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武汉正大有限公司 武汉 430070) 摘要:中草药作为中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具有高效、低毒、促生长等优点,利用中草药作为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还能保证水产品卫生安全,对我国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探讨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的研发与应用。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除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性添加剂外,大多还含有促生长剂、抗生素、抗球虫药及其他化学合成类抗菌药物,他们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对提高动物生产力水平、推动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非营养性药物添加剂有其不足之处,如果在配合饲料中长期使用,很容易使病原菌株产生抗药性,药性下降,而且易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量增加,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因此,新型安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使用就显得日趋重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廉价、无毒害、无药残、安全方便、功能全面等优点已引起了水产养殖者的极大关注。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将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防治动物疾病,提高生产性能,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我国很早就有记载。例如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载有“麻盐肥豚法”,即“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豚,则肥也”。宋代王愈的《蕃牧纂验方》中说,贯众,皂角煮豆喂马,可去虫添膘。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有,钓藤寸于小麦中,煮熟饲马易肥。清代《活兽慈舟》中有猪“壮膘涿肥法”,列有三个处法,其是“胡麻一升,酒曲四两。食盐半斤,陈皮一斤,砂仁一两共为末,常与糟糠和匀喂饲……不十13而胃开膘起”。近年来,我国相继研制出不少新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一千多种中草药中,已有二百多种作为饲料添加剂原料用,前景广阔。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按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原产物、加工提取物和副产物三类。原产物即为天然产物,经过清洗 干燥、传统炮制、粉碎等简单加工而成的添加物;加工提取物是指天然产物经过提取、精制而成的添加物。如松针活性提取物、党参提取物等;副产物是指天然产物经加工利用后的剩余部分,如党参茎叶、人参渣、沙棘渣等。
2 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
中草药作为添加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天然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取自自然界,成分具有自然结构状态和生物活性,且保持了天然性外源精华。②简便价廉:目前,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有300余种,除少数种植外,大多数为野生,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③多功能性:中草药的组分较复杂,每味中草药一般由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成分组成,常具有多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药效功能。如艾味除具有强心止血的作用外,同时还具有镇静、健胃、抗菌等作用;当归的挥发油,可使子宫节律性收缩减少、子宫肌松缓,其水或醇溶解性的非挥发性物质,则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当机体处于不同病理状态时,中草药就会对机体进行双向的调节,对病灶进行相应调节治疗作用,使机体趋于健康平衡状态。④无毒副作用或很低,不污染环境:化学合成药物作用于机体,会改变体内的酸碱度、渗透压,干扰非病变部位、环节等,易造成对细胞原生质的损害,出现毒副作用。这一作用若超出机体维持平衡的能力,则会引起动物的“药源性疾病”。同时,长期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也会出现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中草药是以动物、植物、菌类和矿物等为原料,具有自然结构和活性,对机体的作用多以激活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其代谢物或加工废弃物回归自然,也可被微生物、酶等分解,重新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此外,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加工和炮制也是采用自然法则,用于添加剂的中草药所含成分多为生物有机物,经过长期筛选,保留了对人和动物有益的天然物之精华,即使用于杀虫和治病的有毒中草药,经过炮制和配伍后毒性消除或减弱。因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对动物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药物残留或环境污染等问题。⑤抗药性小:在养殖生产上应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通常是为了防止疾病或提高生产性能,其用药剂量往往低于治疗疾病的剂量,即亚治疗剂量。长期使用亚治疗剂量的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易诱导病原体产生抗体、药物失活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或原生质代谢过程,从而出现耐药性。天然中草药一般无抗药性或抗药性较小,中草药对动物作用多以提高免疫,增强体质为主,中草药免疫促进因子能有效提高动物体内的抗病因子的功能活性或数量,从而间接的起到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1 增强食欲
目前应用的中草药添加荆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驱虫除积.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镇静安神、清凉度夏、增膘越冬等药理作用。健胃中草药神曲、麦芽、山楂、陈皮、枳壳等具有一定的香味,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家畜唾液、胃液和肠液分泌,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贯众、槟榔等具有驱虫作用,对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有驱除作用。有利于气血运行的中草药有当归、益母草、五加皮等,使机体代谢旺盛,机体强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能够预防外邪入侵。马齿苋含烟酸皂甙、鞣酸、草酸、维生素A、B、C,起促进食欲,加速生长,止痢等作用。
早在民间就应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诱捕、诱钓。在钓鱼爱好者中,为了提高上钩率,常在饵料中加入芳香性中草药及其提起物质,如山奈、丁香油、香精等,其上钩率显著提高,高者可达90%。这些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的中草药一般具有香味、腥味、腐臭味等。研究发现,这些中草药含有大量芳香性的酯、醛、酚、小分子有机酸及含氮化合物等。水产动物对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喜好性,陈振昆[1]报道,在饲料中添加0.25%的陈皮,发现草鱼咬饵次数和啄咬率分别是对照组的7.25倍和2.1倍,说明陈皮对草鱼有较强诱食作用。童圣英[2]报道,可能因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对皱纹盘鲍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Hidaka[3]和Katsuhiko[4]也分别通过实验认为有机酸类会对鲍产生摄食引诱性。有资料显示蚯蚓、山萘、八角、茴香、鱼腥草、旱墨莲等对鱼类有明显的诱食作用[5,6]。
3.2 增强免疫机能
中草药添加剂不但抑菌杀菌,而且能够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一般认为在水产动物发挥抗病作用的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有体液因子和吞噬细胞,体液因子存在血液、粘液中主要包括补体、溶菌酶、蛋白酶抑制剂、干扰素、天然溶血素等。鱼类吞噬细胞有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两种。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性免疫促进剂、增强动物免疫力是提高水产动物抗病力有效方法之一。中草药中所含多糖、生物碱、有机酸、甙类、挥发油等,均能提高机体组织、器官屏障防御功能。多糖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诱导淋巴细胞、脾脏T细胞的增生,增强其吞噬功能,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诱生干扰素等。甙类可诱导细胞产生r一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一2及淋巴毒素等,增加T细胞数量,提高血清补体增强NK细胞的活性,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机酸类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李义等[7]用含0.5%虫草菌粉的药饵投喂罗氏沼虾,能显著提高罗氏沼虾的吞噬活力,其吞噬百分比提高19.7%,吞噬指数由1.140增至1.694。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中所含的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等能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如黄连素可与DNA 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合成,黄柏能影响细菌的呼吸,抑制RNA的合成,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3.3 改良品质,提高产品质量
中药饲料添加剂作为品质改良剂,可对鱼类肉质和肤色改良。由于人工饲料的大量应用,人工饲养的鱼与野生鱼相比肉质风味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人工饲养鱼的肉质风味成分,如游离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醛、酯、酚等的含量和比例发生了变化。中草药中的大蒜、杜仲、沙棘等能有效调节鱼肉中风味成分,改良肉质。
何培民等[8]用螺旋藻投喂锦鲤,发现随着螺旋藻投喂量增加,相同大小,相同部位,鳞片上的黑色素细胞和红色素增加,体色逐渐加深。刘晓明[9]以沸石、沙棘果渣作为添加剂饲喂鲤,所测鱼肉中游离氨基酸提高20% ~30%。
3.4 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是由中草药多种功能共同作用产生的。神曲、麦芽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消化酶及未知促生长因子,能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增加摄食量,降低饵料系数;黄芪、党参、刺五加等含有免疫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麦饭石、沸石、膨润土等矿物存在均匀一致的微孔结构,能释放K+、Na+、Mn+等有益金属离子,置换有毒重金属离子,并吸附水产动物肠道中病菌、有毒气体、毒素等,起到解毒、防病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饲料利用率。
段铭等[10]分别在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和复方中草药投喂银鲫,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含有促生长、抗菌、增强免疫、抗应激等功能成分,结果表明,高剂量复方中草药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和黄霉素组分别高21.5%和14.31% 。向袅和周兴华[11]报道甲鱼饲料中拌入大蒜3 个月可增产20 %左右。王永玲等[12]用6种中草药分别以1%添加到饲料中投喂银鲫,党参组、大蒜组、黄芪组和五加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0.18、7.99、7.31和7.29%,饵料系数分别下降5.9、10.3、6.6和4.4%。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4.1 作用机理尚未完全弄清
中草药成分复杂,作用广泛,既能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又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仍沿着传统的中药理论,其远远不能解释药物的作用机理。现在,很多中草药的主要化学药物成分、单种化学药物成分的作用机理弄清楚,但在中草药间的配伍的化学研究报道较少。主要是因单味中草药化学成分组成较复杂,当多味中草药配伍后,化学成分就会更复杂,再加上药物间化学成分在配伍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如甘草配乌头,由于甘草中的甘草碱与乌头中的乌头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使乌头碱的溶出率降低了22%),即使同种药物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其化学成分、药性、药理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给研究带来较大难度。但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目前科学水平来看,可从药物动力学、生理学、营养学等方面去研究。
4.2 剂型单一,质量不稳定
生产工艺落后,品种单调,加工简单粗糙.科技含量低,给生产和运输带来不便。使用剂量普遍偏大,一般都在1%~2%,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也影响了饲料的营养配比。由于中草药原材料来源广,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草药其成分和功效差异很大,作用效果不稳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配方标准,很难对中草药及其产品作出准确的药效评定和质量监控,致使重复试验或推广应用时出现偏差。
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草药作为鱼用饲料添加剂,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产品多为粗制型,科技含量低,效果不稳定,添加量难以精确控制。为了提高中草药添加剂的质量,使之真正成为高效、安全的绿色添加剂,在应用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当前水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功能类型很多,大多数配方为综合性的配方。在使用中缺少科学指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中草药的配伍较复杂,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副作用。如促进生长应以健胃消食、安神定惊的药物为主;预防疾病,应以抗菌、促进免疫的药物为主。所以设计科学的配方是生产高质量中草药添加剂的关键,在进行中草药配方设计时要根据水产动物的习性、生长阶段、生理状况、养殖条件及季节进行合适配伍、调整。同时所涉及的配方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发挥出中草药的功能。需要考虑以下一些环节:①注意中草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条件性配伍和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②根据水产动物种类、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养殖模式、环境条件、季节以及病害流行情况,适时进行配方调整;③由于产地、季节、炮制方法等因素不同,同一种中草药其成品的性能也会有所差异,会出现同样的配方却产生不同效果的现象,故要注意稳定药材的质量。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对一些中药配伍原则提出质疑,对一些十八反的药物配伍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并不能就此否定中医理论,中医理论的应用在目前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配伍时,应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营养学为指导。 5.2 提纯微量化
目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多为粗制品,即将原料经粉碎后加到饲料中,其添加量一般在1 % ~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使用多以植物的根、茎、皮及生长后期的全草类为原料,这些原料粗纤维含量较高,木质化程度较高。由于植物细胞壁的包裹作用,水产动物对这些粗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很难利用,这对添加剂本身也是一种较大浪费。中草药添加剂的添加量过高也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降低摄食量,同时也稀释了饲料中的营养,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能避免这些问题,经提取的中草药添加剂除掉原料中无用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等,使中草药中的药物活性成分集中,利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
5.3 改进加工工艺
中草药材的加工方法直接影响其有效成分及添加量。有些中草药添加剂,要保证其药效必须大剂量的添加,这一方面导致鱼、虾、蟹等在同等摄食量的情况下摄入的营养物质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使水产动物的采食量减少,直接影响其正常生长。中草药加工的粉末大小与其有效成分的释放及动物的吸收也有很大关系。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效果,应采取浸提技术等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中草药进行提取和精制,向微量化、系列化、专用型方向发展,这样既可保证其药效,又不影响日粮的营养水平。传统的中草药煎剂就是水提物(还有以甲醇、乙醇为溶剂的提取物),由于提取物用量小,中草药的成分能较好地保持,而且添加量小,操作简单,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多用此方法。另外,不同的提取物、提取方法均会导致药效差异,在生产中要多加注意。
5.4 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药物的疗效必定有其物质基础,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选择具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作为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之一,建立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项目,评价药物的内在质量。
5.5 中西结合
随着中草药应用范围的扩大,中草药与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使用相结合,在畜禽业中,已取得一定成绩。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多为小分子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快,药效快,在体内分布广,药效稳定,功能专一,针对性强;而中草药药物成分多为大分子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吸收慢、作用缓和、作用时间长、毒性小。中西药巧妙的结合可弥补彼此的不足,增强药效、降低毒性、减少用药量,同时还可降低产品中药物的残留,提高动物的免疫。目前,中西医结合使用,在水产饲料中使用较少,但从药物添加剂发展的趋势来看,中西医相结合是水产药物饲料添加剂发展的趋势之一。另外,我国的中草药添加剂的生产和规模比国外大,但分析和检测方法却相对落后,今后应吸收和融合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让我国的中草药添加剂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尽管中草药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对动物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符合动物产品向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草药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正在开展广泛的探索性应用与研究。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呼唤回归自然,追求天然绿色食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草药这一天然药物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理所当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必将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其重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