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养猪者合作社取得的初步成效
从今年4月26日到5月10日,仅半个月的时间,就在我市建成了24个养猪者专业合作社,其中广武镇8个、高村乡4个、王村镇3个、高阳镇2个、城关乡1个、金寨乡1个、北邙乡1个、豫龙镇1个、乔楼镇1个、庙子1个、京城与索河办共建1个。养猪专业合作社共吸取纳社员778个,存栏生猪51023头。养猪专业合作社建成后,经过二个多月的运作,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扩大了农户家庭的生产规模。建立合作社以后,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形成了“龙头企业+养猪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使农村家庭经营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户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力要素得到合理整合,社员发展信心倍增,家庭经营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如广武镇衡心养猪合作社新增养猪户47个,占社员羞数的555;扩大规模的社员有20个,占社员总数的24.1%,该社社员张心支入社前在家养猪,一直想扩大规模,但又没有信心,迟迟不敢行动,入社后由于饲料采购、猪病防治、生猪销售等方面有了可靠的保证,就投资6万元在自家责任田上建起了一个25头母猪生产规模的猪场,年出栏商品猪达400头以上;社员张福增由存养20头母猪扩大到40头母猪,规模翻了一番;社员祝老五由饲养200头猪,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饲养规模增到300头。广武镇三官养猪合作社的社员李培义,养殖规模由200头,也增加到350头。
2、实行了专门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推动了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合作社以后,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了生产合同、合作社根据合作条款要求社员按照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很快得到实现,将建成真正的无公害或绿色商品猪生产者基地。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就能够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注册商标、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如广衡心养猪合作社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做为合作社第一届理事全重点工作,计划2005年合作社养猪小区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2006年实现无公害产品认证。龙头企业益民公司邀请专家对所带动的11个合作社进行无孔不入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合作社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荥阳市畜牧中心也以此为契机,免费为合作社社员发放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从种猪引进、生产投入品购进与使用,防疫消毒、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到商品猪出栏,各个环节都给以规范,为合作社社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3、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共同努力,构筑了新的技术推广平台。成立合作社以后,农民获得生产新技术的机会大大增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为了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利用自身科研机构或者委托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为农民提供最新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如龙头企业益民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提供益民饲料每袋便宜5元,年底按采购数量再返合作社每袋3元,收购合作社社员商品猪随行就市,并高于本地0.1元/公斤支付现款,在行情较差的年份,承诺
每头生猪有50元以上的利润。二是合作社为科研院所提供了推广先进技术及产品的平台,改变了过去面对千家万户,缺乏有效组织手段的局面。合作社为技术推广平台极大地降低了技术推广成本。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由过去走出门求技术,变为现在在家挑技术,获取技术的成本也在幅降低。
4、增加了龙头企业带农户的数量,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建成合作社以后,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龙头企业的服务通过合作社组织与实施,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压力,可以放手开拓市场,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郑州市衡心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养种猪的龙头企业,过去仅带动周边26家农户养猪,成立合作社以后,通过为社员提供统一供给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种、统一销售等服务,并为贫困户养猪提供优惠帮扶措施等,带动农户迅速增到83户,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增长3.1倍。
5、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与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把千家万户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条件。一是合作社统一采购饲料,能够享受批发价,出厂价等优惠价格,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如乔楼镇养猪合作社成立后,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统一购买中英合资纽特奇公司的饲料,饲料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社员凭证购料,每吨优惠150元。广武三官养猪者合作社统一购买消毒药,每瓶价格从过去的16元下降到8元。二是合作社通过产品统一销售,可以与买方讨价还价,提高产品价格。如衡心养猪合作社6月10日组织外销200头仔猪,每头仔猪多赚了20元。三是成立合作社以后,广大社员都能享受到龙头企业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社员实现零销售成本。如广武镇广武村养猪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生猪,解决了社员的后顾之忧,在生猪集中出栏,数量较多时,龙头企业上门收购,保证不低于市场价,出栏较少时,由理事长与经纪人联系,要求其上门收购,价格不得低于集中由购价格,否则经纪人以后不准到合作社收购生猪。这一措施实施后,小户出售生猪的价格每公斤提高了0.2元。
6、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稳定。合作社建立以后,群众纷纷反映现在村里的风气比过去好了,社员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打牌赌博的少了,学习技术的多了;无事生非的少了,邻里关系密切了,大家聚在一起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了。如广武衡心养猪者合作社的社员张建,是个盲人,入社前家里穷,只有一间房,儿子、女儿大了外出不知去向。夫妻俩养猪没技术,养猪成活率低,喂了1头母猪,入社后母猪扩大到5头。有一天猪半夜下仔发烧,也没奶水,当即合作社派人为母猪输水,保住了一窝猪仔,减少了2000多元的损失,夫妻俩合计着扩大规模,本社社员梁金舟等三名社员得知此信,组成帮扶组,冒着酷暑,义务为张建家建猪舍,张建讲,猪舍弄成后,合作社理事长苏新民赊给他家10头母猪,他家母猪可达15头,年出栏商品猪300头以上,年收入6万元应该没问题。
二、合作社成立的过程
我市养猪者合作社的建立共分五个阶段:第一、辅导员向广大养猪户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农民入社的好处等内容,使养猪户搞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认识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按照自愿入社的原则,由农民自己填写入社申请书,填写申请书后即成为合作社的社员;第三,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规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并
选举出一名理事长和一名监事长。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选举出来以后,由他们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选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会计和出纳可以由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兼任,也可在其他社员中产生;第四,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章程规定,由社员大会确定会费和股金的数额;第五,确定办公场所,配备基本办公设施,达到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或手机;第六,验收、挂牌。6月21日,郑州市农业局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验收标准对我市养猪者合作社进行了验收。我市24个养猪者合作社全部符合验收标准,考核组分别为其发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牌子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三、合作社的运作
1、培训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促进养猪者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我市养猪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以后,荥阳市畜牧中心组织召开了由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参加的培训会议,由郑州市辅导员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重点讲授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管理方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生产协会及行业协会的关系、有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培训,使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学习掌握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方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规范化运转轨道。
2、合作社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财会制度、理事会职责、监事会职责、社员大会职责、理事长职责都已装框上墙。
3、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社员提议,理事会研究,社员大会通过决定,如我市衡心、三官等合作社在民主决策上做得很好。
4、建立定点联系制度,保障养猪专业合作社长期稳定发展。为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稳定发展,真正做到为社员提供良好服务,市畜牧中心制订了专业合作社定点联系制度,由业务骨干组成联系小组,联系定点合作社。联系小组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时刻掌握合作社的发展动态,经常入社进行信息指导,技术服务,规范其民主决策及会议记录,使合作社始终按照章程运作。由于市畜牧中心广大干群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我市养猪合作社运作相对规范,在郑州市农业局举办的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的经验交流会上,13家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在大会上发言,我市发言的有7家,占53%。7月中旬,我市10家运作规范的养猪合作社在市畜牧中心的帮助下,向农业部上报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项目”。
四、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目前尚无法定依据,按“合伙企业”注册,属无限责任公司,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
2、养殖用电存在按工副业用电标准收取的现象,合作社员希望政府尽快协调按农业生产用电标准收费;
3、合作社社员大部分在庭院内养猪,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养殖污染严重,我市开展的小型沼气项目虽然也解决了一些合作社社员的养殖污染问题,但不能解决合作社规模饲养的社员的养殖污染问题;
4、养殖用地问题,在个别乡镇仍没有彻底解决;
5、融资难仍是合作社社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五、建议
1、出台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我市合作社社员用地、用电、用水收费标准和政策;协调社员融资渠道,简化融资手续。
2、建议政府扶持合作社建立公共设施。如:人工授精设备、装猪台、大型地磅、饲料加工设备等。
3、建议合作社养殖小区认定与无公害产地认定相结合,加快我市无公害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的步伐。
4、建议帮助解决合作社养殖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问题,发展“养殖—沼气—种植”模式的生态农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