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3|回复: 6

影响全价饲料饲喂效果的主要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7 17: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响全价饲料饲喂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玉米
  加量占60-70%左右。
  1、它的营养价值是:可利用能值高,蛋白含量低(7-9%),维生素B2 、烟酸少,VD3和VK缺乏。
  2、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
  (1)水分:含水分高的玉米,其养分含量也降低,而且易滋生霉菌,引起腐败变质,甚至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且玉米籽实外壳有一层釉质,可防止水分的散失。
  (2)贮藏时间:随贮存期延长,玉米的品质相应变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和色素含量下降,有效能值降低。
  (3)破碎粒度:玉米破碎后即失去天然保护作用,极易吸水、结块、霉变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
  (4)霉变情况:干果寄生性曲霉群在相对湿度70%、水分含量14—14.5%时就可以滋生。霉菌及其霉毒素对玉米品质最大的影响是降低适口性和畜禽的增重,甚至产生特异性中毒症状。如黄曲霉素使鸡腿畸形和死亡。
  (5)缓解措施:在霉变的玉米中添加VA、VD3、VE可缓解中毒程度。
二、小麦
  1、小麦的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和玉米相当,粗脂肪低于玉米,但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是谷实类籽粒中含量最高的,能量仅次于玉米。但赖氨酸较低。
  2、饲喂价值:
  (1)小麦对于猪的适口性优于玉米,整粒和碾碎的均好,但是磨的过碎易发生炎症。后期小麦等量代替玉米可改善屠体品质,防治背膘变厚。
  (2)小麦等量取代,饲喂效果不如玉米,仅及玉米的90%左右,产蛋鸡的饲料转化率下降。对肉用仔鸡则引起垫料过湿、氨气过多,生长受抑制、附关节损伤和胸部水泡发病率增加。其机制是由于小麦中含有可溶性多糖——阿糖基木聚糖引起的。它能增加鸡消化道食糜的粘稠度,从而降低养分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
  (3)提高小麦饲喂效果的有效措施是:在小麦日粮中添加特异性的木聚糖酶,可提高养分利用率和鸡的生产性能。
三、高粱
  1、高粱的营养特性:可利用能值高,蛋白含量低,维生素B2、烟酸少,VD3和VK缺乏。
  2、抗营养因子:主要抗营养因子是单宁。有一种辨识方法可以分辨。
  (1)在一个铝的或玻璃盘内,加水约3mm深,在加热器上加热,保持水温60度。
  (2)在一个250ml烧杯中加入7.5克氢氧化钾,15克高粱和70毫升5.25%的次氯酸钠溶液,搅匀。
  (3)将烧杯放入水盘内加热7分钟,然后取出烧杯,漂洗。
  (4)高单宁高粱的籽粒呈现一层很厚的棕黑色种皮,而低单宁籽粒则呈现光亮,接近白色。
  3、单宁的危害:单宁的适口性、养分消化率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鸡影响较大。添加量达5%,雏鸡从7日龄到11日龄的死亡率达70%。
四、小麦麸
  1、营养特性
  (1)蛋白质含量高13%左右,但品质仍较差。
  (2)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B族和VE。
  (3)粗纤维含量高。有倾泻作用,可防便秘。
  2、饲喂价值:一般用于限饲,可调节能量浓度。
五、豆粕和豆饼
  从工艺上区别:大豆经压榨法取油后的副产物为豆饼。大豆浸提法或预压提法取油后的副产物成为豆粕。
  豆饼内常残留4%以上的油脂,可利用能量高,但易酸败。
  豆粕生产工艺:大豆——清理——轧胚——蒸炒——浸提——湿粕蒸烘——冷却——豆粕入库。
  1、营养特性: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豆粕43%,豆饼41%。
  2、常见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因素(对豆粕来讲):
  (1)水分:小于13%适宜,大于13%蛋白质含量降低。
  (2)蛋白质:大于43%。
  (3)抗营养因子:这与蛋白质加热程度有关,具体指标如下:a:脲酶活性0.04—0.2b:氢氧化钾溶解度70%<PC<85%
  3、加工对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适当的加热,可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破坏不够。加热过度是由于加热过程中一些不耐热的氨基酸会分解,如胱氨酸、蛋氨酸;但更主要的是还原糖与氨基酸之间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其导致赖氨酸利用率大大下降,从而引起生产性能下降。
六、棉粕
  棉粕是棉籽经过脱壳取油后的副产物。
  营养特性:蛋白质40%—41%;水分9%—12%;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容易产生精氨酸与赖氨酸的拮抗作用。
  抗营养因子:棉酚及其衍生物。棉酚是存在于棉籽色素腺体中的一种毒素,棉酚摄入后50%集中在肝脏。在体内蓄积,可引起积累性中毒。中毒表现为:生长受阻、生产能力下降、贫血、呼吸困难、繁殖能力下降甚至不育,严重时死亡,剖检可见肺水肿、出血、心脏肿大、胸腔积水、肝脏充血、肠胃炎等。
  饲喂价值:鸡、猪最多不能超过5%,需同时补充赖氨酸。
七、鱼粉
  鱼粉是以全鱼或鱼下脚(鱼头、尾、鳍、内脏等)为原料,经过整株、压榨、干燥、粉碎加工之后的粉状物。这种加工工艺所得的鱼粉叫普通鱼粉。
  如果把制造鱼粉时产生的煮汁浓缩加工,作成鱼汁,添加到普通鱼粉里,经干燥粉碎所得鱼粉叫全鱼粉。
  常见掺假的原料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尿素、菜籽粕、棉籽粕,大多数是价廉且消化利用率低的饲料,因而起不到鱼粉应有作用。
营养特性: 进口鱼粉大于等于63%
国产鱼粉大于等于55%
粗蛋白太低,可能不是全鱼粉,而是下脚鱼粉
鱼粉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比例平衡
进口鱼粉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达5%以上,国产鱼粉约3%—5%
鱼粉中有相当高的B族维生素,尤以VB12、VB2含量高。真空干躁的鱼粉含有较丰富的VA、VD,此外鱼粉中含有生长未知因子。
饲喂价值: 鱼粉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好。使用鱼粉可促进动物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产蛋量和蛋壳质量。
八、肉骨粉、肉粉
  定义:是动物屠宰厂副产品中除去可食部分之后的残骨、皮、脂肪、内脏、碎肉等主要原料,经过熬油(多用干式熬油法)后再干燥而得的混合物,产品中不应含毛发、蹄、角、皮革、排泄物及胃容物。含磷4.4%以上为肉骨粉,4.4%以下为肉粉。
  营养价值:肉骨粉的蛋白质品质总体不好,生物学效价低,饲用价值比鱼粉和豆饼差且不稳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3-27 1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感谢,不用钱就能学到好东西
发表于 2008-3-27 17: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很基础很喜欢!!!
发表于 2008-3-28 15: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点这种好的文章呀
  让我们也好好的学习呀
发表于 2008-3-28 16: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学习学习,非常感谢楼主分享!!:huahua:
发表于 2008-3-29 1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学习学习,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8-5-19 16: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04: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