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舍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牛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 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 好。牛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舍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长。 " |6 r2 X* I5 l# v0 l9 X 基本结构: 1.地基与墙体 基深8-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 米。牛舍内墙的下部没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门窗 门高2.1-2.2米,宽2--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窗应 大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3.场地面积 肉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牛场大小可根据 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为场地总面积的15%一20%。由于牛体大 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肥育牛每头所需面积为1.6-4.6平方米 .通栏肥育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每头牛占1.6--2.O平方米。 4.屋顶 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5.牛床和饲槽 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一O.8米,底宽 0.35-0.40米,呈弧形,楕内缘高0.35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米(靠走道一侧)。为操作简便, 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6.通道和粪尿沟 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 则。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宽3米为宜(含料槽宽)。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易,宽0.25-0.3 米,深0.15一O.3米,倾斜度1:50-1:100。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黄牛作为畜力的价值正在日趋下降,而人们对肉奶等畜产品的需要却日趋增 大。为提高肉乳生产水平,役牛转为肉牛是一个客观趋势。目前,我国牛肉牛奶的生产水平较低,人均占用量 也很少,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肉乳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大部分役用黄牛向 肉乳方向改良,已是势在盛行. 各地引种参考原则: ①、大中城市和新的经济区,人口密集,对鲜奶的需要量大,其郊区的荷斯坦奶牛及黄牛,应选用北美型的荷斯坦牛进行提高与改良,培育高产奶牛。 ②、优质草原区及商品粮基地县,有丰富的草料资源,是我国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其黄牛的改良方向应以乳 肉为主,乳肉兼用,可选用欧洲型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等品种改良,部分地区视需要与可能也可以向肉用 方向改良。 ③、半农半牧区、山区和丘陵区,以生产加工奶和肉为主。应主要用西门塔尔牛进行改良,部分地方也可用 欧洲型荷斯坦牛及其他肉牛改良。 ④、牧区,多数自然条件较差,三河牛、草原红牛、新疆褐牛等品种要继续选育提高,并视需要与条件,可 用上述品种或西门塔尔牛改良当地黄牛,发展乳、肉兼用型牛;亦可用夏洛来牛、利木赞牛进行改良,发展 肉用型牛。 ⑤、地方良种黄牛产区,应以开发促保种,优良品系的利用与杂交利用相结合,根据当地人民与市场对乳肉 的不同需要,可分别选用利木赞牛、丹麦红牛、短角牛等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引进品种最好以改良品种为主: 中国良种黄牛在外貌上普遍存在尻部尖斜、股部肌肉欠充实、乳房发育较差等缺陷。为了迅速改进这些缺陷,进一步提高其产肉性能,各品种育种组织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育种方向引用适当的外国品种对本品种进行导入杂交,均取得初步成效。在我国很早就用级进杂交的方法来改进黄牛其杂交效果也很明显。在对黄牛的肉改方面,根据全国20省(自治区)122个商品牛基地县对西杂、短杂、利杂、夏杂等不同杂交组合 平均产肉量统计:一代(195头)为133.4千克,二代(82头)为170.9千克,三代(46头)为170.1千千克,比本地 牛(154头)平均产肉量106.6千克,分别增长25%、60%、60%。肉用杂交牛一代(25头)平均产肉量135.6千克,比本地牛增长22.4%。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