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2|回复: 3

新城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0 1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等,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典型新城疫特征为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泄殖腔出血、坏死,腺胃乳头、腺胃和肌胃交界处以及十二指肠出血,慢性病例常有呼吸道症状或神经症状。虽然已经广泛接种疫苗预防,但该病仍不时在养禽业中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禽病之一。   历史与分布一般认为,新城疫1926年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但也有资料认为,此前朝鲜已有类似的疾病发生。Doyle(1927)首次证实该病由病毒引起,命名为鸡新城疫,以便与当时欧洲流行的禽流感相区别。自那以后,新城疫不断传播,至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暴发该病的记载或报道。目前,新城疫仍广泛存在于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该病时有暴发,使养禽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新城疫的报道最早见于1935年,但估计在此之前已有新城疫的流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对新城疫的防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部分鸡群均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接种,所以在大中型鸡场已很少有急性新城疫的暴发。但是,这些鸡场中仍有非典型的新城疫或鸡群带毒现象,而在农村散养鸡中,尤其是在冬季,仍时有急性新城疫的发生。多种禽类均为新城疫病毒的天然易感宿主,包括鸡、火鸡、雉鸡、鸽、珍珠鸡、鹧鸪、鹌鹑、鹅、孔雀、鸵鸟、猫头鹰、企鹅、麻雀、天鹅、军舰鸟、鵜鹕、热带鸟、火烈鸟、鹳、苍鹰、麻鴴、褐雨燕、秃鹫、鱼鹰、游隼、水隼、长脚鹰、松鸡、雷鸟、鹤、秧鸡、大番鸟、鸨、水鴙、涉水鸟、海鸥、海雀、海鸠、毛腿沙鸡、斑鸠、各种鹦鹉、杜鹃、翠鸟、食蜂鸟、犀鸟、啄木鸟、巨嘴鸟、歪脖鸟、阔嘴鸟、麻雀、百灵鸟、夜莺、伯劳、太平鸟、食虫鸟、太阳鸟、金丝雀、织巢鸟、椋鸟、八哥、黄鹂、卷尾鸟、风鸟、乌鸦等200多种。   人类感染新城疫病毒后,偶尔有眼结膜炎、发热、头痛等不适。   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禽或带毒的表面健康禽类,很多养鸡场由于密集地接种了新城疫疫苗,虽然避免了新城疫的暴发,却不能根除鸡群的带毒,如将敏感的鸡群引入到这样的鸡场(群)内,或将鸡场(群)内的表面健康鸡移到免疫力不足的鸡群(场)中,则往往可以引起新城疫的暴发。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病死鸡的不恰当处理,带毒的表面健康鸡、以及所产蛋品的上市贸易,带毒种禽、野生鸟类、观赏鸟、赛鸽的流动,受病毒污染的人、设备、空气、尘埃、粪便、饮水、垫料及其他的杂物均可以使病毒不断传播。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病毒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季最为严重,不同日龄的鸡均敏感。对鸡新城疫临床症状的描述,有几种不同的分型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新城疫的暴发初期,鸡群无明显异常而突然出现急性死亡病例。   急性型:在突然死亡病例出现后几天,鸡群内病鸡明显增加。病鸡眼半闭或全闭,呈昏睡状,驱赶或惊吓不愿走动,头颈卷缩、尾翼下垂,废食,病初期体温升高,饮水增加;但随着病情加重而废饮,冠和肉髯紫蓝色或紫黑色,嗉囔内充满硬结未消化的饲料或充满酸臭的液体,口角常有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有啰音,张口伸颈,同时发出怪叫声,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混有多量黏液,有时混有血液,泄殖腔充血、出血、糜烂。产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完全停止,蛋壳褪色或变成白色,软壳蛋、畸形蛋增多,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接近100%。慢性型:在经过急性期后仍存活的鸡,陆续出现神经症状,盲目前冲、后退、转圈,啄食不准确,头颈后仰望天或扭曲在背上方等,其中一部分鸡因采食不到饲料而逐渐衰竭死亡,但也有少数神经症状的鸡能存活并基本正常生长和增重。   (二)美国《禽病学》(B.W.卡尔尼克主编)的分型 Doyle氏型:可发生于各种日龄的鸡,呈急性、致死性败血性感染,有明显的消化道出血病变,被称为嗜内脏速发型新城疫(VVND)。 Beach氏型:可发生于各种日龄的鸡,呈急性、致死性感染,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被称为嗜神经速发型新城疫(NVND)。 Beaudette氏型:一般只引起发病幼禽死亡,病原为中发型新城疫病毒。 Hitchner氏型:一般只引起轻度呼吸道症状,由缓发型新城疫病毒引起。无症状肠型:由缓发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   (三)典型和非典型新城疫   典型新城疫:相当于上述的急性型和最急性型新城疫。   非典型新城疫:这种类型的新城疫无论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均不易诊断为新城疫,但当进行病原分离时,却往往能分离到有致病性的新城疫病毒,这一类型的新城疫在临床上有以下特点。   在产蛋鸡,产蛋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随之下降,其他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或死亡数略有上升,也可能有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和死亡数明显增加,但很少见有消化道明显出血的病例。在非产蛋鸡,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有的鸡群可能仅见少数鸡只有摇头和咳声,有的可能只在安静时才能听到轻微的呼吸道啰音,有的鸡群则可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喉头充血、出血,甚至咳血,但死亡率不高,一般不超过30%。在疾病的初期,很难发现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但在疾病后期的死亡病例中,偶尔可发现个别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出血的病例。   上述几种对新城疫的分型描述,其侧重点不尽相同。   从美国《禽病学》的分型方法来看,似乎将病型的形成主要归于病毒的作用。但实际上,新城疫病型的形成,既与病毒的毒力有关,也与受感染鸡的免疫状况有关。例如,对于高致病力毒株或速发型毒株,如果感染非常敏感的鸡群(如无接种过疫苗、免疫失败或接种疫苗时日已久,特异性免疫力已基本消失等)则临床上往往会出现典型的新城疫(最急性型、急性型、Doyle氏型)。但当同样的毒株感染有不同程度免疫力的鸡群时,则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和病变。例如,当循环抗体未能完全阻止病毒在体内的扩散,一些病毒可能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病鸡神经症状的出现,出现慢性型或Beach氏型新城疫的神经症状;而当循环抗体能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病毒虽未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内,但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不足,则病鸡可能出现类似Beach氏型新城疫的呼吸道症状。至于Beaudette及Hitchner氏新城疫或非典型新城疫,则既可以由非高致病力的中发型或缓发型的毒株感染敏感鸡而引起,也可以由高致病力、速发型毒株感染免疫保护力已很强、但仍有缺陷的鸡群而形成。例如,当循环抗体已很高,但局部免疫力不足的鸡群感染高致病力的毒株时,也可能出现仅见轻度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的非典型新城疫。因此,当发现典型新城疫时,可以肯定病毒是高致病力的,但当遇到非典型新城疫时,则一定要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分清鸡场内存在的新城疫病毒到底是高致病力的毒株还是中发型、缓发型的疫苗株,这对我们在制定防疫措施的决策上是至关重要的。   火鸡、鸽、珍珠鸡、雉鸡、鹌鹑和鹅等感染新城疫后的临床症状与鸡基本相同,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已。肉眼病变在急性和典型的新城疫,病死鸡鸡冠和肉髯紫黑。口腔内充满黏液,嗉囔内充满硬结饲料或充满气体和液体;泄殖腔充血、出血、坏死、糜烂,带有粪污;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及腺胃与食道交界处呈带状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有时还见有溃疡灶;十二指肠以至整个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喉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心冠沟脂肪出血;输卵管充血、水肿,其他组织器官无特征性病变。   非典型新城疫病例大多可见到喉气管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输卵管充血、水肿;早期病例一般难发现消化道黏膜出血,在后期病死鸡中,如多剖检一些病例,有时可发现腺胃乳头和肌胃角膜下、十二指肠黏膜轻度出血。   组织学病变大部分脏器均有血管充血出血的病变,消化道黏膜血管充血、出血,喉气管、支气管黏膜纤毛脱落,血管充血、出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大脑、中脑等中枢神经系统见典型的非化脓性脑炎,神经元变性,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胶质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套。由于急性、典型新城疫的症状和病变与高致病力禽流感十分相似,因此,仅凭症状与病变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可参考鸡群的免疫程序和血凝抑制抗体滴度作出判断,如已有明显的新城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又有新城疫免疫失败,抗体滴度很低的记录,则可初步判断为新城疫。至于非典型新城疫,由于其呼吸道症状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感染和非高致病力禽流感相似,而减蛋综合征、禽流感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产蛋下降,所以凭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作出非典型新城疫的初步诊断,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其他的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一)病毒分离与初步鉴定可采集病、死鸡的气管、支气管、肺、肝、脾、粪便、肠内容物或泄殖腔和喉气管拭子作为分离病毒的样品,对于慢性和非典型病例,可采集脑组织。将病料研磨成乳剂,按1∶5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成悬液,离心后用过滤器除菌或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除菌。首次分离病毒最好经尿囊腔途径接种9~10日龄鸡胚,最好是SPF鸡胚或非免疫鸡胚,接种后置37℃恒温箱中培养。鸡胚接种后有以下几种情况:如鸡胚在接种后72h内死亡,胚体全身出血,尿囊液HA呈阳性,有可能为强毒;鸡胚可能不死亡或第5d~6d才死亡,胚体轻度出血或无出血,HA呈阳性,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弱毒;鸡胚不死亡,HA呈阴性,病料中可能无病毒或病毒的含量很低,此时可将鸡胚尿液再盲传1代。   (二)病毒的进一步鉴定因禽流感病毒、减蛋综合征等其它一些病毒也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活性,所以在HA呈阳性后,还必须用新城疫抗血清对分离的病毒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最好同时分别用新城疫、禽流感和减蛋综合征的抗血清与分离物做HI试验。如果新城疫抗血清能抑制被分离物的HA活性,而其它血清不能将其抑制,则被分离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如病毒的HA活性分别能被新城疫及禽流感的抗血清所抑制,则提示分离物中在感染了新城疫的同时还合并感染了禽流感。   在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后,还必须进行病毒的毒力测定,以确定被分离的病毒是野外强毒还是疫苗株病毒。作为一般生产性诊断,可将分离的病毒接种非免疫鸡或SPF鸡,如果病毒能致死敏感鸡,则可确诊。   必要时也可进一步作致病指数的测定,包括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脑内接种指数(ICPI)、静脉接种指数(IVPI)、已凝集的红细胞洗脱速度、蚀斑形成特点、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等。   (三)其他诊断方法其他诊断方法包括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血清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探针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由于目前鸡群已普遍接种新城疫的疫苗,血清学方法如未能区分抗体来自疫苗还是野外病毒之前,必须比较感染前后的抗体滴度是否有明显上升,才具有诊断意义。新城疫是危害严重的禽病,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法令和规定,对疫情进行严格处理,必须认真地执行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卫生防疫措施,以便减少暴发的危险,尤其是在每年的冬季,养鸡场均应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按规定,怀疑为新城疫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确诊后立即由当地政府部门划定疫区,进行扑杀、封锁、隔离和消毒等严格的防疫措施。   对假定健康的鸡群及受威胁的鸡群应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般可用5~10倍IV系疫苗作肌肉注射接种。紧急接种后几天,鸡群发病数或死亡数可能会有3d~7d的上升,然后会逐渐下降及至正常。对这样的鸡群,适当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可减少死亡损失。   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家许可使用的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尚未进入大生产的实际应用。弱毒疫苗中,又有毒力比较低的缓发型疫苗株,例如F株、LaSota株、(国内称为Ⅳ系)、HitchnerB1株(国内称为Ⅱ系)、Clone30(克隆30)株、V4株等;也有毒力较强的中发型毒株如Mukteswar株(国内称为Ⅰ系)、H株、Komarov株及Roakin等。虽然上述缓发型毒株毒力较低,可用于未经过免疫的鸡群做首次基础免疫,但有时接种疫苗后几天内也可能有轻度的呼吸道应激,如呼吸道啰音、咳嗽等。至于中发型疫苗,由于毒力较强,只能用于经过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用,如将此类疫苗用于无抗体的鸡群或日龄较小的鸡群,则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和不同程度的死亡损失。   缓发型疫苗,可经点眼、滴鼻、饮水、气雾或肌肉注射等途径接种,其中以滴眼、滴鼻和气雾途径的效果较佳;中发型疫苗,则常常采用肌肉注射途径接种。   免疫程序应根据鸡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要特别注意加强鸡群的局部免疫力,以下介绍的是一个在环境比较复杂和受新城疫威胁较严重的地区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在环境较干净的地区,接种次数可适当减少。 1日龄,用克隆30、Ⅱ系或Ⅳ系滴眼、滴鼻免疫。 10~15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灭活油乳剂疫苗(0.3ml~0.5ml/只),同时用克隆30、  II系或IV系疫苗滴眼、滴鼻免疫一次。 25~30日龄,用克隆30、Ⅱ系或Ⅳ系疫苗滴眼、滴鼻免疫一次。 45~50日龄,用Ⅳ系或Ⅰ系疫苗肌肉注射。   开产前1个月,肌肉或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疫苗。   开产后,每1~2月用Ⅳ系疫苗喷雾或滴眼、滴鼻一次。   开产中期(42~45周龄),肌肉或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疫苗。   在免疫接种后,必须定期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由于在接种疫苗后,鸡体内形  成对新城疫有抵抗力的相关因子很多,包括与体液免疫有关的HI抗体、中和抗体、沉  淀抗体,与细胞免疫有关的各种因子,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干扰素、补体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等。因此,可以说目前仍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能真正全面反映鸡群免疫力的评价体系。而由于HI试验比较容易操作,而且它能大体反映体液免疫中其他抗体的出现和消长的规律,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们通常多用HI效价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在尚未有其他更科学的评估体系出现之前,它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方法。一般地说,HI效价在6log2以上时,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损失,8log2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损失,而10log2以上时,基本上可避免产蛋的急剧下降。   实际上,在用HI进行监测时,必须注意由于雏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反应尚未健全,所以无论采用什么疫苗、什么途径接种,其HI效价都比较低,这也是在生产中很多雏鸡群虽已接种一次或多次疫苗,但仍不时发生鸡新城疫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问题是HI抗体的均匀度问题。在评价免疫效果时,HI抗体的均匀度及平均滴度都是相当重要的,但即使平均滴度已很高,而其中仍有部分鸡的滴度很低时,则一般都必须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5-10 13: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学习了,不过我还是希望楼主多弄点实际的东西,那样实际点!
发表于 2008-5-11 18: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理论了,:liuhan: :liuhan: :liuhan:
发表于 2008-5-11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一般,很教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2 17: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