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55|回复: 1

过敏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2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南方,鸭子有一种叫光过敏症的病,一般10到35日的多发,书上介绍是大骨节草籽引发,但实际上很多是药物过敏引起,以发现很多药有致过敏作用。到目前为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3-2 22: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鸭光过敏症是鸭食入某些致病植物叶、茎、种子或某些霉菌毒素,经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生的一种光致敏症。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在身体直接受阳光照射的无毛部位如冠、肉髯、上喙、背侧及蹼发红、出现水泡,继而形成痂皮,最终出现上喙变形,脚趾上翻等症状。由于发生本病后鸭采食困难,引起鸭只死亡,不死的病鸭由于失明,减食,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病后留下斑痕,造成上喙变形,短缩,形成大批残次鸭,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01年,临湘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发生光过敏症,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岳阳临湘市养鸭专业户邓某于2001年2月28日从武汉购进樱桃谷鸭2000只。使用当地粮食局饲料厂生产的肉鸭料饲喂,舍饲与放养结合,即天气暖和、出太阳时放养,8天后,鸭群中部分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近500只鸭上喙出现红斑,形成水泡,2天左右水泡破裂,4天左右开始形成黄色的痂块,10天左右脱落,上喙变得柔软,触之极易出血,病鸭采食困难,食量骤减,增重缓慢,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畜主曾用青霉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3月18日开始零星死亡,至4月2日到省兽医总站就诊时已死1200余只。期间于3月12日、26日又分批从武汉引进2批共3200只鸭,使用同一饲养管理方式和同一厂家饲料,同样于3—4天后鸭开始发病,表现同第一批引进鸭相似。据查,从同一地方引入的同一批次鸭使用不同饲料未见发病。
  二、临床症状
  病鸭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初期体温正常,后期稍高,眼有分泌物,甚至粘连。上喙失去原来的颜色,局部先发红,形成红斑,1—2天内发展成黄色乃至蚕豆大的水疱,有的水疱连成片,水疱液淡黄色透明,并混有纤维素样物质。此时,在鸭蹼上同样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结痂,经过2—4天,上喙的水疱破裂并形成棕黄色的结痂,经过10天左右,喙和蹼上的结痂开始脱落,变成棕黄色、红色或暗红色,鸭嘴变形,缩短,舌尖外露,由于时间长久,表面粗糙,几乎呈角质化,步态蹒跚不稳,病鸭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三、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皮下血管断端血液呈紫红色,凝固不良如酱油样,膝关节部肌膜有紫红色条纹状出血斑以及胶样湿润。舌尖坏死,十二指肠卡他性炎症;心包少量积液;肝脏呈棕红色,质脆,少数有大中不等的坏死点;肋骨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肋端膨大。
  四、诊断
  鸭群发病后畜主曾访问购进同批雏鸭的其它养鸭户,均未发生类似疾病,排除遗传因素的可能;鸭群从未饲喂过喹乙醇制剂,既未见神经症状,也未见急性死亡,无中毒表现。经湖南省兽医总站诊断并进行细菌、病毒分离,结果也为阴性,饲料经省饲料检测中心化验,各项指标合格。经进一步询问饲料生产商证实,为了降低成本曾从外地引进一批草籽改变饲料配方,草籽具体名称不清。遂怀疑是该草籽中含有光过敏物质。如果采取将鸭群舍饲,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对有结膜炎的患鸭用抗菌素,眼药水冲洗,对上喙和蹼的病变用龙胆紫和碘甘油涂擦患部,更换饲料,采取以上措施3天后,病情得到缓解,逐渐恢复正常。
  五、小结与讨论
  1.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诊控措施综合分析,本例樱桃谷鸭群发性疾病诊断为鸭光过敏症。
  2.剖检中出现肋骨透明软化,肋端膨大现象,是因喙部畸形影响采食使钙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种钙化不全现象。
  3.据国外资料介绍,家禽摄入阿米芹和大阿米芹的种子、华氏聚伞翼和长柄聚伞翼的植株种子可发生光过敏症。国内也有资料表明,大软骨草草籽在饲料中占有一定比例时可导致光过敏症。山羊摄入野苜蓿、三叶草、灰菜、蒺藜等可发生光过敏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7 10: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