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消毒牛乳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准适用于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消毒牛乳。
2 引用标准 GB5408 消毒牛乳 GB6914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GB5409 牛乳检验方法 GB7718 食品标鉴通用标准 GB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GB478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5413 乳粉检验方法 GB12399 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 3 术语 3.1 绿色食品 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2 绿色食品消毒牛奶。 指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消毒牛乳。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须用特级生鲜牛乳为原料,按GB6914执行。 4.2 原料产地环境要求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标准。 4.3 感官要求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指标 色泽 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组织状态 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演,无凝块,无杂质和其他异物 滋味与气味 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4.4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项 目 指 标 比重 Y 1.028-1.032 全乳固体 % ≥ 11.2 杂质度 mg/kg ≤2 脂肪 % ≥3.00 酸度 °T ≤18.00 汞(以Hg计) mg/kg ≤0.005 砷(以As计) mg/kg ≤0.1 铅(以Pb计) mg/kg ≤0.05 铜(以Cu计) mg/kg ≤0.50 锌(以zn计) mg/kg ≤10 硒(以Se计) mg/kg ≤0.03 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6 亚硝酸盐(以NaNO2计)mg/kg ≤0.35 六六六 mg/kg ≤0.05 DDT mg/kg ≤0.05 黄曲霉素MI mg/kg ≤0.05 抗生素 mg/kg 不得检出
4.5微生物学要求符合表3规定。 表3 项 目 指标 细菌总数 个/g ≤15000 大肠菌群(近似数)个/100ml ≤40 致病菌 不得检出
5试验方法 5.1比重、全乳固体、杂质度、脂肪、酸度检验方法,按GB5409执行。 5.2砷检验方法按GB5009.11执行。 5.3铜检验方法按GB5413中2.9条执行。 5.4铅检验方法按GB5413中2.9条执行。 5.5锌检验方法按GB5009.14执行。 5.6硒检验方法按GB12399执行。 5.8汞检验方法按GB5413中2.10执行。 5.9抗生素测定:按GB5409中有关章节执行。 5.10六六六、滴滴涕测定:按GB54413中2.11条执行。 5.11黄曲霉毒素MI检验方法按GB5009中2.11条执行。 5.12微生物要求的试验方法按验方法按GB4789的有关章节执行。
6检验规则 样品中的微生物、感官、理化指标如不符合技术要求,应记作不合格。 6.1交收检验 6.1.1组批 6.1.1.1同一生产期内生产的,且经包装出厂的产品为同一批次产品。 6.1.1.2每批出厂产品需进行常规定检验,并附有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签署的质量合格证。 6.1.2抽样 交收检验抽样按GB5408 2.1条执行。 6.1.3交收检验判定规则 6.1.3.1交收检验项目为微生物、感官、理化各项指标及容量偏差。 6.1.3.2受检样品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整批样品为不合格品。 6.1.3.3受检样品检验不合格时,应按抽样规则重新抽取样品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6.2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微生物、感官、理化各项指标。 6.2.2型式检验应由绿色食品质量监督机构定期抽样检验。 6.3判定原则 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可取样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但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准复检。复检符合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贮藏 7.1按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7.2必须符合《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7.3包装按GB5408 3.1执行。 7.4运输、贮藏 7.4.1消毒牛乳应在箱内装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要有遮盖。长途动输应采用冷藏车。 7.4.2消毒牛乳在销售之前应贮藏在温度2-10℃冷库内。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垦司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垦北方食品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锦友、王秀英、庞丰年 王津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