生理生化作用而成为草食动物易消化的饲料,特别适用于肉牛和奶牛饲料。大豆皮价格低,为0.6-0.8元/kg,而玉米和小麦麸价格为1.1元/kg。大豆皮能量高,不存在淀粉类谷物抑制瘤胃纤维酵解的负反应。我国是大豆产国,年产量在1500万t以上。随着我国大豆榨油工业的发展和对豆粕需要量的增加,我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大豆,估计2003年加工能力在3 000万t左右,将有240万t的大豆皮。因此,大豆皮作为一种新的饲料资源有很大的潜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5: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大豆皮。
发表于 2008-5-16 16: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有什莫营养价值啦
发表于 2008-5-17 15: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渣吧,氨基酸总和在17左右,蛋白在21-24
发表于 2008-5-17 2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豆渣還低檔的原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7: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狗王面包 于 2008-5-17 20:20 发表
比豆渣還低檔的原料


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用过?
脲酶活性在0.4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04: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