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把奉若神灵的《猪病学》第八版的一段抄给大家:
1897年首次报道胃食道区溃疡,但直到现代畜牧业生产实践得到发展后人们才开始注意这种疾病。随着圈舍和饲喂新技术的发展,食管区胃溃疡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流行暴发于北美和欧洲。无论在世界何处只要采用圈养和以谷物为原料的饲料,胃溃疡就会发生。这种疾病在经济上有重要意义,尽管人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但这种病仍然显得日益重要。
再把书中的“表48.2 世界食管病变屠宰调查分析”推荐给大家:
年份 国家 检查数量 有病变比例(%)
1939 美国 2000 5
1963 美国 443 86
1963 美国 610 91
1966 加拿大 198 69
1974 巴西 3113 78
1974 日本 73 100
1974 匈牙利 13400 13
1979 古巴 2457 20
1987 澳大利亚 5000 99
1990 新西兰 2661 32
1992 美国 600 65
1995 荷兰 274 75
1995 荷兰 184 89
1990年以后的调查表明,最低检出率为32%。因为食道和胃的溃疡发生很快,有的愈合也很快,有些病例到屠宰的时候已经痊愈。送入屠宰场的外观健康猪尚有32%以上的有食道和胃溃疡,对于我们饲养的生长阶段猪群,胃溃疡的发病率不会低于50%。
我们的猪群一定不同程度存在胃溃疡,关键是我们对胃溃疡的重视不够。
2、什么情况怀疑有胃溃疡
2.1 外观健康猪采食后出现呕吐,吐后又吃(或吃呕吐物),应该怀疑有食道和胃溃疡。研究证明,此现象是由于食道下端和胃入口出现溃疡,采食后有痛感,出现呕吐;但患猪食欲正常,呕吐后有饥饿感,仍然回来采食。患猪,即使外观健康、食欲良好,其生长速度也会比正常猪慢很多,至少会慢15%以上!健康猪日增重650克,患猪日增重不会超过550克,1天差2两,10天差2斤,一个月差6斤。少长6斤,损失超过20元。
2.2 皮肤苍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被毛粗糙,应该怀疑有胃溃疡。
2.3 黑色粪便、腹痛表现(如磨牙、弓腰)、呕吐等,应该怀疑胃溃疡,并且存在慢性胃出血。
2.4 外观健康猪突然死亡,尸体急剧苍白,不久迅速腹胀等症,应该怀疑胃溃疡。
2.5 剖检可见食道下段和胃粘膜增厚、粗糙、裂隙,糜烂、溃疡,陈旧性出血瘢痕,可以确诊有胃溃疡。
3、为什么现代养猪条件下胃溃疡发病率增高?
3.1 胃酸分泌过多是造成胃溃疡的根本原因
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可以提高日增重,但是也需要更多消化酶和消化液,同时刺激胃粘膜分泌较多的胃酸。胃粘膜可以抗击胃酸的腐蚀,只限于一定水平胃酸,胃酸过多,超过胃粘膜能保护水平,胃粘膜就被胃酸“烧”坏了!
3.2 饲料颗粒过细
从消化角度看,饲料越细,越容易消化。但现代研究已经证明:饲料过细改变了猪先天性对饲料消化习惯,不利于保持胃内不同区域的酸碱度,是造成胃溃疡主要因素。
3.3 颗粒料引起胃损伤
颗粒料具备促进采食,生长快,浪费少,便于管理等优点。美中不足是加工过程中,高温可导致淀粉凝胶化,易于引起胃溃疡。
3.4 玉米为主的饲料更易引发胃溃疡
研究证明:以玉米和小麦为饲粮的配方比燕麦和大麦配方更容易引发胃溃疡,因为玉米和小麦的粗纤维含量低。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麦麸可以减少胃溃疡发生。但,如果麦麸被磨得很细,则不具备此效果。由于麦麸价格很高,一般用稻壳粉替代。稻壳粉虽然提供了粗纤维,但由于粗纤维增加会降低饲料消化率和营养吸收率,也就影响了日增重和料重比。正是营养学家与兽医专家在粗纤维和饲料细度上的矛盾,才使胃溃疡成为一个不可消灭的疾病。在中国,不可能把猪饲料中的玉米换为燕麦,不可能把饲料的颗粒和纤维控制在不出现胃溃疡的水平。因为,满足兽医要求不出现胃溃疡的饲料,在日增重和料重比上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
3.5 饲料品质影响胃溃疡的发生
饲料发霉、脂肪酸败、缺乏硒和维生素E,不利于粘膜保护,易于发生胃溃疡。
3.6 猪群密度增加胃溃疡发病率提高
有学者试验表明,把每头猪平均面积从0.55m2增加到0.77m2,可以明显减少胃溃疡发病率。
3.7 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分泌胃酸,厌氧菌感染使受损伤胃粘膜坏死,加重了溃疡。
3.8 蛔虫卵感染可以产生胃溃疡
蛔虫卵感染可发刺激胃粘膜分泌胃酸,同时破坏胃粘膜完整性,对胃溃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述8个原因,除第5项饲料的质量和第7项猪饲养的密度可以通过业主努力改善,第7项细菌感染和第8项蛔虫卵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之外,其他4项都是现代养猪条件下不可改变的,可以说在现代养猪条件下胃溃疡很难根治,只能减少发生!
4、怎样减少胃溃疡的发生?
4.1 添加5%--10%的麦麸
即有利于预防胃溃疡,又有利于预防水肿病。
4.2 添加制酸剂
碳酸钙和氧化镁,即有利于缓解胃的酸度,又有利于止痛。
4.3 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
无酸无溃疡,适度控制胃酸是关键,以西米替丁为代表,是目前人类治疗胃溃疡最常用药物。
4.4 增强胃粘膜屏障作用
以前列腺素E为代表,对胃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加速损伤粘膜的修复。
4.5 杀菌抗感染
阿莫西林和替硝唑合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全面控制,即控制幽门螺旋杆菌,又杜绝厌氧菌继发感染。
4.6 控制胃溃疡的复发
西米替丁不仅能减少胃酸分泌,还可以加速胃粘膜修复,维持较长时间不复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