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78|回复: 9

着色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16: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文章点击数: 160  更新时间:2007-11-9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大国。随着饲料工业的核心—饲料添加剂饲的迅猛发展,饲料着色剂作为添加剂中的一员也备受关注,其主要用于可改善家禽、水产动物的皮肤、鸟类的蛋黄、肌肉和与羽毛的颜色、提高观赏鱼类、鸟类的观赏性;提高畜产品的商品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另外还可以对水产动物进行视觉刺激,增进摄食;在饲料生产中改变饲料的色泽,以掩盖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饼粕等) 的不良颜色[1]。使畜产品和饲料更迎合用户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饲料着色剂的研究和开发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1饲料着色剂的种类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色素,只能从饲料中得到,目前添加到饲料中的着色剂有两种:一类是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其基本颜色为黄色至红色。主要有万寿菊花色素衍生物和辣椒色素衍生物。另一类为化学合成的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2]。胡萝卜素在肠壁细胞内及肝脏中可转化为维生素,但其色素沉积能力较小。叶黄素类化合物含有:黄体素(叶黄素),对动物皮肤及蛋黄着色效果好;玉米黄素着色效果也较好。隐黄素着色效果差,柑桔黄素和虾黄素与蛋白质结合时为蓝色,一经煮熟后结合键被破坏,此时呈红色。在动物体内真正起着色作用的色素是黄体素和玉米黄素,一般黄体素对脂肪组织的着色效果好,玉米黄素对皮肤着色效果好,叶黄素在动物体内无营养价值,只起着色作用。

1.1饲料中的营养型天然色素  
   
饲料中天然色素种类很多,但与营养有关的主要有如下3类:

(1)吡咯衍生物。此衍生物属于4个吡咯环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相连而成的一类复杂共轭体系,通常称卟吩,中间有金属原子以共价键或配位键与之相结合。包括叶绿素和血红素。其中叶绿素为一切绿色植物的绿色来源,是绿色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一种色素。由于叶绿素不稳定,易褪色,故常将绿色残存度作为评定牧草品质的感观指标之一。血红素是由1个铁原子与卟啉环构成的铁卟啉吩化合物,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共存。

(2)异戊二烯衍生物——类胡萝卜素[3]。该类衍生物是以异戊二烯残基为单元,以共轭键为基础组成的一类色素。包括胡萝卜素类和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类的结构为共轭多烯烃,可分为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4种,其中以β-胡萝卜素最为重要,结构、生理功能与维生素A相似,故称维生素A原。但着色效果较差。叶黄素类的结构为共轭多烯烃的含氧衍生物,以醇、醛、酮、酸的形式存在,可分为:①叶黄素(C40H56O),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广泛分布在绿色植物和玉米中,着色效果较佳;②玉米黄素(C40H56O), 化学名称同叶黄素,黄色玉米中含量较高;③隐黄素(C40H56O),化学名称与叶黄素同,主要存在黄玉米与南瓜中;④番茄黄素(C40H56O),化学名称为3-羟基番茄黄素,番茄中含量高;⑤辣椒红素(C40H56O),主要存在红辣椒中,着色效果较好;⑥柑橘黄素(C40H56O),化学名称为5,8环氧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柑橘皮中,着色效果较好;⑦虾黄素(C40H52O),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4,4’二酮-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虾、蟹、牡蛎、昆虫等动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时呈蓝色(虾青素),煮熟后因蛋白变性,被氧化成虾红素(即4,4’,3,3’-四酮-β-胡萝卜素),对虾、蟹及鱼类着色效果较好;⑧茜草色素,存在于蕈类和鳟鱼中,具有较佳着色效果。

(3)多酚类色素(又称苯骈吡喃衍生物)。结构中最基本的母核是苯环和γ-吡喃环。自然界常见的有花青素、黄酮素和儿茶素。由于三者具相同碳架,苯环上有2个或2个以上羟基,故同为植物性饲料中的水溶性色素,但对动物产品无着色效应。其中有的属营养物质如芦丁,有的属抗营养因子如单宁等。此外,属该类色素的尚有酮类衍生物(红曲色素、姜黄色素)、醌类衍生物(如虫胶色素)和甜菜红素等。

1.2饲料中常用的着色剂
(1)叶黄素[4]。由发酵法生产,为黄色至橙色。主要用于产蛋鸡和肉鸡饲料中, 以增加蛋黄及皮肤、喙、脚胫色泽。利用率及着色效果较人工合成物差。一般鸡饲料中添加10~20g/t。

(2)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为橙黄色着色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合成着色剂之一,主要用于蛋黄及肉鸡皮肤、喙、脚胫着色。利用率高,色素沉着好,为着色最有效的类胡萝卜素,而且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安全性、 稳定性好。欧美许多国家已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作为蛋黄和肉鸡着色剂时,饲料中 添加量为0.1~10g/t。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蛋黄及肉鸡皮肤等颜色增加,但由于为橙黄色素,若需要深的颜色需与红色色素合用。常与桔黄色素合用以达到橙红色着色效果。此着色剂还有一定维生素A的生理作用。


(3)桔黄色素又称为西班牙芜青色色素或斑蜜黄质,为红色着色剂。 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着色剂之一,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可由天然物中提取。桔黄色素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蛋黄、皮肤、金丝鸟和红鹤的羽毛,蛙鱼、蹲鱼、金鱼皮肤以及其他玩赏和实验用鱼、鸟等着色。桔黄色素着色效果好,用于蛋黄着色因各国消费者对蛋黄的爱好不同,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4~4.5g/t不等;用于羽毛着色(红金丝鸟)约为0.01%~0.02%,虹缚鱼为50g/t。


(4)柠檬黄质为强烈的红色色素,也是很好的卵黄、皮肤着色剂,其着色效果与桔黄色素相似。柠檬黄质的应用不如桔黄色素广泛,有一定的维生素A生理功能。


(5)虾红质或称虾黄质、虾青质等[5]。为红色色素,已有工业生产产品投入市场。主要应用于对虾饵料,增加对虾色泽。此外,还可用于畦鱼。蹲鱼、大马哈鱼等饵料,以改善其体色。对于甲壳类所需的虾红质,也可用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代替,这两种类胡萝卜素是虾红质的前体。在体内能转化为虾红质而起到增色作用。
尽管这些着色剂有一定稳定性,但当与其他物质混合后也会受到破坏,一般同VA、VD一样制成稳定的微粒粉剂较好。


2 着色剂在饲料上的应用
    饲料色素不仅是判定饲料品质的感观指标之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价值。目前绝大部分饲料着色剂应用于蛋鸡、肉鸡饲料,以改善蛋黄及表皮颜色。其次是应用于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鲑鱼、鳟鱼、红尼罗鱼、虾及供观赏的金鱼、锦鲤鱼等鱼、虾饵料,以增加其皮肤和肉色,此外,饲料着色剂正逐步应用于玩赏鸟类及其它的一些特种经济动物,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人工养殖,特别是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和快速生长的条件下,饲料色素不能满足需要,产品色泽变喑[6]。因此,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某些着色剂改善产品的色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2.1 饲料着色剂在蛋鸡饲料上的应用
    目前,饲料着色剂已普遍应用于蛋鸡日粮中。黄色素影响蛋黄颜色,饲料缺乏黄色素,蛋黄变淡,影响鸡蛋的商品感观质量。天然饲料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黄色色素均可进入蛋黄中[7]。现代养禽业中,在饲料中加入类胡萝卜素,以增加蛋黄感观质量。小麦中不含类胡萝卜素,小麦代替玉米时蛋黄变淡。余有烈等(1997)报道,在日粮中添加2%的紫菜干粉、0.24的红辣椒粉或0.012%的着色剂(洋红1份、桔黄素2份)饲喂10月龄星罗D系母鸡,均可使蛋黄色泽呈深黄色,喂后10天即可见效。胡海英等(1996)也报道,在蛋鸭饲料中添加增色剂,可使96%以上的鸭蛋蛋黄能达到罗氏扇形板的十三级以上。深圳市罗湖区畜牧公司试验结果也表明,每吨饲料中加入50克露康定,对蛋黄着色也有较好着色作用。在含叶黄素12mg/kg的饲料日粮中,添加露康定60mg/kg的饲料,可使鸡蛋蛋黄比色指数从8~10提高到11~14,在玉米一豆饼日粮中添加2~10克/吨,可增加肉鸡的皮肤黄色[8]。饲喂肉鸡含60%黄玉米、75%玉米蛋白粉和5%苜蓿粉的肉鸡饲料,可获得理想的黄橙色皮肤;含10%苜蓿粉的日粮,也可达到蛋黄比色指数11~14。

2.2 饲料着色剂在肉鸡饲料上的应用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可以提高肉鸡胴体的美观性,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9]。正常情况下,肉鸡皮肤的黄色大都来自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这是一种黄色的脂溶性色素,生长期的植物可大量提供[10]。潘穗华等(1994)报道,在肉鸡饲料中添加20mg/kg的胡萝卜素、5mg/kg加丽红、30mg/kg的加丽黄、0.5%的松针膏粉可使鸡胫色度达四级以上的比例均为85%以上,而对照组仅为35%;区毅平等(1994)在肉鸡上市前7天开始,在30~40℃的饮水中每天添加100mg的商品露康定(由1份露康定红、两份露康定黄和微量分散剂组成),连续饮用5天,肉鸡皮肤即呈现出满意的金黄颜色;邵敏等(1996)也报道,松针粉+玉米蛋白粉和加丽红+加丽黄,对肉鸡皮肤、脚趾、喙的颜色均有明显改善,且以添加肤黄素300mg/kg或加丽黄40mg/kg+加丽素红10mg/kg的效果最好。另据罗氏化学有限公司的调查研究资料,中国肉鸡胴体色泽一般以3~4度(罗氏单位) 、脚胫6~7度为宜。通常我们在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4 %~6 %玉米黄粉(粗蛋白质60 %) 基础上,再添加加丽素黄50 mg/ kg、加丽素红15 mg/ kg,能明显改善肉用仔鸡的肤色,色泽达到3~4 度(罗氏单位),脚胫着色7~9 度以上,取得较好的着色效果,每只鸡色素成本约0.1元,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2.3 饲料着色剂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
    大量试验表明,在水产动物饵料中添加适量的着色剂可改善其皮肤和肌肉的颜色,提高观赏鱼类的观赏性,提高商品鱼的商品价值[11]。OIsen等(1994)在北极红点鲑饲料中添加0~192mg/kg虾黄素时发现,鱼肉的红色程度与添加量正相关,添加70mg/kg时达色素形成的稳定期。Chouben等(1996)在虹鳟饵料中分别添加l00mg/kg虾黄素、角黄素和从酵母中提取的虾黄素,结果发现,虹鳟肌肉中的类胡萝卜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由于酵母培养物含丰富的类胡罗卜素、虾青素,是家禽和鲑鱼的潜在着色剂[12]。水解酵母细胞释放的虾青素可被动物完全吸收,可有效地加强鲑鱼、鳟鱼的肉色,使蛋黄颜色加深,提高动物产品的商品价值。Lyons(1983 )研究表明,机械打破、粉碎或喷雾干燥的酵母使动物产品获得满意的着色效果。釜田忠等(1990)也认为,在虹鳟饲料中添加由金盏花花瓣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含0.1%的虾青素),经1个月左右的养殖,鳟鱼的表皮鳞甲变为黄色,颜色极为迷人,肌肉中的虾青素含量增加,同时丰富了鱼的营养成分,使虹鳟鱼肉质更鲜嫩、美味可口。朱秉仁等(1998)在网养虹鳟饵料中添加0.1%的虾红素及10%的食用虾皮,50天后,虹鳟鱼肉呈桔红色,肉质比未着色的鱼更鲜美,可加工成生鱼片食用;在饵料中添加50mg/kg的茜草色素养殖虹鳟2个月,鱼体出现鲜红的颜色,可与天然水域的个体媲美。在饵料中添加0.02%的合成色素—裸甲酮养殖对虾,4周后就有增色效果。
Mori等(1986)用螺旋藻和黄体素油养殖12g的香鱼,结果表明,香鱼不但外皮有色素沉积,皮下组织也有色素沉积,10周后香鱼的体色与天然香鱼接近。向枭[13]等(1997,2000)在红剑尾鱼、珍珠玛丽鱼及花玛丽鱼等观赏鱼养殖中添加50mg/kg的类胡萝卜素能有效地改善鱼的体色,提高其观赏价值;Johnson(1980)将红法夫酵母添加到饵料中,鲑鱼和鲟鱼食用了经破碎细胞壁的红法夫酵母后,虾青素积累在皮肤和肌肉中呈红色。这种鱼富含营养、色泽鲜艳、味道好。Darachai等(1999)用天然虾青素,合成虾青素,不含虾青素及天然饵料的4种食物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幼体的抗盐胁迫能力的影响,发现喂天然虾青素的对虾幼体最能忍受低盐胁迫:测是虾体中类有萝卜素含量,发现食用天然虾青素组要高于投喂合成虾青素和无虾青素饲料组。Thuenhan(1990)认为类胡萝卜素是动物体内非酶型的断裂性抗氧化剂。许多研究表明,在机体衰老、患病及炎症过程中,体内自由基增加,而类胡萝卜素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可以延缓衰老和预防癌症。魏万权等(2003)使用三种商品色素(加丽素®黄、加丽素®红和加丽素®粉红)和含有黄色叶黄素的玉米蛋白粉作为着色的色素来源,探讨了色素对塘虱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加丽素®黄、加丽素®红和加丽素®粉红都能够对塘虱进行有效着色,加丽素®红和加丽素®粉红的着色效果可能更好。为了达到较好着色,饲料中类胡萝卜素色素的有效含量(即阿卜酯、角黄素或虾青素的含量)应不低于50mg/kg,着色时间不低于8周。

3着色剂的其它特殊功能
  除着色作用外,部分着色剂(主要是类胡萝卜素类)还具有许多生理功能,它是许多物种包括人类必需的营养成分,在进化中起主要的作用:①抗氧化作用。家禽需要类胡萝卜素用于健康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在生长快速的胚胎期,较高的代谢率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引起分子的氧化损伤。种禽通过将大量储存的类胡萝卜素转移到蛋黄,提供对胚胎的保护以防止这种氧化危险[14]。②类胡萝卜素是VA的来源。一些类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视觉、生长、繁殖、皮肤和粘膜发育及抗感染所必需的VA。对草食动物和素食者而言,这些类胡萝卜素实际上是VA唯一的天然来源。③保护机体免受损伤。辐射、活动性环境或新陈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和感染因子如细菌和真菌,损害细胞和组织,引起疼痛、疾病和过早死亡。类胡萝卜素吸收并反射辐射、终止并清除不需要的化学反应,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和解毒过程,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肿瘤生长速度,促进伤口愈合。④维持身体功能。类胡萝卜素与细胞膜、蛋白质和酶的特定功能有关,还有助于维持水平衡和细胞呼吸。⑤信息传递。类胡萝卜素是信息传递的关键,没有类胡萝卜素,将不可能有视觉,嗅觉和味觉也将收到损伤。⑥提高繁殖性能。健康的种禽有更多的类胡萝卜素提供给雏禽,储存有足够类胡萝卜素的胚胎有更多的存活机会。类胡萝卜素对早期胚胎的呼吸功能有作用。具有鲜艳喙的雏鸡会被父母优先对待。由于疾病,虚弱或营养缺乏的原因造成的颜色损失与受损的繁殖力相关。⑦参与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一起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还保护有机分子防止其受到氧化破坏,可以说,没有类胡萝卜素,就没有光合作用,也就没有生命。

4 结语
    着色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色泽的要求、动物对色泽的需求以及全球化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集约化养殖体系的形成和畜产品安全标准的逐步完善和提高,天然的着色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合成着色剂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当今动物营养领域研究的重点。为了保证化学合成色素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可溯性强和环保标准[15]。另外,近四十年的实际应用也证实了许多着色剂是安全有效的,它们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颜色的需求,增进食欲,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饲料和养殖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原料—动物—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来选择适宜着色剂应用于生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13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很有研究价值的!
发表于 2008-5-13 1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盼所有饲料添加色素时都选天然色素!
发表于 2008-5-13 1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研究植物天然色素,最好还是本色,不需加的大家都最好别加
发表于 2008-6-10 1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赛公司为您提供饲料外观改良剂---------------- 柠檬黄

欢迎各位业界同仁咨询,,订购!!


    广州优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食用合成色素及各类染料着色剂的企业,我们已经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染料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中国建立全新产品品牌。我们致力打造高品质染料着色剂的同时,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为用户带来高效的服务和支持。我们的食用色素产品种类齐全: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赤藓红、亮蓝、靛蓝、喹啉黄、亮黑、果绿、葡萄紫、巧克力棕、二氧化钛TIO2等以及美国FDA认证的FD&C系列Yellow5、Yellow6、Red3、Red40、Blue1、Blue2色素产品,我们还提供酸性蓝9#、酸性黄23#、酸性大红等酸性染料及各类适合农药、复合肥、饲料的着色剂。
    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酒类、化妆品、医药、日化、烟草、玩具、农药、化肥、饲料等多个行业。

    优赛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
  
    优赛公司的饲料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添加量小,成本低,产品耐酸、碱和高温,重金属含量极低,不会带入二次污染,着色后产品外观光亮,着色均匀且牢度好。欢迎咨询!

http://www.colorbank.com.cn/

020-82316260


[ 本帖最后由 uchoice 于 2008-6-12 10:18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1 09: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下柠檬黄可以给机体作色么
发表于 2008-6-15 2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诺特天然色素.nttrss@126.com
发表于 2008-6-16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于黄辣丁着色方面的资料吗?据说用玉米蛋白粉的效果比较好。
发表于 2008-6-16 09: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了,认真读了一下,收藏了!
发表于 2008-7-7 18: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肉鸡最喜欢什么颜色的饲料?有此类产品的朋友和我联系一下13354477889:guzha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00: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