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23|回复: 10

[饲料] 讨论:十万大学生到农村能干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1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日的一则消息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那就是: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五年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2002年左右,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实施的大学生村官工程,颠覆了大学生三个字的传统定义。相当一批毕业生在同辈们拼命留在城市的潮流中,却逆向走进乡村。那些已经当了村官的大学生,他们的真实感受到底如何,试点地区的做法效果如何,对这一决策的实施,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详细] [评论]
  推荐文章:[大学生“村官”的酸甜苦辣] [大学生做村官究竟是看中什么] [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详细] [评论]
  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要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期内享受相应待遇和政策优惠。招聘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第一年人均月薪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3000元……[详细] [评论:大学生是冲着待遇和机会来的?]
  非北京生源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经市人事局批准,可转为北京户口。如果学生工作满两年后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表现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免试入学……[详细] [评论:“村官”工程是作秀还是长期制度]
  仅从四川省村官报考形式来看,虽然报名开始才一天多时间,但截至昨日下午6时,报名参加四川省“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选聘计划的考生已达万余人。其中报名最火爆的是凉山州计划选聘120名,报名人数千余人,报考比例达1∶9……[详细] [评论:大学生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石芳芳说,来农村之前是准备来吃苦的,但两个月干下来,却闲得很。村里给石芳芳安排的工作是管理村里的电子档案,这项工作对她来说好像有点“闲”。对计算机熟悉的她很快就完成工作。在她的印象中,最近最忙的一次还是做选民登记的档案输入整理,整整忙到晚上9点……[详细] [评论]
  有的村民说远征能不能开一个网吧,有的说能不能贷两万块钱呀,呼远征说,你干网吧必须五十台机器以上,每台机器的面积还要够,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两三万块钱我能不能给你贷呢,我一个月只有五六百块钱。我只能帮你小额贷款……[详细] [评论]
  陈利锋当村官以前,曾经在慈溪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其实,做的很多事都与现在在村里做的相似。”她说,一样以文案工作为主,用电脑起草文稿、复印资料、建数据库规整档案等等,在公司时,这份工作大部分人都会,自己并没有任何优势……[详细] [评论]
  有一次,村民代表们在一起讨论村办餐厅聘请临时工及工资问题时,胡天伟坚持认为,临时工的小时工资应该比正式工高,否则请不到人。他的想法遭到一些村民代表的反对,双方发生争论。争论未果,他抛下一句:“你们弄去吧,旅游这事儿我不管了。”说完便站起来摔门而出……[详细] [评论]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哲学、历史学的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这些教育背景与农村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详细] [评论]
  汝洲市的大部分农村仍然处在一种欠发达的经济状态之下,对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开创一番事业的愿望。但现实中创业资金的匮乏、工作环境的恶劣、办事手续的繁杂,以及薄弱的社会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让他们望而却步……[详细] [评论]
  大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没有那些优厚的待遇和政策,是不会有这么大的积极性的。“三年后回来考研加分,继续工作还会解决北京户口,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要有‘门路’才行。没这些(政策、待遇)他们才不会去呢。”吉林大学的小王提到这事情一脸的不屑……[详细] [评论]
  有个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刚下去时热情很高、信心很足,等看到这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小“村官”不但出去没干成事,而且连村里的计划生育等头绪都理不清时,就逐渐对他的来去不闻不问。这位“村官”也开始吊儿郎当起来,两年下来酒量大增,却一事无成……[详细] [评论]

即使大学生能够在村里任职,如果是抱着当“官”的心态来工作,把农村工作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那么即使上了岗,也很难把事情干好。因为农村情况很复杂,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如果不能一头扎到田边地头,与农民一起割麦插秧、犁田耙地,而是整天站在岸上指手画脚,结果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3-25 11: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政策总体是好的

这项政策总体是好的,但是在落实当中确实不要流于指令性,而最应该把那些有事业心(三农)的大学生送到农村去。 目前我们做农村工作,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具体的落实当中有很多交流的差距,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自有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而我们又不能长时间呆在那里。 如果真有一批素质高,觉悟高的人能去当村官,国家的很多支农政策能更好的落实,对于缓解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一大好处。
发表于 2008-3-25 1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只是国家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项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措施。让大学生体验一下农民的艰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发表于 2008-3-25 13: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又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
发表于 2008-3-25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真是太需要知识了,不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大学生就行了,政府应该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发表于 2008-3-25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人去农村,农村发展潜力无穷!
发表于 2008-3-25 16: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并不是像宣传的那么好! 现在很多地方只是把大学生村官当成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完全应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解决,有些每月不超过500元的生活费,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今天,这点费用会留住他们。
发表于 2008-3-25 1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件好事,至少解决了100000人的就业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能证明一切!走着瞧!
发表于 2008-3-30 17: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上山下乡,相信很多都冲着有可能转成事业编或公务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5: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