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83|回复: 8

[饲养管理] 系列之三---养羊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7 17: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羊学》教案编写人:王立克

一、《养羊学》教案编写说明


《养羊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动物生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总时数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糸统介绍绵、山羊的产品特点、品种类型、繁育方法、饲养管理技术和最新研究动态等。使用的教材主要有赵有璋主编的《羊生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主编的《养羊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力求按照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要求,充分考虑到本门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通过《养羊学》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养羊业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羊产品的特点、品种类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绵、山羊的繁育方法和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方法:根据《养羊学》教学大纲和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理论课以讲授为主,并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实验课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负责示范、讲解和指导。

二、《养羊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验教学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3

实验一
羊毛纤维形态学结构与组织学结构观察

2

第二章
羊毛

5

实验二
羊毛细度的测定

2

第三章
羊肉

3

实验三
净毛率的测定

2

第四章
羔皮与裘皮

3

实验四
绵、山羊品种幻灯片的观察

2

第五章
绵、山羊的品种

3

实验五
绵羊的鉴定、编号、断尾、去势和剪毛

2

第六章
羊的育种

3



第七章
羊的繁殖

4



第八章
羊的饲养管理

6





30


10


三、《养羊学》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

[1] 山西农业大学.养羊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2] 赵有璋.羊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C、B、布依洛夫.肉毛兼用半细毛羊的繁育,中国养羊编辑部,1984。

[4] 刘中.养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

[5] 赵有璋主编.半细毛羊的饲养与育种.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6] J、B、欧文.绵羊生产.农业出版社,1984

[7] 汤逸人.绵羊育种及家畜生态.农业出版社,1982

[8] 蒋英、李志农.养羊业进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9] 张松荫、赵有璋.养羊业进展.农业出版社,1982

[10] 刘敏雄、王柱三.家畜行为学.农业出版社,1984

[11] 王宗元、曹光章.动物矿质营养代谢与疾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2] G.L.Tomes,D.Erobertson  and  R.J  Lightfoot,Sheep  Breeding,Printed  in  Great  Britanin,1976.

[13] 赵有璋等.中国山羊的成就和进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4] 赵有璋.世界畜牧业生产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7.No3.1~8


第一章


    [目的要求]  本章节概括说明养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国内外养羊业情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养羊的意义,了解国内外养羊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  本章节共分三节。重点:羊产品的多样性及其特殊价值。难点: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本章节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养羊业发展动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养羊业的重要性,通过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养羊学》的兴趣。

    [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章节共需3学时 。


第一节
羊产品的多样性及其特殊价值
(1学时)  


第二节
我国养羊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1学时)  


第三节
世界养羊业概况
(1学时)

第一章
绪论思考题

1
羊毛织品有哪些特点?

2
羊奶和牛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3
为什么说养羊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
我国养羊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5
如何发展我国的养羊业?

6
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羊产品的多样性及其特殊价值


羊的主要产品有:羊毛、羊肉、羊皮、羊奶和肠衣等。

一、羊毛

     1、羊毛生产的目的:

羊毛生产的主要的目的是为毛纺工业提供量多质优的羊毛原料。毛线、毛毯、呢绒、粗制呢服等粗纺织品以及全毛哔叽、全毛哗哒呢等高级精纺织品都是由羊毛加工而成的。羊毛织品在市场上一直很受欢迎,供不应求,自1985年以来,羊毛织品仍然为紧张物资,价格明显不断上涨。为什么羊毛织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呢?因为羊毛织品与其它纤维织品相比,确实有它不可埋没的优点。

     2、羊毛织品的特点:


(1)调节潮湿:羊毛具有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那就是吸收水份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强,但在不同的温湿条件下,其含水量差异很大。原毛在一般情况下含水量可达15-18%,当空气中湿度大时,则吸水量可达其本身重量的40%以上。


(2)抗热抗冷:羊毛是热的不良导体,因为羊毛是多孔性物质,羊毛纤维内部和羊毛纤维之间有很多孔隙,起到一个保温层的作用,所以羊毛导热性低,保温力强,制成衣服,在冬季能够御寒,在夏季能够抗热。


(3)减轻重量:衣服以轻为贵。羊毛的比重是1.32,棉花为1.54,涤纶为1.38,粘胶纤维为1.50-1.52,轻重显然,羊毛比重轻,制成的衣服比较轻便。


(4)经久耐用:羊毛具有惊人的强力,一根羊毛纤维所承受的拉力与同等细度的钢丝相同。此外,羊毛纤维还生长着无数个肉眼所不能看见的鳞片,可以使羊毛纤维很好地粘合在一起,形成强度很大的毛纱,所以棉纱的强度远远不如毛纱的强度大,羊毛加工成的织品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


(5)保持样式:羊毛纤维伸度大、弹性好,将羊毛拉长到自身长度的20-25%,放松后,仍然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对羊毛毫无损伤,所以羊毛制成的衣服富有弹性,经久不变形,加工成的毛衣宽紧随意,制成的毛毯经久践踏。


(6)不退颜色:羊毛的染色性能很强,羊毛纤维的皮质细胞能吸收染料,所以羊毛纤维能染成各种人们所喜爱的颜色,而且不退颜色,经过染色后的羊毛织品光泽柔和,美丽悦目。


(7)保持清洁、有益健康:羊毛织品不易沾污,不用常洗,还能透过紫外线,有益于身体健康。


(8)不易着火:羊毛一般不能自动燃烧,一旦离开火源,会自动熄灭。羊毛的着火点一般在349℃。


(9)不足之处:

    a.不耐虫蛀

    b.不耐强碱

    c.耐磨性和抗氧化剂的能力不如合成纤维。

二、羊肉


羊肉的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肉食品来源之一。羊肉既不象猪肉那样肥腻,也不象牛肉那样粗糙,羊肉具有芳香可口,细嫩多汁,味道鲜美,不过羊肉具有一种特有的气味——膻味。


羊肉能量高,但胆固醇含量低,每100g山羊肉中含胆固醇60mg, 而牛肉为106mg,猪肉为126mg,免肉为65mg,鸡肉为60-90mg,鸭肉为70-90mg,绵羊肉为70mg。羊肉的蛋白质含量低于牛肉高于猪肉,羊肉的脂肪含量低于猪肉高于牛肉。特别是羔羊肉,营养更丰富,具有膻味轻、瘦肉多、脂肪少、鲜嫩多汁、易消化的特点。

三、羔皮与裘皮:

1.羔皮:羔皮是指从流产或生后1-3天内的羊身上所剥取的毛皮。如卡拉库尔羔皮、湖羊羔皮,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一般是将毛皮加工成衣料,露毛穿着,这些毛皮花案奇特,美丽悦目。

2.裘皮:裘皮是指从生后一个月以上羊只所剥取的毛皮。如滩羊二毛皮是世界上最优良的裘皮之一。裘皮主要用来制作毛面向里穿的衣物,用以御寒取暖,具有隔风、保温、防湿、美观的特点。

羔皮和裘皮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之一。

四、羊奶

羊奶是营养成分最完全而又最容易消化吸收的事物之一。现代营养分析得知:鲜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含乳酸64种,氨基酸20种,维生素20种,矿物质25种,数十种酶和多种乳糖。由此可知,羊奶可以满足人和动物体的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山羊奶与牛奶相比,山羊奶的营养成分和效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山羊的干物质含量和能量价值高:山羊奶的干物质含量为13.5%,牛奶为12.5%左右,高出1%。每公斤鲜奶中的热能含量:山羊奶为780千卡,牛奶为730千卡,高50千卡。

2、山羊奶脂肪球直径小:山羊奶中的乳脂含量一般比牛奶高0.5-1.1%,尚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牛奶乳脂低,山羊奶更为可贵之处是脂肪球直径比牛奶脂肪球小得多,为其1/2,甚至1/10。因此进入消化道后,与消化液接触面积大,容易消化吸收。

3、山羊奶含蛋白质高:山羊奶含总蛋白质4.0%,牛奶为3.3%,高出0.7%。

4、山羊奶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人们普遍认为山羊奶可以防治某些消化道、呼吸道以及肝脏疾病。这一作用与羊奶维生素含量高,以及乳清蛋白特别是免疫球蛋白含量特别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山羊奶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

5、山羊奶酸度较低,具有抗病态反应的特性:山羊奶的PH值一般6.8—7.0,而牛奶为6.6—6.8,山羊奶酸度较小,接近中性,为优良的缓冲剂,对胃酸过多或胃溃疡病患者饮用较为适宜。其次,饮用山羊奶不发生特异性反应。

6、山羊不易感染结核病,饮用山羊奶比较安全

建国以来,我国奶牛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全世界人均为80.67kg,中国为5.58kg/年,所以中央提出,在我国要大力发展奶山羊。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和郊区可以养奶牛,而在农村可不能每家每户养奶牛,而农民每家每户养一头奶山羊,就象养一条狗一样,非常方便,一只奶山羊平均年产奶量600-1200kg。所以,养奶山羊,其一,可解决我国乳产品的不足;其二,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羊的产品很多,用途很广,价值很大。发展养羊业可增加国家和个人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及对发展毛纺、皮革、食品、医药、化工等有关工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养羊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一、我国养羊业生产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养羊业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绵、山羊分布的地区很广。解放前,我国绵羊数目最高水平是1937年的3900余万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养羊业也和其他各种生产事业一样,是很落后的。1949年,我国绵羊头数只有2622万只,山羊头数也仅有1600余万只,质量也很差。直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各种措施,使我国养羊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绵、山羊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到2003年底,我国绵羊存栏数为1.56亿只,山羊存栏数为1.83亿只,绵羊和山羊头数均占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养羊大国。我国羊毛总产量已达29万吨(1949年为3.7万吨),我国羊肉总产量已达到265.4万吨。建国以来,我国共培育成功了12个绵羊新品种,4个山羊品种,还有许多品种群正处于培育之中。另外,驰名中外的羔皮品种和裘皮品种如卡拉库尔羊、滩羊等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二、我国养羊业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养羊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赶不上国内人民和国外市场的需求。对比过去,我们有成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毛纺工业的生产能力从1949年的13万纱锭逐年增加到230多万锭,每年需要原毛50-60万吨,而目前我国只能生产29万吨羊毛,我国每年要进口30万吨的羊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质量、品种类型以及数量上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因此,如何积极发展我国养羊业,解决毛纺原料不足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羊肉产量虽然位于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量低(2.08kg),新西兰为139.49kg。

(二)我国养羊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千家万户饲养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养羊业饲养管理水平低,还没有完全改变靠天养畜的局面,羊只往往得不到需要的营养水平,生产性能不能充分的发挥,特别是抗自然灾害能力差。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饲养水平很低。

2、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我国绵羊产毛量普遍偏低,世界每头存栏羊平均产毛量为2.46kg,新西兰为4.88kg,而我国只有2.16kg,而且净毛率低,一般澳毛净毛率65—70%,我国为25—45%(改良毛),羊毛长度偏短,细度偏细,羊毛的光泽和白度不够。

3、肥羔生产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羊肉的生产主要是靠成年羊或者是淘汰羊,生产羊肉很不经济,成本高,羊肉品质差。肥羔生产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但进展缓慢,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形成发展的势头。

4、羊毛生产形势严峻:从1985年起,我国的羊毛市场实行自主开放经营,逐步进入买方市场,毛纺企业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和追逐最大利润,用大致相同的钱去购买羊毛,当然首选的是外毛,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羊毛,不仅羊毛品质好,价格也比较便宜。我国的羊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结构组成和品质方面有所提高,但在羊毛长度、细度及其均匀度、光泽、弯曲、净毛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加入WTO后,从2004年羊毛的关税配额管理取消,进口羊毛对我国的羊毛生产的冲击加大。

5、草场资源没有合理利用,天然草场严重退化:我国草场资源非常丰富,但没有合理利用,草场退化现象严重,草场建设工作跟不上。我国南方还有许多草山、草坡等饲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羊业生产的前景)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草原畜牧业的范围占国土的一半以上,北方牧区天然草原近60亿亩(可利用43亿亩),南方农区还有草山草坡6亿多亩(可利用约4亿亩)以及沿海滩之余3000多万亩,这是我国十大自然资源之一,

是发展草食动物的重要物质基础,加之羊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发展养羊业生产的前景是广阔的。如何发展我国的养羊业呢?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呢?

1、积极改良羊种,加快发展肉羊、肉毛兼用羊和奶山羊。

我国大部分绵羊品种生产性能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畜种中,粗毛羊品种比例较大,占整个绵羊数量的58.8%,而细毛羊为29.2%,半细毛羊只有12.0%。粗毛羊生产性能低下,年产毛量只有1kg左右。我国的普通山羊体型小,产肉量低。要想提高羊群的生产水平,必须积极改良畜种。在改良的过程中,又必须根据品种的经济价值、基因库和适应性进行综合考虑。对于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品种,应当以本品种选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

2、积极提高现有细毛羊的净毛产量和品质,突出发展超细型绵羊。

我国目前生产的羊毛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质量上,在若干年内无法与质优价廉的澳毛相抗衡的,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应当继续从澳大利亚引入的澳洲美利奴种公羊,特别是羊毛细度在19um以下的超细型澳洲美利奴公羊或引入南非美利奴羊、或用中国美利奴羊的超细型优秀公羊,继续对各地的毛用或毛肉兼用细毛羊或细毛杂种羊进行杂交,一般可级进杂交到2~3代,然后通过严格的选择和自群繁育,发展羊毛细度以20um为主体的中国的超细型细毛羊。

3、应大力发展羔羊肉的生产

我们国家四季分明,牧草从春天开始萌发,夏、秋季牧草处于旺盛的生长时期,到了冬春季,牧草进入枯萎期。由于这一特点,我们国家的冬春草场特别缺乏,夏秋季草场比较充裕,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羔羊肉的生产。绵羊春天产羔,经过一个夏秋季的育肥,到了冬季来临之前,全部宰杀。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夏秋草场,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增加单位面积草场的产毛、产皮和产肉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4、加强草场建设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基础。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在草场资源管理上出现了掠夺的多,投入的少,破坏的多,保护的少,给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亏损。到目前为止,我国退化、沙化、碱化草场已超过13亿亩以上,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0%以上。我国草场资源虽然丰富,但一定要重视草场的保护、改良和提高。要固定草场的使用权,不得滥放乱牧,草场要有计划利用和改良,充分发挥草资源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人工草场,这是保证畜牧业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5、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羊业

羊的生产性能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放牧,标准化的饲养,科学的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提高绵、山羊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疫病的防治,是养羊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因为羊都是以群为单位,特别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旦发生,就会传染全群,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定期预防、定期消毒、细心观察,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严格封锁,防止疾病扩散。


第三节
世界养羊业概况

一、国外养羊业的生产情况

1、羊的数量:世界上的羊大部分分布在少数国家,其中绵羊头数最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前苏联的各个国家土耳其、印度、阿根廷、伊朗、南非、英国、苏丹、西班牙等,山羊主要集中在亚洲。到2002年底,全世界绵羊存栏总数为10.34亿只,其中,中国为1.37亿只(第一位)、澳大利亚为1.13亿只(第二位)、印度为0.59亿只(第三位)、新西兰为0.43亿只(第四位)。全世界山羊存栏总数为7.43亿只,其中,中国为1.62亿只(第一位)、印度为1.24亿只(第二位)、巴基斯坦为0.51亿只(第三位)。

2、羊毛产量:2000年,全世界羊毛总产量为237.2万吨,近二十年,羊毛产量一直在上下浮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羊毛产量以澳大利亚最多为60.7万吨,我国位于第二位,年产毛量为30.5万吨,新西兰为23.2万吨,占第三位。世界上的主要羊毛输出国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国际市场羊毛销售量的80%左右。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羊毛输入国之一,我国年进口羊毛在20万吨左右。

3、羊肉产量:2002年,全世界羊肉产量为1159.6万吨,我国羊肉产量为304.6万吨,位于世界第一位,印度位于第二位,年产肉量为70.0万吨,澳大利亚为76.3万吨,位于第三位,新西兰为52.4万吨,位于第四位。按人口平均水平计算,全世界年人均占有量为1.89kg,我国为2.36kg。羊肉人均占有量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为137.61kg,其次为澳大利亚,年人均占有量为39.46kg。在我国肉食品中,羊肉占4.5%,猪肉占65.7%,牛肉占8.4%,禽肉占19.9%,其他肉1.5%。

4、羊奶产量:2002年,全世界山羊奶总产量为1184.6万吨,中国为24.9万吨,世界上羊奶产量最高的国家为印度年产山羊奶255万吨。


二、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半细毛和羊肉的生产,绵羊存栏量和产毛量持续减少,山羊生产迅速发展

50年代以前,养羊业主要是以产细毛为主,着重生产64支以上的细毛羊(23cm以下),而把羊肉生产放在从属的地位即“毛主肉从”。5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羊肉的价格也有所提高,而且较粗的羊毛(半细毛)也能生产出较好的羊毛织品。半细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而半细毛羊的生产用途就是以生产羊肉为主,同时生产大量的同质半细毛,半细毛羊的产生和发展正好符合养羊业的发展趋势。毛纺工业目前对细度要求是:细毛占40%,半细毛占60%,而且在半细毛养业中,以48支为主体的占60—70%,以56支为主体的占30—40%。而我国半细毛年生产量只有4—5万吨,毛纺工业近期每年需要半细毛12—13万吨,只能自给1/3左右,而且48—50支半细毛几乎没有,国家每年需要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量半细毛羊。由此可见,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发展比例必须调整,在发展细毛羊的同时,应重点大力发展半细毛羊,特点是48—50支半细毛羊。在我国,气候温和、湿润、饲料丰富的地区都可以饲养48—50支半细毛羊。

在1978年以前,人们对山羊很不重视,对山羊品种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较少。全国在山羊品种资源利用上没有很好地开发和规划。进入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山羊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进入九十年代,人们已认识到发展山羊的重要性。毛用山羊、乳用山羊和肉用山羊得到普遍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肉用山羊发展较快。


(二)肥羔生产趋向集约化、规格化,肉羊出栏数和羊肉产量迅速增加

在养羊业发达的一些国家,几乎都在繁育肉用羊的基础上进行肥羔生产。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肥羔肉营养丰富,具有精肉多、脂肪少、膻味轻,鲜嫩多汁易消化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其二,羔羊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利润大、有利可图。新西兰是世界上肥羔肉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羊肉和肥羔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

肥羔生产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步向集约化,规格化的方向发展。在育种上,利用杂种优势,使其在主要性状上表现一致,在繁殖上采用同期发情、超数排开和控制分娩,使羊群集中配种、集中产羔和集中管理。


(三)趋向于培育高饲料报酬的多胎品种

国外在培育新品种时,非常重视多胎性这一性状,在欧洲主要利用芬兰羊(Finish landrace)和俄罗斯的罗曼洛夫羊(Romanov)多胎品种进行导入杂交和多品种经济杂交。这两个品种繁殖率非常高,母羊平均每胎产羔2—4只,最高可达8—9只,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两个多胎品种,

利用他们来提高羊群的繁殖率非常显著。澳大利亚在美利奴羊群中培育成一个多胎的美利奴品系。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中,湖羊和寒羊的繁殖率也很高,每胎2—3羔。在品种培育中,也特别注意各品种饲料报酬的提高。

(四)草场改良向人工草场、围栏放牧方向发展

建立人工草场是保证畜牧业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新西兰是全世界养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培育优良牧草和建立人工草场,进行围栏放牧。提高了牧草产量,增加了单位面积的饲养量。

(五)建立全国性大品种和大生产基地,生产方式趋向集约化

澳大利亚、新西兰养羊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当家品种(澳大利亚美利奴羊占全国总羊数的74.9%,新西兰的罗姆尼羊占76.3%),品种数量大,质量好,是全国羊毛、羊肉大面积稳产高产的基础。其他品种的存在,或是补其所缺,或是因育种需要。前苏联的卡拉库尔羊也是全国性大品种,占全国绵羊总数的12%,分布在几个地区,品种的选育目标目标明确,进展快,充分发挥了品种的作用,所以前苏联的羔皮生产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六)其他一些动向

1、注重地毯毛的生产:地毯毛的用量占羊毛总产量的1/4,随着地毯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以及原有一些生产地毯毛的土种羊减少,一些国家对培育专门生产地毯毛的同质粗毛羊品种很为重视。

新西兰于六十年代利用罗姆尼羊中突变种(W-基因),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地毯毛品种羊德朱斯代(Drysclale),七十年代在罗姆尼(Romney)羊群中又发现了另外两种突变种(T-基因)和(K-基因),在此基础上分别育成了±吉代(Tukidale)和地毯王羊(Carpet master),细度一般为50—90um。

澳大利亚每年需要进口8000-10000吨地毯毛(主要由新西兰和英国进口)为了解决本国对地毯毛的需要,于六十年代的中期引进数十只土吉代(Tukidale)公羊与罗姆尼羊和其他英国长毛种羊杂交育成了地毯毛品种羊埃利奥代(Eliotdale)。

2、培育有色美利奴羊。近年来,国际市场上要求不经染色的天然有色毛织品。这种有色毛的价格比白色要贵30—40%。澳大利亚培育的有色美利奴羊已有5万只以上(黑色、褐色)

3、羔皮的毛长趋向缩短:这主要是由于羊毛的长短与羔皮的等级有关。羔皮的羊毛长度越长,羔皮的花案清晰度就越差,影响美观,同时还影响毛卷的紧实性。初生羔羊的毛长越短,羔皮的质量越好。

第二章


【目的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羊毛生产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羊毛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等,以及在羊毛生产中,为了提羊毛的质量和产量,应注意的技术环节。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借助于模型、挂图、标本等进行直观教学,并通过羊毛分析试验,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本章共分七节,重点讲授羊毛的构造、类型和理化性质。

难点:羊毛的物理特性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章共需5学时





第一节
羊毛纤维的形成

0.5学时

第二节
羊毛的构造

1学时

第三节
羊毛的纤维类型和羊毛的种类

0.5学时

第四节
毛被

1学时

第五节
羊毛的物理性质

1学时

第六节
羊毛的主要化学特征

0.5学时

第七节
羊毛的疵点及预防方法

0.5学时


第二章
羊毛思考题

1、羊毛纤维是怎样形成的?

2、绵羊皮肤构造的特点?

3、什么叫毛囊比?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主要特点?

4、羊毛的形态学构造和组织学构造特点?

5、羊毛纤维有哪些类型?什么叫同质毛和异质毛

6、毛被是怎样组成的?什么叫毛束或毛股?

7、各种不同类型的毛丛结构有何特点?

8、影响羊毛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9、羊毛的杂质主要有哪些?什么叫油汗?有何作用?

10、什么叫普通净毛率和标准净毛率?影响净毛率的因素有哪些?

11、如何表示羊毛的细度,影响羊毛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2、如何表示羊毛的长度、影响羊毛长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什么叫强度和伸度?哪些因素影响羊毛的强伸度?

14、什么叫羊毛的缩绒性和毡合性?

15、羊毛的颜色主要有哪些?羊毛的光泽主要有哪几种?

16、羊毛纤维主要有哪些化学性质?

17、羊毛的疵点主要有哪些?如何预防?


第二章


第一节
羊毛纤维的形成

羊毛长在皮肤上,羊毛是皮肤的衍生物,首先了解绵羊皮肤的构造。

一、绵羊的皮肤

皮肤在胚胎时期由外胚叶和中胚叶形成。由外胚叶发育成皮肤的表皮,由中胚叶形成皮肤的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绵羊的皮肤按其构造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三层。

1、表皮层:是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表面层,又可分为三层:

(1)角质层:由扁平的角质化细胞组成,组织坚硬,可以抵抗外界环境对绵羊机体的各种不良影响。

(2)颗粒层:由一层或数层梭状细胞组成。

(3)生发层:由柔软的呈椭圆柱状形的活细胞组成。这层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补充逐渐脱落的角质化细胞。

表皮层约占皮肤厚度的1%(总厚度)

2、真皮层:是最坚固的皮层,由乳头层和网状层形成。

(1)乳头层:是由网状和部分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并含有少量的弹性纤维,这一层约占真皮厚度的1/5。这一层分布有大量血管和神经末稍,为皮肤最敏感和富有血液的部分。

(2)网状层:由弹性纤维和紧密结缔组织构成,占真皮厚度的4/5。

真皮层是羊皮的主体,是生产羊毛的基地,是皮革的主要部分,这一层占皮肤总厚度的84%左右

3、皮下结缔组织:由疏松的网状结缔组织构成。它联结着真皮层和绵羊体驱的肌肉组织。由于它的结构很疏松,所以皮肤就有了很好的灵活性或可动性,同时也是绵羊育肥时蓄积脂肪的地方。这一层占皮肤总厚度的15%左右。

绵羊的皮肤,在整个体躯上有着不同的厚度,一般为1-2mm。毛用羊真皮组织发达,而皮下结缔组织又极不发达,因而形成了皮肤皱褶。

二、羊毛纤维的形成

羊毛纤维的形成,开始于胚胎时期,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从毛率原始点的发生到形成羊毛纤维,它是和胎儿的皮肤细胞发育同时发生。

一般绵羊胚胎发育到50—70天时,表皮的分化已达到最强烈的程度,在生发层与乳头层交界而将要生毛的地方,出现一些特殊的细胞集团,这些细胞集团就叫做表面性毛囊原始体。这个原始体以后就形成了毛囊和它的附属结构。整个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五个不同时期。

1、结节(或瘤状物)的形成时期:出现原始体以后,血液向此点流向加强,使这些细胞集团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开始作迅速地增殖,由于细胞数量的增加,大量的增殖,结果就形成了结节。

2、结节伸入时期(或叫管状物形成时期):已经形成的结节5—10天内便开始向真皮伸入生长,渐渐形成了一个充满生发层细胞的管状物。即开始时的毛率,此时约比原始体增大了10倍。

3、形成各组织时期:管状物中充满了生长细胞,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这时在管状物的附近出现了汗腺、皮脂腺和竖毛肌的原始细胞,并分别发育为汗腺、皮脂腺和竖毛肌。管状物下端生发层细胞继续增殖,把顶端的皮乳头包围起来就形成了毛球。

4、毛纤维形成时期:由于毛球膨大包围了毛乳头,在毛乳头中有血管供给养料,进行经常性的物质代谢,毛球细胞不断增殖并开始分化,边沿的细胞形成毛鞘,中间的则形成毛根。随着毛球细胞的急剧增殖,新的细胞在毛鞘里连续向上生长,并且在毛球上部逐渐角质化,不断角质化的细胞沿着毛鞘增长,就形成了毛纤维,并且继续向上冲出。

5、毛纤维伸出体外时期:由于新生的角质化细胞不断增长,生长的羊毛便愈来愈沿着毛鞘向体表上升,加以毛囊的周期性规律运动,毛纤维最后穿过表皮,伸出体外。

毛纤维的整个生长,从表皮原始点起,到突出胎儿体表止,共持续了30-40天。

三、毛囊和毛囊群

羊毛是由真皮层内毛囊发育而成的。绵羊的毛囊有两种:

1、初级毛囊:发生早,有完整的附属结构(皮脂腺、汗腺和竖毛肌),对于粗毛羊,形成的羊毛纤维是有髓毛,而对于细毛羊来说形成的纤维是粗大的无髓毛和少量的有髓毛(浮毛)

2、次级毛囊:发生晚,没有汗腺和竖毛肌,仅有不发达的皮脂腺,所以次级毛率没有完整的附属结构,所形成的纤维是较细的无髓毛。

毛囊在皮肤上是成群排列的,每个毛囊群由三个初级毛囊和若干个次级毛囊组成。初级毛囊可分为中央初级毛囊和侧初级毛囊,次级毛囊可分为原次级毛囊和分支次级毛囊。每个毛囊群内初级毛囊的数目差别不大,一般有三个初级毛囊组成,也有一个或两个初级毛囊组成,但数量较少。而次级毛囊的数目因类型、品种不同差异很大,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初级毛囊与次级毛囊的比值称为毛囊比。毛囊比可以说明毛囊群的大小,并与产毛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粗毛羊毛囊比为1:3-4,半细毛羊为1:5-10,细毛羊1:10-20。

毛囊比与纤维直径的关系:毛囊比例越大,纤维直径越细,毛囊比越小,纤维直径越粗。

由初级毛囊发生的羊毛纤维在胎儿出生前几乎全部长出,而次级毛囊发生的羊毛纤维,在出生前部分长出。羔羊出生时,大部分次级毛囊是以不同的发育阶段存在于皮肤内,羔羊离开母体后,皮毛结构继续发育,在羔羊生后的第一个月龄是毛纤维发展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羔羊在丰富的营养条件下,直到生后5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其余未发育好的毛囊原始体可以继续发育长出羊毛纤维。


第二节
羊毛的构造

一、羊毛的形态学构造

在形态学上,羊毛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即毛干、毛根和毛球。

1、毛干:是羊毛纤维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这一部分通常称羊毛纤维。

2、毛根:是羊毛纤维在皮肤内的部分,上接毛干,下接毛球。

3、毛球:位于毛根下部,外形膨大成球状,内有毛乳头。

羊毛的周围还有许多附属结构,主要包括:

1、毛乳头:供毛球细胞的营养。

2、毛鞘:是由几层表皮细胞形成的圆管,它包围着毛根。

3、毛率:是毛鞘周围的结缔组织层,形成毛鞘的外膜,形似囊状。

4、脂腺:位于皮肤中沿毛鞘的两侧,分泌导管在毛鞘中开口。

5、汗腺:位于皮肤深处,分泌管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有时靠近毛孔。

脂腺所分泌的油腺,汗腺所分泌的汗质在皮肤表面化合或混合而形成的物质,称为油汗。

6、竖毛肌:是皮肤内层一种很小的肌纤维。

二、羊毛纤维的组织学构造

有髓毛分为三层: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

无髓毛分为二层:鳞片层和皮质层

(一)鳞片层:由扁平、无核、形状不规则的角质细胞组成。形似鱼鳞,一端附着于毛干,另一端向外游离,朝向纤维的顶端。按鳞片的形状可分为环状鳞片和非环状鳞片。

1、环状鳞片:每一鳞片围绕毛干一周。

2、非环状鳞片:由2-3个或更多的各种形状鳞片包围着毛纤维。

鳞片的形状和排列与羊毛的气泽有很大的关系。具有环状鳞片的,其排列紧密,游离端大,表面凹凸不平,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弱,非环状鳞片正好相反,对光线反射能力较强。

鳞片对羊毛纤维具有保护作用,对羊毛的纺纱性、毡合性和缩绒性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皮质层:由细长、两端尖的、扁的梭状角质化细胞组成。皮质层是羊毛纤维的主体,皮质层所占的比例越大,纺织工艺越高。

(三)髓质层:由菱形或立方形的细胞所组成,是疏松的多孔组织,内含空气。在有髓毛中,髓质层越细,工艺价值越高。


第三节
羊毛的纤维类型和羊毛的分类

一、羊毛的纤维类型

按羊毛纤维的组织学结构、形态特征和工艺性能分为三类

1、无髓毛:组织学结构:鳞片的结构为环状鳞片,皮质层所占的比例大,无髓质。形态特征:直径一般不超过40um,羊毛长度5-15cm,弯曲多。工艺性能:在各类型羊毛中是最好的,无髓毛是毛纺工业上的优质原料。所有的细毛和大部分的半细毛以及粗毛中的绒毛均属于无髓毛。

2、有髓毛:组织学结构:鳞片的结构为非环状鳞片,皮质层所占的比例小,有髓质(髓质呈连续状)。形态特征:羊毛比较粗长,细度一般为40-120um,弯曲少。工艺性能:含有有髓毛的羊毛一般只能用作加工粗纺织品以及毛毯、地毯和毡制品等,有髓毛的含量及其粗细,直接反应粗毛品质的好环。有髓毛主要存在于粗毛中,它组成了粗毛羊毛被的外层毛。

在有髓毛中,还有两种变态有髓毛:

(1)干毛:组织学结构为有髓毛,外形特点是纤维上端粗硬、较脆、缺乏光泽,羊毛纤维干枯,其工艺价值低,是羊毛的疵点。

(2)死毛:组织学结构为有髓毛,其髓质充满着整个纤维,达90%以上,外形特点:色泽灰白、无光泽、粗硬、脆弱易断,是一种遗传性很强的羊毛,无工艺价值,是毛纺工业的一害。

3、两型毛:又称中间型羊毛。两型毛的组织学结构接近于无髓毛,它一部分有髓,一部分无髓,但髓质较细,多呈点状或间断状,它的鳞片也多呈环形。外形特点:两型毛的细度、长度和弯曲度介于无髓毛和有髓毛之间,一般羊毛细度在30-50um,羊毛纤维较长。两型毛的工艺性能:介于无髓毛和有髓毛之间,在粗毛羊品种中,两型毛是和无髓毛、有髓毛混合存在于毛被中;在半细毛羊品种中,两型毛的含量不等,以林肯羊两型毛的含量最高(达50%以上)。两型毛比例大的羊毛,适合于制造提花毛毯和一般毛毯、长毛绒、地毯等的优质原料。

二、羊毛的分类(按其所含的纤维类型)

主要分两类:同质毛和异质毛。

1、同质毛:由同一纤维类型组成的羊毛。如细毛和大部分半细毛

2、异质毛:由多种纤维类型组成的羊毛。如粗毛和部分半细毛。

毛线批号:1、异质毛  2、同质毛  3、同质毛与粘胶纤维  4、纯粘胶纤维  5、异质毛与粘胶纤维  6、同质毛与晴纶  7、异质与晴纶  8、纯毛纤(膨体纱)


第四节
毛被

一、毛被的组成:

羊身上的全部羊毛称之为被毛。而毛被是指从羊身上剪下来的并能完整连成一块的套毛,称之。毛被由毛丛组成,毛丛由毛束或毛股组成。

(一)毛束或毛股

毛束或毛股是毛被的最小组成单位。毛纤维在皮肤上是成群生长的(因为毛囊是成群生长的),毛囊群中的每个毛囊基本上处于相似的生理环境,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中,它们长出的羊毛,长短粗细,弯曲形状大致相同,彼此互相粘合,紧密结集,再加上油汗的滋润,就形成毛束。细毛羊的毛被中,毛束的形成非常明显,半细毛羊不太明显。

在粗毛羊的毛囊群中,初级毛囊生长的是有髓毛或两型毛,而次级毛囊生长的是无髓毛,它们之间的细度、长度、弯曲形状差异很大,所以不能形成毛束,而形成毛股。因为无髓毛(绒毛)细短,数量多,形成毛股的基部,有髓毛和两型毛粗长,数量少,形成毛股的尖部。

(二)毛丛

若干个毛束(或毛股)组成小毛丛,若干个小毛丛组成毛丛,毛丛和毛丛之间是由皮肤上各种不同的缝隙所隔开。

按毛丛的形态可分为内毛丛和外毛丛

1、内毛丛:指毛丛内部羊毛纤维的结集形状。可分为三种:

(1)圆柱形毛丛:即毛丛形状如圆柱形,上下粗细一致。同一毛丛内部羊毛纤维细度均匀,长度相同,弯曲一致,油汗正常,密度大,排列较紧密。因此,圆柱形毛丛是羊毛综合品质好的表现。外来杂质也不易污染羊毛,能保持羊毛固有的品质,是最理想的一种毛丛类型。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品种的毛丛多呈圆柱形。

(2)圆椎形毛丛:即毛丛基部,接近皮肤的一端较宽,而顶部较窄,形如圆椎。毛丛内部纤维长短不齐,粗细不均,密度小,油汗少,排列松散。这种毛丛是不理想的毛丛类型,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影响,羊毛品质差,粗毛羊品种的毛丛多呈圆椎形。

(3)倒圆椎形毛丛:其形状如漏斗,上大下小。形成原因是羊毛纤维下部弯曲小而密,油汗多,使毛纤维粘结在一起,而上部弯曲大,且稀,油汗较少,因而松散,形成倒圆椎形。长期营养不良的羊易形成这种毛丛,这种毛丛属于不正常状态,是羊毛品质不良的表现。

2、外毛丛:指毛丛表面纤维结集的形状。可分为两类:

(1)平顶形毛丛:毛丛的表面平整一致,没有特长的毛纤维露出在毛丛上面。这种形状的外毛丛,闭合性好,杂质不易进入毛丛内,又称闭合性毛丛。平顶形毛丛是细毛羊和部分半细毛羊的正常形态,其细度、长度、密度和弯曲都很均匀。

(2)辫形毛丛:是粗毛的正常形态。绒毛只生长在毛丛下部,有髓毛和两型毛则突出在毛丛顶端,并且互相盘结,形成辫形毛丛结构。这种形状的毛丛闭合性不好,又叫散开形毛丛。它们的细度、长度和弯曲很不一致,但半细毛羊的辫形毛丛如林肯羊,上下粗细一致,其羊毛细度、长度、弯曲均很一致。

综上所述,细毛羊和半细毛羊总体要求内毛丛为圆柱形,外毛丛为平顶形,粗毛羊品种则内毛丛为圆椎形,外毛丛为辫形。

二、羊毛密度

羊毛密度是指绵羊皮肤上单位面积所着生的羊毛纤维的根数。一般用“根数/cm2”或“根数/mm2”来表示。羊毛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羊毛产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羊毛密度越大,产毛量越高。羊毛密度的大小决定于绵羊的品种、性别、年龄、身体部位,胚胎发育条件及羔羊出生以后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

1、品种:细毛羊         5000-8000根/cm2


半细毛羊       2000-4000根/cm2


粗毛羊         700-800根/cm2

2、性别:公羊羊毛密度一般大于母羊,羯羊介于二者之间

3、年龄:一般在2岁时,羊毛密度最大,5岁以后开始变稀

4、身体部位:不同部位,羊毛密度不同。一般表现为距背线越近的部位,羊毛越密,而距腹线越近的部位,羊毛越稀。如细毛羊:背部6785根/cm2,腹部3700根/cm2

5、饲养管理:加强怀孕母羊和出生后羔羊的饲养管理,能明显提高羊毛密度,使其未发育好的毛囊原始体,继续发育,长出羊毛纤维。

三、羊毛的杂质

(一)原毛的组成

直接从绵羊体躯剪下来的羊毛,称为原毛。在原毛中,除纯净的羊毛外,还有绵羊本身的分泌物和其它杂质。

(二)国产羊毛各类杂质含量

原毛中所含的各类杂质数量,因绵羊品种、饲养条件和当地气候环境的不同,差异较大,各种成分的比例如下:

纯净羊毛        20-50%


沙         5-40%


汗        20-50%

植 物 质        0.2-2%


分         8-16%

(三)油汗

羊毛的油汗是指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腺和汗腺所分泌的汗质在皮肤表面经过化合和混合而形成的一种物质。

1、油脂:又称羊毛脂,主要成分:由高级一元醇和其它几种有机脂肪酸所形成的复杂混合物。

羊毛脂中的高级脂肪酸遇碱能起皂化作用,生产肥皂溶于水中,但是高级一元醇遇碱不能皂化。故洗羊毛时,单纯用碱不能洗净羊毛,必须用合成洗剂并采用乳化的方法,才能除去羊毛脂。羊毛脂的熔点一般为37-45℃,所以在常温下羊毛脂为粘稠状物质,洗羊毛的温度应高于羊毛脂的熔点。此外,羊毛脂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醚、苯、汽油等。

2、汗质: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占80%以上,还有少量的硫酸钾和氯化钾等物质。汗质能直接溶于水。

3、油汗的颜色:白色、乳白色、淡黄色,这种颜色的油汗在洗毛过程中容易洗去,又叫做良性油汗。深黄、橙黄色的油汗在洗毛过程中不易洗去,影响羊毛品质的白度和光泽,所以又叫做恶性油汗。恶性油汗给毛纺工业洗毛工序带来很大困难,在洗毛过程中,必须用强性洗剂,才能洗去,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羊毛的品质。

4、油汗的作用:

(1)可以保护被毛,减少外界杂质侵入。因为油汗具有粘性,并使纤维联合成密集的毛束和毛丛。

(2)可以防止羊毛纤维变干。因为羊毛脂存在于纤维的表面,并有一部分渗透到纤维内部,可以保护羊毛的物理性质,使纤维不致于干枯而影响强度、伸度和光泽。如果羊毛的油脂含量少于1%时,羊毛的物理特性就显著降低,油脂含量在2-3%的范围内,羊毛的物理特性最为优良。

(3)防止毛纤维毡合,油汗具有润滑作用,促进被毛内毛丛的自然形成可防止羊毛在羊体上发生毡合现象。

5、影响油汗含量的主要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油汗含量差异很大,细毛羊毛被中油汗含量最高,半细毛羊次之,粗毛羊最少。一般来说羊毛越细,油汗越大。

(2)个体: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油汗含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澳洲美利奴羊羊毛中油脂含量可以从10%到25.4%,汗的含量从2%到12%。一般来说皱褶多的羊(Wrinkle sheep),油汗含量高。

(3)部位:同一个体,不同部位,油汗含量也不相同。腹部油脂含量最高,背部最低,体侧介于中间。

(4)毛丛:在每一个毛丛的上、中、下三个部位也有差别,以靠近皮肤下端的为最多,毛尖最低。

(5)性别:在同一品种内,公羊的羊毛脂含量一般略高于母羊,而汗的含量母羊要略高于公羊。

(6)年龄:羊毛中的油脂含量,随着绵羊年龄增长而增多,但到6-7岁以后,由于绵羊年老,生活力衰退,毛脂分泌量也就随之而减少。

(7)营养与环境:营养水平高的羊,油汗含量也高,如果营养不足,油汗明显减少,羊毛出现干枯。

环境好坏,对油汗含量也有影响。牧区绵羊常年放牧,毛被经常遭受风雨侵袭,故毛脂含量就较少;农区绵羊管理比较周到,气候湿润,毛被遭受风雨侵袭较少,故毛脂含量相对较高。

四、净毛率

从羊体上剪下的羊毛叫污毛,也称原毛。

经过洗毛后,将油汗和杂质洗去干燥后的羊毛称为净毛

(一)净毛率的表示方法

1、普通净毛率:是羊场、羊毛收购单位和毛纺部门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

普通净毛率%=净毛绝对干燥重×(1+标准回潮率)×100%/原毛毛样重

说明:(1)根据国家标准GB-2427-81规定,细毛的标准回潮率为17%,半细毛及异质毛的标准回潮率为16%。

(2)洗后所得净毛,必须含有不超过1.5%的油脂,这种含脂量也是保持羊毛正常物理性质所必须的。

(3)洗净后的羊毛,允许含有不超过1%的植物质。

2、标准净毛率:这是国际上羊毛贸易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精密准确。标准净毛率的组成成分为:绝对净毛占86%、水分占12%,油脂占1.5%,灰分占0.5%,植物质为0,共计100%。如果含量超过规定的标准,就需在毛价中扣除超过的份量。

(二)影响净毛率的因素

1、品种与类型:细毛羊的净毛率一般在30-45%以上,半细毛羊在50%以上,粗毛羊在60-70%以上。

2、个体特性:个体的被毛长度、细度、密度、油汗大小和被毛结构不同,其净毛率差别也很大。被毛在相同的密度下,羊毛愈长,其净毛率越高,羊毛越细,净毛率越低。

3、饲养管理条件:饲草、饲料丰富、管理条件好、净毛率高。在贫瘠草地和风沙大的地区,净毛率低,管理不善,被毛经常与干草、粪便和尘土接触,杂质含量多,故净毛率低。


第五节
羊毛的主要物理特性

羊毛的物理特性亦称工艺特性,是生产、收购、毛纺等部门评定羊毛品质的主要依据,也是选种的主要指标。

一、羊毛的细度

羊毛的细度是羊毛物理特性的最重要指标。羊毛的可纺性80%是由羊毛纤维细度决定的。

(一)羊毛细度的表示方法

1、横切片法:最早的原始方法,用哈氏切片仅将羊毛纤维切成横断面,用横切面的(长径+短径)/2表示,单位用微米来表示,这种方法复杂、繁琐。

2、宽度法:用直径表示羊毛细度,是以假定羊毛纤维的横切面形状成圆形为基础的。单位用微米来表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3、品质支数法:其含意义是

(1)在英制中的一磅净梳毛能纺成560码(约512m)长度的毛纱数,如纺成60个560码长度的毛纱,即为60支纱。

(2)在公制中是以1kg净梳毛能纺成1000m长度的毛纱数,能纺成多少个1000米长度的毛纱,就叫多少支纱。

品质支数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同质毛,羊毛越细,单位重量内羊毛的根数愈多,羊毛的品质支数越高。

(二)影响羊毛细度的因素

1、品种:不同生产方向的品种之间,其羊毛细度差异很大。如细毛羊品种其羊毛细度一般均集中在60-70支(18.1-25.0微米),半细毛羊品种,其羊毛细度在不同品种之间,范围差异很大,32-58支(25.1-67.0)粗毛羊因为是异质毛,说平均细度,无实际意义。

2、性别: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内,公羊毛比母羊毛粗一些,而羯羊介于公母羊之间,所以我们在选种时要求公羊毛细度高于母羊毛细细度。从匀度上讲,羯羊最好,其次为公羊,母羊较差。

3、年龄:3-5岁时羊毛最粗,羔羊毛较细(毛球发育尚未十分成熟)5岁以后的老羊羊毛偏细。

4、身体不同部位:头、髻甲、背、腰、十字部的羊毛较粗,腹部的羊毛较细,体侧介于二者之间。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鉴定时规定了肩胛部和股部的羊毛细度不超过二级

肩部       64      66      70

股部       60      60      60

级数



5、营养条件:饲养条件对羊毛细度有重大影响。绵羊全年营养丰富而又均衡,所生长的羊毛较粗,羊毛均匀度好。如果营养不良、患病、生理负担较重等,羊毛变细,羊毛的细度不均匀,严重时产生饥饿毛或饥饿细部,其强度和工艺特性大之降低。羊毛细度与季节性有很大关系,夏秋季羊毛生长较好,冬、春季羊毛生长较细,且匀度较差。

(三)羊毛细度与其它物理特性的关系

1、羊毛细度与长度:羊毛愈细,其羊毛长度愈短,羊毛愈粗,其羊毛长度愈长。

2、羊毛细度与弯曲:羊毛愈细,弯曲愈小,单位长度内弯曲数多。

3、羊毛细度与强度:对于无髓毛来说,羊毛越细,其强度越低,羊毛越粗,强度愈大。但在有髓毛中,髓质层越粗,其羊毛强度越小。

4、羊毛细度与径比:径比是指羊毛纤维横切面长径与短径之比。羊毛越细,其横切面越接近圆形,径比就越接近于1,反之,羊毛越粗,径比之差相差越大。

从纺纱性能来看,径比越小,纺纱性能越好。

上等:1.2以下。
中等:1.2—1.22。
一般:1.22以上。


二、羊毛的长度

羊毛长度的重要性仅次于细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羊毛越长,其产毛量越高,纺织性能也越好。

(一)表示方法

羊毛由于弯曲的缘故,因此,把羊毛长度分为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

1、自然长度:是羊毛处在自然弯曲状态下的长度,又称毛丛长度。

2、伸直长度:是将羊毛纤维拉直,使弯曲刚刚消失时的长度。

(二)影响羊毛长度的因素

1、品种:品种是决定羊毛长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其羊毛长度差异很大。

长毛种:15-20cm  如林肯羊,边区来斯特羊

中毛种:8-10cm  如萨福克羊,汉普夏羊

细毛种:8-9cm  如澳洲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

2、性别:公羊的羊毛长度一般比母羊长。

3、身体部位:羊体各部位羊毛的长度是不一致的,一般以肩、颈、背部羊毛较长,腹部的羊毛最短,体侧介于中间。

4、年龄:周岁时,羊毛的长度是其一生中最长的长度。通常一般到5-6岁以后,由于羊只生理机能减退的关系,羊毛长度也逐渐变短。

5、饲养管理:

(1)营养:是影响羊毛长度的重要因素,绵羊均衡地给予丰富营养,羊毛的生长较快,饲养粗放,营养不良,羊毛生长缓慢。

(2)季节:在夏、秋季,羊毛的生长速度较快,冬春季生长较慢。

(3)剪毛:剪毛能刺激羊毛加速生长。剪毛次数越多,羊毛的累积长度愈长,剪毛量也相反增加。前苏联育种专家伊万诺夫保留了九年(羊的一生)未剪毛的美利奴羊作试验:第一年7cm,第二年4cm,第八年1-1.5cm,第九年0.5-0.75cm。结果表明,羊毛的长度逐年减少。

(三)羊毛长度与其它物理特性的关系:

毛丛长度与剪毛量、净毛量、体重、细度呈正相关,但与密度、弯曲和皮肤的皱褶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三、羊毛的弯曲

1、弯曲的概念:在自然状态下,羊毛纤维沿着自身长度呈现规则性弯曲的状态,称为羊毛的弯曲。单位长度内,羊毛弯曲的数目和大小,称为弯曲度。

2、弯曲的形状:按其弯曲的深浅,高低不同分为7种,即平弯曲、长弯曲、浅弯曲、正常弯曲、扁圆弯曲、高弯曲和拆线状弯曲。

3、弯曲与羊毛品质的关系:羊毛弯曲在毛纺工业上非常重要,浅弯曲和正常弯曲适于制作精纺织品,可以纺成平滑光洁的毛纱,扁圆弯曲和高弯曲适于制作粗纺织品。在绵羊鉴定时,正常弯曲是细毛羊特有的,半细毛羊大多数为浅弯曲。拆线状弯曲是羊毛的一种疵点,很不利于纺织,这种弯曲遗传性很强,主要分布在腹部,选种时,发现这种弯曲应降低等级或淘汰。

四、羊毛的强伸度

(一)羊毛的强度:羊毛强度是指羊毛纤维被拉断时所用的力,即羊毛纤维的抗断能力。羊毛强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绝对强度:将单根纤维或一束纤维拉断时所需用的力量,直接用g或kg来表示:一般20-30um的细毛,其绝对强度为4.6-11.4g。

2、相对强度:将羊毛拉断时,在单位横切面积上所需用的力量,单位用kg/cm2来表示。

(二)羊毛的伸度:将已伸直的羊毛纤维,再拉伸到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这种增加的长度占原来的伸直长度的百分比,称为羊毛的伸度,以百分数来表示。羊毛的伸度为20-50%、棉花为4-10%、麻为3-5%、蚕丝为20-25%。

羊毛的强度和伸度决定着羊毛织品的坚实程度和耐穿性,是羊毛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

(三)影响羊毛强、伸度的因素

1、羊毛细度:对于无髓毛来说,纤维愈粗,其绝对强度愈大,对有髓毛来说,髓质层越粗,其抗断能力愈差。

2、饲养管理:营养均衡,又无疾病的绵羊,其羊毛强度好;若饲养管理不好、生理负担较重(如妊娠、哺乳等)或患病的绵羊,其生产的羊毛强度较差,甚至产生饥饿痕,大大降低了羊毛强度。

3、羊毛的保存和加工:羊毛遭雨林、日晒、风吹或受潮发霉以及在洗毛时溶液浓度过强等,都会损害羊毛质量,降低强、伸度。

4、粪尿污染:被粪尿污染的羊毛,其颜色发黄不易洗白,强伸度也下降。

五、羊毛的弹性和回弹力

羊毛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变形、当除去外力时仍能恢复其原来形状和大小,羊毛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羊毛恢复原来形状和大小的速度叫回弹力。

六、羊毛的缩绒性和毡合性

(一)缩绒性:是羊毛纤维所特有的一种主要特性,指羊毛织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性地摩擦,在织品的表面形成一层毛绒绒的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羊毛纤维鳞片层的游离、稳定性的弯曲以及高度的拉伸与回缩弹性是促成羊毛缩绒的因素。

(二)羊毛的毡合性:指羊毛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的作用下,羊毛纤维与羊毛纤维之间相互毡合的特性。由于羊毛具有毡合性,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杂乱无章的羊毛,形成毡或毡制品。

七、羊毛的颜色和光泽

(一)羊毛的颜色:一般分为白色、灰色、黑色、棕色、褐色和杂色等。一般来说,细毛羊、半细毛羊品种的羊毛主要是白色,其它类型品种多为有色毛。

(二)羊毛的光泽:羊毛的光泽是指洗净的羊毛对光线的反射能力。主要决定于羊毛的鳞片结构。羊毛的光泽可分为四种:

1、玻光:是最强的光泽,看上去有些刺眼,象玻璃反光一样的光泽。如安哥拉山羊毛、芷羊的西宁毛。

2、丝光:比玻光弱,象丝绸一样的光泽。如林肯羊等。

3、银光:光泽比较柔和。如美利奴羊类型的羊毛。

4、弱光:是一种比较黯淡的光泽。主要因为羊毛的鳞片遭受破坏,表面非常粗糙,失去光滑性,就使羊毛呈现弱光。我国的国产毛与外毛相比显得暗淡、光泽差。


第六节
羊毛的化学特性

一、羊毛的化学成分

羊毛主要含有5种元素:即C(49.0-52.0%)、H(6.0-8.8%)、O(17.8-23.7%)、N(14.4-21.3%)、S(2.2-5.4%)。含硫是羊毛纤维所特有的,也是羊毛特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含硫的氨基酸主要是胱氨酸和和甲硫氨酸,其中胱氨酸占羊毛总含硫量的95-99%。

二、羊毛的化学结构

羊毛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化合物,主要是角朊。组成羊毛角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以上,各种氨基酸中以胱氨酸、合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最多。角蛋白质就是由各种不同的长缩氨基链相互连结,并以胱氨酸键和盐键从中桥接,形成稳定的结构。若胱氨酸中链的二硫基被氧化剂、还原剂以及阳光和碱的侵蚀,则会引起羊毛纤维化学结构的改变和破坏。

三、羊毛纤维的主要化学性质

羊毛的角朊是不易溶解的蛋白质。由于同时存在羧基(-COOH)、胺基(-NH2)和亚胺基(=NH),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所以呈两性反应,但稍偏碱性。

1、碱对羊毛的作用

羊毛容易被碱溶解,这是羊毛的一种重要化学特性,主要是由于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和盐键被破坏。用5%的NaOH溶液,将羊毛放入煮沸2-3分钟,即可全部溶化,成为黄色的混浊液体。但弱碱盐类对羊毛的破坏作用比较轻微,浓度:NaOH在0.4g/升以下,Na2CO3在7g/升以下,在常温下对羊毛品质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在洗毛时用比较弱的盐碱类如碳酸钠肥皂等。

2、酸对羊毛的作用

羊毛是一种耐酸而不耐碱的角朊,羊毛的抗酸能力较强,除非溶液浓度很大,否则羊毛纤维是不会溶解的。在浓度达80%的硫酸溶液中短时间处理(在不加热的条件下),羊毛的强度几乎不受损伤。酸和羊毛的这种化学结合能力,是因为毛纤维结构中含有碱基之故。但是高浓度的强酸在高温下对羊毛有破坏作用,如将羊毛放在30%的浓硫酸溶液中加热处理,则全部溶解。酸对羊毛的作用主要是破坏了盐式键。

在毛纺工业上常利用羊毛抗弱酸的这种特性,进行“炭化除杂”和“酸性染色”。将羊毛用1.5-4%的稀硫酸进行处理,羊毛中的一般植物纤维则全部分解,而羊毛纤维不受损失,达到清除羊毛原料中所含的植物杂质。利用酸性染料(如醋酸、蚁酸等)染毛时,不但对羊毛无损害,反而使染色牢固,成本降低。

3、温度对羊毛的作用

羊毛耐低温而不耐高温。低温对羊毛无损害作用,利用此特性,工业上采用“冷冻洗毛法”,羊毛在-40—-51℃低温处理,羊毛仍然保持柔韧,而所含的植物质和油脂受冰冻后变脆变硬,利用机械作用,可将其从羊毛中除去。还可以进行低温染色,不但节省时间,而且着色率高,被免了高温处理的不良影响,使羊毛染色后手感柔软,且羊毛质量不变。

羊毛在30-70℃的温度下,回潮率减少,纤维逐渐粗糙。100-110℃羊毛开始发黄,长时间处理,羊毛开始分解(H2S和NH3),强度下降。240-300℃羊毛起碳化作用,349℃羊毛着火、燃烧(着火点)

4、阳光对羊毛的作用

绵羊的背部、尻部的羊毛由于经常受到日晒,使毛尖发黄,同时感到有些粗糙,这是由于油脂的挥发,羊毛中所含的硫在阳光作用下,氧化成硫酸的缘故,羊毛也变得脆弱。因此在烈日下,避免绵羊放牧或适当的遮荫,对保护被毛有良好的作用。羊毛和羊毛织品也要避免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第七节
羊毛的疵点及预防方法

凡是在品质上有缺陷的羊毛,都称为疵点毛。在羊毛生产、采购分类、包装贮藏以及初步加工的任何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缺陷羊毛。但从畜牧业角度来看,主要是指由于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剪毛以及整理包装所引起的缺陷。疵点羊毛主要是人为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具有各种疵点的羊毛,工艺价值大为降低。因此,凡是从事养羊工作的人员,应当了解羊毛的疵点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预防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避免以保证提供大量优质羊毛。

一、草刺毛

是指套毛上密布有各种植物杂质,如饲料碎片、草籽、垫草、秸秆以及苍耳子、针茅等带刺的植物杂质,统称为草刺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绵羊的放牧、补饲和剪毛过程中,使草刺进入毛被。防止的办法:

1、放牧:首先加强草场管理,对生长苍耳籽、针茅等植物的牧地,应当尽量在抽穗结籽前放牧或者进行消除,防止从生蔓延。

2、补饲:在补饲时应没有草架、饲槽,以免饲草、饲料混入毛被,不可在羊舍内堆积草料或用于草作为羊圈垫草。

3、剪毛:剪毛时应固定剪毛房或者将场地打扫干净。

二、麻丝毛

羊毛中混有麻丝主要是因为利用麻袋包装羊毛,而将麻丝混入羊毛中,经过加工后,这些麻丝变成千百根的短纤维,由于麻和毛对染色剂的吸收能力不同,而直接影响制品的美观和质量,甚至影响织品的强度。防止的办法:

用化纤包装袋或帆布包装袋,尽可能不要用麻袋来包装羊毛。

三、干、死毛

干毛和死毛是精纺织品中所不允许含有的,作为绒线用毛,也直接影响质量和经济价值,干、死毛主要是着色差,甚至染不上色,手感粗糙,严重影响外观。防止的办法:

1、剪毛时,把头腿毛分别装。

2、对于有粗、死毛的羊应严格分开,不同的等级毛应分别包装。

3、在共用同一剪毛场时,把有干、死毛的羊放在最后剪。

4、在育种工作中,羊群一定要按要求严格分类分级,同质毛的羊不能与异质毛的羊混群饲养。

四、油漆毛或沥青毛

有些羊场在绵羊分群、配种或母羊产羔后打好母子号时,常用油漆或沥青以及其它油料颜色等在羊体上作记号。这些涂料在洗毛时不能洗掉,极小的一点油漆或沥青,但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一蒸煮,可以扩散一大片,降低了羊毛的工艺价值。防止办法:

1、应选择保存时间长,易于被皂碱洗去而不影响羊毛强度的中性或弱酸性标记染料。

2、在涂标记时,应选择羊毛价值较差的部位,如后脑部、面部或耳上。

五、有色毛

在被毛中混有有色的羊毛。这种羊毛在选毛时不易拣出,只能在染色时才能发现,混有有色毛的羊毛不能作浅色或白色的鲜艳织品,使成品质量和经济价值降低,防止的方法主要有:

1、在绵羊选种或杂交育种过程中,对含有色素毛或色素斑,特别是在体躯的主要部位,应进行严格的淘汰。

2、在羊毛包装时,不能将有色毛混装在一起。剪毛时,杂色羊应放在最后剪,单独包装。

以上五类是毛纺工业的“无害”,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应当引起重视,加以克服。

六、其它

1、饥饿毛:是指羊毛纤维在某一部分特别细而形成饥饿痕,如发现在中部,其工艺价值最差。饥饿毛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是因冬春季营养不良、疾病引起机体营养紊乱,或者母羊在哺乳期营养供应不上,引起羊毛变细,形成饥饿痕。防止办法:冬春季应当进行补饲,保证绵羊全年营养均衡。

2、疥癣毛:是指从患疥癣病的羊体上剪得的羊毛,称为疥癣毛。羊毛中含有大量的皮屑和结痂,洗毛时难以彻底清除。在梳理时造成大量落毛,有时使羊毛形成毡结,废毛增多,对成品的染色也有较大的影响。防止办法: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对羊群要定期进行预防性药液,防止感染疥癣病。

3、重剪毛:是指羊毛长度在1-2cm,形状很不整齐的碎短羊毛,又称二刀毛。形成原因在剪毛时,由于剪毛人员技术不熟练或不小心,不能紧贴皮肤将羊毛一次剪下,而残留一段短毛在皮肤上,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再剪一刀,所得羊毛,称为重剪毛。重剪毛在加工梳理时,其中一部分变为废毛,没有梳落的羊毛,会使毛织品厚度不均匀,甚至脱落,降低了毛织品的坚实性。防止办法:训练新毛,提高剪毛技术,在剪毛时应将剪刀贴近皮肤,一次剪下羊毛,如果有残留毛也不要重剪。

4、圈黄毛:羊毛被粪尿污染,色泽发黄,不易洗掉,油脂损失,强度下降,羊毛的理化性质受到严重破坏,一般只能加工深色的低档产品,圈黄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如羊圈潮湿,垫草经久不换,绵羊消化不良引起腹泻。这种羊毛主要在四肢、腹部、臀部和尾部。防止办法:

(1)羊舍和相同舍要保持干燥清洁或勤换垫草,防止粪尿污染。

(2)选择干燥的地方作为野外营地。因为潮湿的营地也易产生圈黄毛。

(3)饲喂的饲料不能是腐败发霉的,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绵羊拉稀,污染羊毛。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他们常采用两种方法:

a:断尾:把绵羊的尾巴断得很短。

b:把易污染的臀部皮肤割掉。

5、毛辫或毛绳:主要在草原地区,由于缺少包装,牧民将羊毛搓成毛绳或毛辫,便于运输,但到毛纺厂,需要大量劳动力把它解开,甚至要剪断才能拆开毛绳,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章
羊肉

【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羊肉的营养价值、肥羔生产方法和提高我国羊肉生产的途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羊肉生产动态,掌握肥羔生产方法。

【重点、难点】本章共分三节,重点:肥羔生产。难点:加快我国羊肉生产的途径。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结合教学挂图和当前羊肉生产的动态进行讲授。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章共需3学时





第一节
羊肉的营养价值和胴体的评定

1学时

第二节
肥羔生产

1学时

第三节
加快我国羊肉生产的途径和措施

1学时

第三章
羊肉思考题

1、如何评定羊肉的品质?

2、什么叫胴体重?如何表示屠宰率和净肉率?

3、生产羔羊肉有哪些优点?

4、影响肥羔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加快我国羊肉的生产?


第三章
羊肉

第一节
胴体的评定

一、羊肉品质的鉴定

羊肉的品质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水平、屠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鉴定时主要根据:

1、胴体的外形:理想的肥羔胴体应该是肌肉丰满,柔嫩紧凑,若把胴体倒挂在铁钩上,两后腿之间应该是“U”型,而不是“V”型。

2、胴体的肥度:胴体的瘦肉比例要高,骨和脂肪的比例要低。比较理想的胴体应该是在胴体的表面均匀地覆盖着一层很薄的脂肪,肌肉内含有适量的脂肪,形成大理石花纹,达到肉嫩味美的特点。胴体表面脂肪过多,会降低经济价值;相反脂肪过少的胴体在贮藏、运输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变得干燥,影响肉的嫩度。

3、胴体的颜色:肌肉的颜色要求鲜艳,以浅红至鲜红色为好;脂肪的颜色应以白色为佳,黄色脂肪较差,因为黄色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使脂肪变软,容易氧化酸败,不能长期保存。

二、胴体的计算方法

1、宰前体重:屠宰前空腹12-24小时的实称体重

2、胴体重:宰后剥去毛皮、去头、去四肢下部以及全部内脏后静置30分钟的胴体重量。

3、屠宰率(%)=胴体重/宰前体重×100%

4、净肉重:是指胴体重去掉骨重后的重量。

5、净肉率(%)=净肉重/宰前体重×100%

6、骨肉比=净肉重/骨重

三、胴体的部分

1、后腿肉:从最后腰椎处横切。

2、腰肉:从第12对肋骨与第13对肋骨之间横切。

3、肋肉:从第12肋骨处到第4-5根肋骨间横切。

4、肩胛肉:为肩胛骨后缘及第4对肋骨前的整个部分。

5、胸下肉:从肩端、肋软骨以及腹下无肋骨部分,包括前腿胫骨以下。

最好的肉为后腿肉和腰肉,屠体大的羊后腿肉和腰肉常占胴体的50%。


第二节
肥羔生产

一、生产羔羊肉的优点:

1、羔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收益多。

2、羔羊肉价格高。在国际市场上,羔羊肉一般都比成年羊肉高1/3-1/2,有时甚至高一倍,也就是说生产羔羊肉有利可图。

3、羊肉营养丰富,具有膻味轻、瘦肉多、脂肪少、肉鲜嫩多汁,芳香可口。羔羊肉深受消费者欢迎,需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4、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栏率及出肉率。因为羔羊当年屠宰,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当年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5、解决了许多国家四季草场不均衡的现象(冬春草场少、夏秋草场多),生产肥羔就可以减轻冬春草场的负担。

6、大大地增加了母羊的比例,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由于羊的生产,压缩了羯羊的饲养量,不养或少养羯羊,从而改变了羊群结构,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7、6-9月龄羊所产的毛皮价格最高。所以生产肥羔又可生产优质毛皮。

二、肥羔生产方式—经济杂交

现在国外生产肥羔,主要是利用杂种优势,大搞经济杂交,这是多快好省地生产肥羔肉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杂种羊一般都比纯种羊的经济效益高。将肉用品种公羊同毛用品种母羊杂交,既能改进羔羊的肉用品质,又可以提高产肉量和产毛量。

生产肥羔的经济杂交主要有两种形成:两品种杂交和多品种杂交。

1、两品种杂交: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肥羔生产方式。一般都是用当地的母羊或者是杂种母羊与引进的肉用品种公羊进行杂交。

当地的母羊(细毛羊、粗毛羊及其杂种羊)×引进的肉用品种公羊(长毛种或短毛种)——杂交一代生产肥羔

2、多品种杂交:采用三个品种或三个以上的品种进行杂交,也称复杂经济杂交。目前已广泛应用,效果较好。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二品种杂交的羔羊总产量比纯种亲本提高约12%,到四个品种为止,在杂交中,每增加一个品种,提高8-12%。通常首先用长毛种作父本,用本地的粗毛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作为母本,其后代的杂种母羊具有生活力、泌乳力、繁殖力高等优良品质,同时还可生产杂交种羊毛,具有饲料报酬高的特点。然后再用短毛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使杂种羔羊具有生活力强、早熟、生长快、肉的品质好等优良特性。

三、影响肥羔生产的因素

1、父本品种的选择

(1)父本品种应该是早熟、肉用性能好。

英国的短毛种羊是早熟类型品种,细毛羊是晚熟品种,长毛种和杂交型品种属于中熟品种。早熟品种具有肉用和繁殖的经济利用期早的特点,饲料报酬高。目前生产肥羔的主要又本是英国的短毛长、长毛种及其由他们参加育成的新品种。

(2)父本品种应该考虑到品种的多胎性

因为在饲料较丰富的地区,生产双羔或多羔,则经济效益更好,收入更多。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着手如何提高父本品种的多胎性,注意多胎品种的选择。有很多国家对生产肥羔的父本导入罗曼洛夫羊或芬兰羊的血液,来提高产羔率。

2、母本品种的选择

(1)母本品种应该选择适应性好、数量多的品种。如澳大利亚用美利奴羊作为母本,新西兰用罗姆尼羊作为母本。

(2)母本品种要具有多胎性:母羊的产羔率变动范围很大,在绵羊群中,每100只母羊可产105-300只羔羊。多胎性受品种、年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选留多胎羔羊作为种用母羊,能明显提高产羔率。

3、肥羔的屠宰时间

羔羊从胚胎到成年的各部分组织,最先发育的是神经,而后为骨骼,再后为肌肉,最后为脂肪。从理论上讲,肥羔屠宰的最好时间是肌肉和脂肪发育交错的时候为最好。这时羊肉比较丰满,但又不太肥,即“大理石状”肉。这种羊肉脂肪少,肉质鲜嫩。一般是在6-7月龄。

其次,可以根据肥羔的体重来确定肥羔的屠宰时间。一般按成年羊体重的一半来计算。

4、营养水平

生后的生长速度与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在丰富的饲养条件下,4-5月龄时的体重可以达到成年母羊体重的50-60%,6-8月龄时能达到成年母羊体重的70-80%。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肉毛兼用半细毛羊的羔羊在4-5月龄,日增重可达250-400g,到7-8月龄时,日增重可保持150-200g。实验表明:在丰富的饲养条件下,8月龄体重可达到53kg,而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20月龄体重才能达到53kg。


第四节
加快我国羊肉生产的途径和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肉食的需求越加迫切,尤其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例如肥羔肉,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但我国的羊肉主要是成年羊肉,肥羔生产虽然从1979年开始试验推广,但进展缓慢。我国羊肉的生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羔羊肉出口国,每年所产羊肉的73%和羔羊肉的92%供出口,两项 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根据我国的情况来看,加快羊肉生产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利用牧草季节生长的特点:

我国羊肉生产主要应采取放牧的方法,利用天然的牧草或人工栽培牧草。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牧草季节生长的特点非常明显,每年春季牧草开始萌发到秋末时牧草枯萎。在整个夏秋季牧草生长旺盛,结果造成夏秋季草场非常富裕,草料充足有余,而冬春季草场普遍不足,草料紧缺。

而羊只的生长特点,在初生到断乳阶段生长最迅速。断乳后到枯草期前,增重仍很快。但越冬以后,由于天气寒冷,牧草质量显著下降,羊的体重也随之下降。如若冬春草料不足,一岁体重常与断乳体重相近。一般当年出生的羔羊,到枯草期前屠宰,体重可达40kg。

充分利用夏秋季比较充裕的草场,来育肥羔羊,做到当年饲养、当年屠宰,既可以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羊肉,有能减轻冬春草场的负担,使羊场或养羊者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充分利用牧草季节生长的特点,这是我们国家生产肥羔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积极开展农区肥羔生产基地

我国农区地处温带、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饲草饲料丰富,另外,还有很多农副产品可以利用。所以在农区建立肥羔生产基地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其效益一定大于牧区。

三、提高繁殖成活率,增加繁殖母羊数

如果能做到当年屠宰,出栏率提高,羊群的周转速度加快,就必须提高羊群的繁殖成活率和增加羊群中繁殖母羊的比例。

1、提高羊群的繁殖成活率:要求母羊膘情要好,配种整齐,最好早配早生,这样才能达到当年屠宰时体重的要求。在哺乳期间要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提高羔羊的断奶重和断奶成活率。

2、增加繁殖母羊数:

目前,国外养羊业发达国家的羊群结构,繁殖母羊的比例一般为70%左右,育肥羔羊实行五、六个月龄屠宰,每只羊胴体重35斤左右,屠宰数占羊群的一半。如新西兰经济羊场主要饲养母羊,母畜比例高达97-98%。种公羊比例仅占2-3%。现在我国羊群中适龄母羊的比例为40%左右,肉羊屠宰年龄在几年以上,羯羊的饲养数量较多,每年屠宰数20%左右。因此,要开展肥羔生产,提高适龄母羊的比例。

四、利用杂种优势,大搞经济杂交

利用杂种羊生产杂交型羊毛和肥羔,是目前国外品种间杂交的主攻方向。在羔羊肉生产中,趋向于将高繁殖率与优良肉用品质和适应能力结合起来,采用三、四品种杂交,保持高度的杂种优势。通常利用芬兰羊的高繁殖率,利用英国品种的肉用性能和利用毛用羊的适应性,三者的结合是快速增产羔羊肉的有效途径。

我国一定要改变养羊剪毛、淘汰吃肉的经营方式,建立和完善羊的经济杂交繁育体系。目前,我国已有肉用性能较好的国外品种,如长毛种半细毛羊、短毛种半细毛羊、波尔山羊等品种,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品种进行经济杂交,选择和推广典型父本品种。

五、改进收购方法,利用先进设备

制定和完善羊肉的收购标准,大羊肉与羔羊肉要区别对待,按质论价,羔羊肉的价格应高于大羊肉,这样有利于促进羔羊肉的生产。在发展羊肉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做到种、养、加一条龙,利用先进设备,即屠宰、冷冻、加工等设备,这是保证羊肉生产具有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六、利用新的技术,实现工厂化养羊

工厂化养羊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陌生行业,利用新的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我国养羊业向着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我国,还有许多新的技术有待进一步应用如早期断奶、人工育羔、早期配种、诱发分娩、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生物技术等等。这些新的技术有待了解和重点示范推广,逐步建立全国性羊肉生产繁育体系。




[ 本帖最后由 shifuming2007 于 2008-2-28 14:10 编辑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2-28 10: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挺好的,呵呵,还是需要再完整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春阳 于 2008-2-28 10:21 发表
挺好的,呵呵,还是需要再完整一些



呵呵,
发表于 2008-3-7 2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大概的介绍

应该多一些疾病什么的
发表于 2008-3-10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资料!封山禁牧后,舍饲规模养羊值得研究!
发表于 2008-3-17 09: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打包上传比较好啊!
发表于 2009-3-6 0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表示感谢
发表于 2009-5-30 1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多一些疾病什么的!把它整全面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时间整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24 03: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