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
1、秸秆:
作物秸秆内含有可消化物质35%-50%,粗蛋白质含量2%-4%,是无粮型饲料资源中较为理想的一部分。就全国而言,每年各类秸秆产量近6亿吨,其含蛋白质总量约0.2亿吨,相当于2.5亿吨玉米所含蛋白质总量。但是秸秆的细胞具有厚而坚实且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直接喂单胃动物,由于消化功能局限性,很难从其坚厚 的细胞壁保护下的细胞内繁杂的纤维组织间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从饲用效果上考虑,无论多胃动物或是单胃动物,都有个基于秸秆的营养特点而如何科学利用之“生产工艺”问题。
2、青绿饲料:
青经饲料是处于青绿状态的饲料。我国的青绿饲料资源很丰富,有60亿亩草地和果实收获后的鲜秸秆及广泛的山区或平原的闲散青绿饲料植物。处于青绿状态的饲料,特点是含水率较高,通常在80%以上。青绿饲料的粗纤维含量介于精饲料与粗饲料之间。 青绿饲料种类很多,大抵也有三类:一类是人工种植的饲料作物,如黑麦草、紫云英、三叶草、聚合草、甘薯、甜菜、籽粒苋等等;第二类是农作物副产品,如甘薯藤、甜菜叶、白菜帮、萝卜缨、南瓜藤等等;第三类是采集的野生饲料,如葛藤、马齿苋、莆公英、水葫芦、绿萍、鸭跖草、槐叶、柳叶、榆叶、紫穗槐叶等等。 鉴于青绿饲料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饲料中的一个大家族;不同种类青绿饲料之间营养特性差别很大;就是同一种青绿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其营养价值也有很大不同,如青饲料粗纤维含量较低,消化率比较高;青饲料蛋白含量高,多在20%以上,而粗饲料(豆科干草除外)多在10%以下。即使谷物籽粒,其粗蛋白含量也仅在10%上下;维生素含量高。粗饲料几乎不含维生素,谷物饲料维生素含量不高,但青饲料维生素含量很高。以青饲料为基础日粮,通常必须补充维生素;青饲料矿物元素含量也高。以青饲料为基础日粮可以不补充(或仅少量补充)矿物元素添加剂。因此,如何发挥青绿饲料与秸秆饲料的营养互补作用。其关键在于科学利用的问题。
二、秸秆与青绿饲料的应用状态:
1、秸秆:
秸秆发展养殖业,是食草型、节粮型畜牧生产。从大量实践看,此法的关键在于要依据动物生理特点,取实用性强,经济价值显著的科学办法。对于秸秆的应用,当前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传统的干草饲加法,此法被淘汰趋势快,人们日渐明了其非科学性。
二是碱化饲料制作,是利用牛的瘤胃微生物在碱性环境中可有效分解纤维机理,提高秸秆利用价值。但在碱化过程中,原料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受到破坏,不宜在秸秆中广泛利用,只适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少的麦秸、稻秸类利用,此法无发展趋势,
三是氨化秸秆饲料制作,此法是1993年起由德国发展至今,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证明,氨化秸秆没有发展的可行性,其有如下系列缺点:
①对动物能引起氨中毒
②长期使用的地方,积累到氨浓度达到15%-28%时,遇火星即爆炸,带来不安全性;
③与农业争肥、争农忙季节劳力;
④浪费太大,在制作氨化饲料时的氨源用量;在饲喂后约有2/3过剩的氨被白白浪费掉;
⑤氨化秸秆饲料应用效益差。1994年第5期《中国饲料》报道了河南的畜牧与经济专家在《推广氨化秸秆的经济性分析》中,透彻地论证了氨化秸秆的经济劣势,1996年第1期《中国畜牧杂志》也引用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对氨源最高限价的推导研究表明“饲喂氨化秸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氨化成本呈负相关”;
⑥最严重是,这个事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潜在威胁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南非、丹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都发现氨化秸秆饲料致“发狂症”。同时还发现一饲加氨化秸秆的母牛不曾有中毒症状,但其产奶对幼畜有毒。当这种毒素提取物注射到小白鼠身上时,引起了类似行为反常现象,所以,牛肉牛奶中这种毒素的存在对人体健康也是一种潜在性的严重威胁。
四是秸秆微贮饲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 育出的微生物活干菌,经溶解后,兑入浓度1%的盐水 中,再喷洒到铡短的作物秸秆上,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繁殖而形成可饲用的营养物质优势,据研究,此法与碱化、氨化法比,具有污染少、效率高、发展声势大等特点。 对秸秆,还有其他利用法,不再枚举。
2、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畜牧业比美国少用近1亿吨饲料粮,但却多生产了2000多万吨肉。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大量使用青绿饲料。此外,大量青绿饲料“过腹还田”,既减少了肥料开支,又改良了土壤,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国畜牧业大量使用青绿饲料的成功经验,已引起联合国的极大兴趣,认为值得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但从我们自身来讲,对青贮、水贮、堆贮、窖贮等系列“草罐头”的利用形式。也有的是利用塑料袋贮、缸贮的方法。 据研究,根据我国现实对秸秆和青绿饲料利用方式方法的实际郊应,从 现情需要出发,宜采取以下对策可形成投入小、产出大。实效性强、可利于推广的科学发展养殖事业的优势。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